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法中找到了人生的歸宿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二年一月十六日】我是一個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大法弟子,回首這修煉的二十多年,在大法的指引下,在師父的不斷教誨中,我自己發生的很多變化,很多時候連我自己都沒有覺察到。我就是每天學法,按照師父的要求去默默儘量做好,然後做的更好。

我常常感覺到我是這個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因為我有慈悲偉大的師父。我的每一點小小的提高,都是人性的昇華,都閃爍著大法的光輝,都體現著師父的慈悲苦度。回憶我修煉以來的點點滴滴,以此讚頌大法,感恩師尊。

打壓前幸運得法

我是在一九九九年中共開始迫害大法前的幾個月得法修煉的。 我其實早在一九九六年就接觸過大法,那時匆匆看過一遍書,可是除了三個字「真、善、忍」之外,其他的甚麼也沒有記住。一九九八年年底,姨媽又一次急切的告訴我法輪大法好,讓我開始學。我覺的真、善、忍這三個字很好啊,因此就去姨媽家聽了師父的講法錄音。聽了之後,我覺的這是真正的修煉呀,這就是我要找的真正的修煉的東西。

我一開始是瞞著父母自己悄悄的看書,可是父母還是發現了,然後家裏的暴風驟雨來了。媽媽還把姨媽叫到家裏來,當面質問她。面對媽媽的暴怒,姨媽讓我自己決定修還是不修。在這一整個考驗中,我真正的思考 「修煉對我來說是甚麼?」「我為甚麼要修煉?」「修煉對我的意義是甚麼?」我想這才是我真正認識大法,想走入大法的時刻!我堅定了念頭,媽媽卻奇蹟般的不再堅決反對我修大法了。

開始修大法的時候,正好是我從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面對未知的社會,聽到了看到了那麼多社會亂象,我當時是惶恐不安的。但是一朝得大法,內心呈安寧。 我一下就有了歸屬感,知道了我從今以後就是不一樣的生命了,因為我有師父管了!我知道,今後無論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社會中,遇到甚麼苦難和挫折,我都會在師父的保護,在真、善、忍指導下從容面對。

才學法幾個月,中共鋪天蓋地的抹黑誹謗大法就開始了。我周圍有些同修害怕, 因此就放棄了。我問我自己對大法本身能不能認識。如果能認識的話,這大法這麼好,哪怕誰也不學了,我也要學下去。我從來都沒有相信過全方位的中共控制的媒體的任何對大法的誹謗,因為我深深的知道大法到底教了我甚麼。

濁世中獨善其身,做純純淨淨的人

如今的社會亂象橫生,社會上的人很多人都沒有道德約束自己,很少人能記得傳統文化是甚麼,更對男女有別嗤之以鼻,男女之間的交往沒有了尺度。這其中的變異,摧毀了多少對自己的責任,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這害了多少人和多少家庭,難以統計。

作為一個修煉人,師父讓我們回歸正統,先做一個好人,然後用大法的標準不斷要求自己做的更好,不斷純淨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心靈與精神上的變化,也同時帶著良性的信息,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周圍的一切環境。

那時我在國營工廠工作,工作環境中,大多數女同事都沒有禮儀意識,說話大呼小叫,肆無忌憚的開著黃色的玩笑。同事聚在一起就是背後議論人,傳各種小道消息。我從來不參與這些閒聊,也不介入任何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是非。

在這種大環境下,男女同事之間開沒有分寸的玩笑,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很普遍。我剛工作的時候,有一個已婚的男同事就經常來我這裏說些不三不四的話。我直接了當的告訴了他我做人的原則,他從那以後就端正了對我的態度,再也沒有那樣對待過我。

我有時會想,如果沒有這場迫害,更多的人會來學大法,那麼社會風氣不就越變越正了嗎?人類的道德水平不就能回升了嗎?

不貪不佔 不爭不搶

師父說,「人類的道德水準在大滑坡,世風日下,唯利是圖,為了個人那點利益去傷害別人,你爭我奪,不擇手段這樣幹。大家想一想,能允許這樣下去嗎?有的人做壞事,你告訴他是在做壞事,他都不相信,他真的不相信自己是在做壞事;有些人他還用滑下來的道德水準衡量自己,認為自己比別人好,因為衡量的標準都發生了變化。不管人類的道德標準怎麼變化,可是這個宇宙的特性卻不會變,他是衡量好、壞人的唯一標準。那麼作為一個修煉人就得按照宇宙這個特性去要求自己,不能按照常人的標準去要求自己。」[1]

得法前,我曾經做過促銷的工作。在促銷的工作中,給顧客的贈品是沒有管理的,誰都可以拿,大家都拿,而且都認為這是正常的事情,所以修煉前我也拿這些贈品送人或自己用。學法後,我明白了不失不得的法理,按照修煉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利益的誘惑下,守住作為一個修煉人的心性,不貪不佔。我算了一下,大概以前拿過的贈品值多少錢,都捐給了社區。

我每天堅持學法,按照大法真、善、忍的要求修心性,在單位,我按照真、善、忍做人做事,與人為善,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很多小活,雜活,我都本著「吃虧是福」的原則去樂呵呵的幹。

我在單位不但不貪不佔,也從不去溜鬚拍馬拉關係走後門,我們有個組長經常暗示我給他賄賂,這樣我就可以得到甚麼照顧或者甚麼好處,我都不為所動,就是認認真真的幹活,守住我做人,做一個修煉人的本份。他有時候就故意使壞,比如把我必須用的工具等等藏起來。可是每次都好似神助,我都輕鬆的在根本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

我們單位裏的一些基本用品,比如大張的牛皮紙,酒精這種小東西都是一批一批的給,從來沒數。大家都用,也從來沒有人想到過這是一個事情。一開始修煉的時候,我有時也用點單位的紙,開始和同修們一起學法之後,同修們告訴我大法裏是不允許這樣做的,我那時才意識到社會大洪流的污染已經到了甚麼程度,真的已經嚴重到了讓人意識不到的地步。我立刻遵照師父的話,把已經拿回家的東西,不管多小,都全部送回工廠。

師父慈悲保護,車禍中安然無恙

一天,我在上班路上正常騎車,被對面飛馳而來的逆行摩托車撞飛出很遠,在我向後飛出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人們驚訝的表情,聽到他們嘴裏驚呼的聲音,神奇的是,我並不是狠狠的摔在地上,而是輕輕的落地,全身沒有不適的感覺。我起身走向離我二十米左右、還趴在地上的摩托車主,安慰他說,我沒有事,不會訛錢,你可以起來了。他卻告訴我,他起不來了,可能骨折了。事後他被朋友接走,我們互相留了電話。過了兩天,知道他的情況後,我特意買了補品到醫院看望了他。

在家庭矛盾中 善待公婆 化解矛盾

在中國大陸這個已經腐敗到底的社會裏,關係網已經成為當官發財的重要途徑,這影響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我的公公婆婆是對錢財利益和社會地位看得很重的人,他們不問人品道德,只問家庭背景,一心想讓兒子找個在體制內當官的家庭,好幫助他兒子的仕途。我和先生結婚前,當他們得知我父母是老實本份的工人時, 就非常不滿意。當時他家的大兒媳是個教師,他們就經常在我面前故意說些「人家可是人民教師啊」這類的話刺激我。

我是獨生女。在國內,現在結婚的時候,都是大操大辦,至少都要穿婚紗和禮服,有個來接我去婚禮的婚車。我們結婚前,他們告訴我先生,我們婚禮的規格完全按照他家大兒子的標準來,可是結婚前說的挺好的,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他家的經濟上不寬裕,我為了他家考慮,所有這些都沒有要,婚事簡辦,只請親朋好友辦了婚宴。這應該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婚禮了,可就是這樣,他們還說婚宴上花了錢了,不滿意。

第一年婚後回他家,我婆婆還說,這是第一年我進他家門,所以他家給我三百元錢(大概是這些,記不太清楚了),以後每年都應該我給他們錢。我時刻記得自己是個大法弟子,沒有表示過任何不滿。從那以後,每年過年回家, 我們都會給公婆大概是我當時兩個月的工資,還有大包小包的各種禮物。

每年回公婆家,和全家人一起上街購物,對我都是大的心性考驗。婆婆自己的女兒無論買多貴的東西,婆婆都說好,說應該穿好的。她對自己的兒子也那樣,可是輪到我,她就覺的甚麼便宜穿甚麼。我每當這種時候,只要是心裏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都用大法來衡量,知道那些不平衡的感覺都是人心,應該找自己,而不去放在心上,更知道不應該因為這些產生隔閡。

有一年,公婆來我家住一段時間,有次家裏有了剩飯,婆婆把新飯給自己和其他家人吃,就一碗剩飯留給我吃。我心裏覺的有點彆扭,但是我想我是大法弟子,師父教我做一個更好的人, 也就沒有說甚麼。

在中共有意識的破壞千百年來的傳統文化之後,社會亂象叢生,是因為很多人已經不相信神了,不珍惜緣份,不知道互相珍惜,夫妻倆為一點小事動不動就離了。就是我公婆大加推崇的做教師的前大兒媳,也和他家大兒子離婚了。而我和先生互相珍惜著今生今世的緣份,我們的家庭一直和睦穩定,為此我公婆也很欣慰。

後來我知道,我公公曾經很感慨的對其他人說,這兩個媳婦,(指我和大兒媳)的品行道德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孩子:謝謝媽媽用大法的原則教導我

我們只有一個孩子,對他當然很關心,同時我牢記師父的話,一直堅持給孩子正統的神傳文化教育。

比如說,孩子從小我就告訴他在錢財上要嚴格要求自己,不管有沒有人看見,不管數目大小,哪怕只有一個硬幣,絕對不可以拿。即使在家裏,家裏隨意放的零錢,不經過父母的允許,也絕對不可以拿去買零食。

現代的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小孩子很小年紀就知道互相攀比和勾心鬥角。在這種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一直用大法的法理來教育孩子,告訴他如果和同學有了矛盾,如何處理。我告訴他大法告訴我們要對人寬容,不要斤斤計較。如果別人對我們不好,我們不要用不好去對別人,我們仍要對別人好。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也一直在這樣做,依照大法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從小到大,在學校表現一直很好,我們基本沒有操過甚麼心,他和同學關係也都一直很好。

孩子經常對我說,感謝我,告訴他做人的道理。

大法的美好,已被億萬修煉人所證實。我在師尊的佛恩浩蕩中沐浴了二十個春夏秋冬。在師父的教導下,我和其他大法弟子一樣,明白了返本歸真的生命真諦,在亂世中做一個品行端正、對社會、對家庭有益的人,我自己,我的所有的同事,我的家人都從中受益無窮。

我真心的希望每一位有機會接觸到大法的人們,都能夠靜下心來,了解甚麼是大法。這也許就是您一直在等待著的、盼望著的人生真正的意義。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