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四大元素之外,古希臘還有一個著名的「第五元素」(Quinta Essentia或Quintessence),叫作「以太」(Aether或Ether)。它在四大元素理論出現早期就為人所知,只是由於人們認為以太更為微觀,與四大元素性質不同,便沒有將其列入到四大元素中去而已;到了亞里士多德時代,它才被歸類於古典元素中,使四元素理論變成了五元素理論。
在近代,人們曾一度以為以太是某種假想的電磁波,但經科學研究,認為沒有任何觀測證據可以證明有這種物質存在,因此現在基本上已經被科技界拋棄。
但實際上,「以太」這個詞來源於希臘原始神埃忒爾(Aether),他代表了天界最高部份的虛空,以及那裏眾神所呼吸的純潔、光明的空氣。兩者的中文譯名區別很大,但其實在大多數西方語言裏基本上就是同一個詞。
正如風在這邊是自然現象,而在那邊是風神一樣,事物的一面是具體的物質,而另一面則是神靈。因此「以太」的概念可以理解為高空神埃忒爾的展現,這種物質的特點是空靈、虛渺、輕盈、精微、純淨、帶有熱量,古希臘人認為它是瀰漫在太空中無處不在的極微觀元素。按哲學史上各種名詞出場的時間順序,它被後人稱為「第五元素」,但由於其概念高於常見的水、火、氣等自然元素,不少學者也將其視作古典元素中的第一元素。
在理論領域,關於以太存在與否的爭論直到今天還在繼續,但絕大多數都完全被侷限在現代物理學的框架之內了。這種侷限性導致了現代人難以真正認識它在傳統文化中的概念。其實,古人一直秉承著精神與物質合一的理念,認為思想是輕盈的、純粹的物質。所以他們同樣認為,微妙、純淨、空靈的以太同時具有某種規則意志,它建立並維持著萬物的秩序。由於是高空神的體現,雖然是很微觀的物質,但其本身也帶有空、虛的特性。
如果與亞洲古文化橫向比較一下,我們就能發現某些與其說是巧合,不如說是必然的情況。佛教理論中有個名詞,叫作「五界」(Panca-dhatavah),也叫「五輪」,即地、水、火、風這「四大」,加上「空界」(Akasha),合在一起概括為構成世界的五種基礎因素。西方早期對此的了解來源於日本,所以一般稱之為「Godai」(這是日文「五大」兩字的音譯)。
眾所周知,佛教中是沒有宙斯、赫拉、波塞冬、哈迪斯、埃忒爾這些希臘神的,佛教的「五界」理論完全來源於自身的理論體系,與古希臘人通過神的特性推斷出五種古典元素的過程毫不相干。並且,東西方拿出這些元素理論的大體時間非常接近,都是在公元前五世紀,那時沒有現代科技,交通方式非常原始,文化與學術成果很難迅速傳遞到另一片大陸。然而,儘管兩者的思想內涵不同,但佛教的「地、水、火、風、空」與古希臘的「土、水、火、氣、以太」卻遙相輝映,這不禁讓人想起源自《周易》裏的一個成語──殊途同歸。
傳統與變更
談了這麼多古代文化的內容,也引發出一點感想:在對歷史文化的研究中,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即甚麼是「傳統」。通常,傳統都具有悠久的歷史,那麼是不是所有時代久遠的東西就都是傳統的呢?
從各國的古代文化中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很多基礎倫理、習俗都源於古代的神話或宗教。東方神話裏的盤古開天、西方宗教中的神定人倫等基礎的東西,都是在文明伊始由神所奠定,並傳予世人,然後人類將其作為正統文化,一代代承傳下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神傳文化」。
這些神傳文化,很多都是在一茬文明歷史的輪迴之初所奠定,或者在其早期發展過程中得到完善,一步步經過了一個成、住、壞、滅的歷程,直到又有新的文明產生,取代舊的文明。
新文明取代舊文明,有些是由於天災等因素,導致某一地區的人類甚至生物徹底滅絕;而有些則是通過大規模戰爭或大面積瘟疫等方式,造成大量舊文明的人口死亡,並在其後的歷史過程中,倖存者們逐步拋棄原有的文化,同化於新的文明。但在第二種情況下,殘存的舊文明並不會徹底消失,而很有可能會被新的文明吸納一部份,或者作為歷史文物與見證保留下來。
這裏就涉及到一個問題。由於過去文明的歷史是遵循著「成、住、壞、滅」的規律發展的,那麼當歷史走到壞滅階段時,那個文明中的文化同樣在壞滅的大環境中被破壞著,其中就包括原來的神傳文化。也就是說,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原先的神傳文化被後人逐漸改變了,甚至背道而馳。原本神聖、高尚的故事會隨著社會道德觀念的下滑而慢慢偏離原樣,在歷史的敗壞中漸漸被人加工、改編成低下、墮落的情節,而這種被改變後的文化自然也就不能說它還是「神傳文化」了。
然而,這種不再是「神傳文化」的變異文化卻有一個非常迷惑人的特點,就是它擁有相當長的歷史。當它被新文明作為歷史遺產保留下來後,它的歷史在世人看來會比新文明中神傳文化的時間更久遠,但它卻比新文明的文化敗壞、墮落。可是,人類在感情上都是敬重古老的歷史的,那麼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對這種敗壞也會給予某種意義上的承認或認可,由此所導致的後果終將是危險的……這就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看清的問題。
讓我們回到剛才的話題:甚麼是傳統?就是神傳正統。因為神傳正統不是以年代來定義的,而要看其本質──必須是神傳的、正統的東西。換句話說,即使是神在今天剛傳下來的內容,儘管在世間沒有任何年代積累,也是傳統的。反之,如果不屬於正統的東西,哪怕年代再久遠,也不是我們所說的傳統。當然,有些或許可以被稱為「魔的傳統」,不過就與這裏所述的「傳統」無關了。
在歷代的西方美術作品中,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題材的內容佔了很大一部份,所以為了便於大家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寫了這篇比較淺顯而相對中性的文章。其實本文也只是略微介紹了一下文化汪洋海面的一兩滴浪花而已,並沒有全面深入地去寫,僅僅站在常規學術的角度,不涉及更多因素,盡可能讓持各種不同觀點的各界讀者們理解。因此,文中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處,還請廣大讀者海涵。
Aristotle,《 Metaphysica 》, 4th century BC
Aristotle,《 Politics 》, 4th century BC
Gustav Schwab,《 Die schönsten Sagen des klassischen Altertums 》, 1840
Herodotus,《 Histories 》, c. 430 BC
Hesiod,《 Works and Days 》, c. 700 BC
Jean-Georges Vibert,《 La Science de la peinture 》, 1891
Leonardo da Vinci,《 Trattato della pittura 》, 1651
Lucius Flavius Philostratus & Charles Daremberg,《 Philostrate : Traité sur la Gymnastique 》, 1858
Plato,《 Apology 》, 399 BC
Plato,《 Phaedo 》, c. 399 BC
Plato,《 Republic 》, 375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