過心性關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我在修煉路上跌跌撞撞的走這麼多年,過的最多的就是心性關,大的小的,一關接著一關,因為悟性緣故,有時過的好一些,有時過的差一些,經常看同修的文章,看到同修們都修的這麼好,每每羞愧不已,同時心中又升起正念:「不知怎樣的機緣使我這一世得到人身,我一定要跟師父回家,不能放棄這千載難逢而又稍縱即逝的機會。」

我的丈夫是個常人,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上,不良的嗜好他都有。年底,丈夫說他在外投資的房地產快成功了,需要兩頭跑,並且又買了一輛車,還在那買了幾百平米的辦公室。投入的金額我不知道,也不想問,因為他當家,只給我和孩子生活費。在這期間,我早就知道他在公司裏包養了一個女人,並且比我女兒大不了幾歲。我知道自己是個修煉人,不能和常人一樣,我得做好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於是,儘量對他好,各方面盡力去幫助。當然,他的做法是不道德的,我不能無原則的遷就他。

儘管明白法理,但還是時不時往上翻騰他以前做過的對不起我的事,有時壓也壓不住,怨恨往出翻,加上有時學法少,法理不清,也許正是這種心的出現,他並沒有多大改變,他除了每天晚上照例回家,讓兒子看到爸爸在家,兒子睡後,他找藉口加班去了,到了天亮,兒子起床前,他又回來了。後來乾脆以工作為由每夜加班,並且節假日都沒有。我心裏全明白,一團物質堵在了心口上,眼看著他離家越來越遠,而自己竟然無能為力,後來與同修提到,同修說你得放下那顆心,一放下,他那邊就會有變化,可是說的容易做起來難,怎麼才能真正的放下呢?怎麼就這麼難過呢?

這邊越放不下,那邊表演愈烈,下一關接踵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登上了那個女人的QQ,看到了許多我懷疑但沒有印證的事實,我打開了他的衣櫥,已經空了一半,我明白了他不想回這個家了,並且正在轉移財產,家裏值錢的東西只剩下房子了。

當時想無所謂了,他願意毀自己,我也沒有辦法,錢本來就不是我掙的,拿走就拿走吧,因為我們結婚這麼多年,他背叛過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既不離婚又不悔改,沒修煉時,我常年痛苦不堪。修煉後,自以為我放下了,可是半天後,以往所經受過的委屈,對我的各種不公,一幕幕浮上心頭,所有的積怨一股腦的翻了出來,頓時,妒嫉心、怨恨心、報復心等等,痛苦的淚流滿面,甚至都打算去實施報復。就在這時,突然冒出一念:我已修煉了,這麼做合適嗎?還是大法弟子嗎?

在這種極端矛盾的心態下,我找到了一位同修,等同修聽完我的訴說後,同修笑著說:「他走不了,都是假相,他快回頭了,你是修煉人,修煉人的家人師父也會管的,你的心得放下,想想自己執著在哪裏,仔細找找。」聽了同修的話,我心想,這眼看著到這份上了,同修怎麼說他要回頭了?既然還想不通,回家學法。

滿腦子的恩怨情仇,在法中漸漸平靜下來,自己深藏的根在哪裏:表面上看著好像是為了維護一個家庭的完整,儘量的忍,真實的內心是這樣的嗎?不是的,是在掩蓋其它的心,再深挖,我從結婚就一直渴望常人中的美好生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而這些我多辛苦都沒有得到,卻被別人輕而易舉的得到了(妒嫉心),並且認為她竊取了本該屬於我的東西──「丈夫」(怨恨的私心),享受了本該我享受到的物質(利益心),對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自尊心),以後怎麼對親朋好友說(面子心)?

找到了這些心後,發正念解體它們,堵在心裏的東西不見了,師父幫我拿掉了。同時也明白了一個理:我是修煉人,那些所謂的美好生活不都是常人想要的嗎?並且如果我前幾世沒做過對他不好的事情,他怎麼會今世成為我的丈夫,而且這樣對我呢?

法理清晰,我淡然了,該我還的,我都還給他,都是因緣關係,都是業力輪報,是我的東西怎麼也丟不了,不是我的留也留不住,放開他,也等於放開了自己。我和同修開了一個小店,不再去想他如何如何,只想自己獨立,同時做好三件事,以後一切順其自然。當他知道我開店後,非常憤怒,以為我嫌生活費給的少,又用錢侮辱了我一回。這次我沒動心,隨他怎麼說。

開店這件事顯然是他沒料到的,在他外地沒有站穩腳時,這個家出現的變化明顯對他不利,他感到了危機,因為我的獨立會使他操控不了我了,他同時也會失去兩個孩子(因為他對兒子還是有感情的,我也明白他想同時擁有兩個家)。

我的做法雖然不是故意的,但還是打亂了他的計劃。緊接著出現的變化是:實施了近一年的房地產投資失敗,計劃好賣出的產品沒有人要,錢折騰完了,他回家了。

我在師父的點化下找到了執著心,心性提高了,雖然還時不時往出翻,但是已經很弱了,剛一出來馬上就能發現,及時去掉。

一直覺得自己修的不好,提高的很慢,仔細想想,從沒修煉和修煉後的變化來看,我也有提高,只是自己修的太慢了,和修的好的同修沒法比,但是師父沒有放棄我,在最關鍵的時候總是在夢中點化,有時也會借同修或者家裏小弟子的口點化我,使我及時發現及時改正。!

以上是我在修煉中的點滴,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