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向自由」少年:用音樂喚醒善念(圖)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四日】

「這首曲子是描述一隻鳳凰,她鳴叫時聲音很美,九層天都可以聽到。」

圖1:2015年5月31日,美國華裔少年蔡博容在「騎向自由」起點洛杉磯的新聞發布會上演奏古箏《鳳鳴九霄》。
圖1:2015年5月31日,美國華裔少年蔡博容在「騎向自由」起點洛杉磯的新聞發布會上演奏古箏《鳳鳴九霄》。

在二零一五年夏「騎向自由」(Ride To Freedom)──國際少年營救中國受難法輪功學員遺孤的活動中,從起點洛杉磯的聖塔莫妮卡海灘,橫跨美國十九個大城市,到終點華盛頓DC國會大廈前的大草坪,每次新聞發布會和集會上,華裔少年蔡博容演奏的古箏《鳳鳴九霄》都贏得熱烈持久的掌聲。

圖2:2015年7月14日,蔡博容在家鄉巴爾的摩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騎向自由」並分享自己的經歷。
圖2:2015年7月14日,蔡博容在家鄉巴爾的摩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騎向自由」並分享自己的經歷。

這位十五歲的孩子在接受採訪時道出了他的心願:「傳說只有當人們心中有美好的道德時,才能聽到鳳凰的鳴叫。我希望這首曲子能喚醒中國政府官員,喚醒他們心中的善念。」

「真善忍」 伴隨成長

博容出生在美國巴爾的摩一個法輪大法修煉之家,父母來自新加坡,父親是一位科研工作者,母親從事媒體工作,法輪大法 「真、善、忍」的教導一直伴隨他的成長。

這位性格沉靜的華裔少年學業優良,擅長古箏、鋼琴、小提琴等樂器,更可貴的是他努力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真、善、忍」。博容說:「當遇到矛盾或衝突時,我不放在心上, 不與人爭鬥。」

心繫受迫害的同齡孩子

自博容出生十五年來,中國大陸一直發生著對法輪功修煉者殘酷的迫害,這些人和他的父母、和他一樣信仰「真、善、忍」,修心做好人,卻遭到迫害、甚至殺戮。

博容說:「我很小的時候就聽到中國法輪功學員的孤兒,他們的父母因修煉法輪功被殺害,那時我太小做不了甚麼,最多就是告訴別人。『騎向自由』活動讓我們能夠採取行動營救這些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孤兒。」

《鳳鳴九霄》傳遞美好心願

雖然在美國出生長大,因為修煉法輪大法的緣故,博容對中國傳統文化並不陌生。他說,七歲時在新唐人新年晚會上聽到古箏四重奏《鳳鳴九霄》,立刻喜歡上了這首曲子,他開始學習古箏。

經過多年的刻苦練習,博容終於可以登台演奏了。在這次「騎向自由」的旅途中,每次召開新聞發布會和集會,他都會演奏《鳳鳴九霄》。

「當我演奏這首曲子時,我想像鳳凰從沉睡中醒來,因為序曲部份很慢,接著她開始行走,撲打著羽毛,然後展翼高飛。中曲之後,音樂進入非常快速的部份,我想像鳳凰開始鳴叫,聲音很美,那應該是鳳凰聽起來的聲音,非常非常的美。最後很多鳳凰加入,她們一起高歌。」

博容希望透過音樂傳遞他的心願,他說:「在古代中國,傳說只有當人們心中有美好的道德時,才能聽到鳳凰的鳴叫。今天在中國,如果人們心中有『真、善、忍』,那將是中國新的紀元。我衷心希望這首曲子能喚醒中國政府(官員),喚醒他們心中的善念。「

親身經歷大法的超常

「騎向自由」歷經四十六天、全程三千英里,白天騎單車爬山越嶺,晚上住帳篷風餐露宿,對一群在城市優越環境中長大的少年來說,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吃苦是必然的,但博容和他的夥伴們憑著堅定信念克服了各種挑戰和困難,也親身感受到法輪大法(法輪功)的超常。

博容說:「有一天,我從車上摔下來,手套被撕成了兩半,手指骨折,手腕脫臼、不能動。但我沒有動心,沒有放在心上,第二天照常和大家一起煉功。神奇的是,煉完法輪功五套功法,我的手指、手腕完全好了,活動自如,沒有痛的感覺,也沒有腫。」

世界五大洲十五個國家二十多名少年參與了這次「騎向自由」營救行動,博容和夥伴們沿途聯繫媒體,走訪政要,向當地民眾介紹「騎向自由」的目的 ,並通過自己和家人的經歷講述法輪功真相,以及發生在中國的人權迫害。

勇氣和善心感動美國民眾

孩子們展現的勇氣和善心感動了美國民眾,他們一路得到了美國民眾、警察、各級政要的支持和祝福,以及主流媒體的關注。

博容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天, 在一個加油站遇到一位警察,我們向他解釋了『騎向自由』以及為甚麼要參加這一項目,他聽了非常感動,主動在高速公路上護送我們。當到達洲際邊界時,這位警察又打電話聯繫洲際警察,多輛警車護送我們到另一個出口。這時,他說:『我家就在這個出口附近。請你們到我家做客。』他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水、食物和飲料,真是美好的一天。」

在博容的家鄉,巴爾的摩郡長凱文﹒卡梅涅茨(Kevin Kamenetz)宣布二零一五年七月十四日為巴爾的摩市「騎向自由日」,並簽發了褒獎信。

郡長在褒獎信中稱讚孩子們騎車三千英里幫助那些法輪功學員的遺孤,「展現了堅定的奉獻精神」 「為全世界所有年齡的人們樹立了一個非凡的典範。」

當天,馬裏蘭州最大報紙《巴爾的摩太陽報》報導了「騎向自由」營救行動及新聞發布會。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