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齊景公舉行酒宴,飲到高興處,便對大臣們說:「請各位大夫痛快的暢飲,不必講究禮節!」
晏子聽後馬上進言說:「人之所以比動物高貴,就是因為存在禮節。現在齊國五尺高的兒童,力氣卻都超過我,也勝過您,如此卻不敢做亂的原因,就是敬畏禮節。禽獸都是以雄健有力者為首,弱肉強食,所以天天都在更換首領。大臣們如果拋棄禮法,國家必亂,就有更換國君的危險,敢問您將如何處理呢?所以人不能離開禮法的約束。」
景公覺的很掃興,轉過臉去不聽,也不理晏子。過了一會兒,景公有事出去,除了晏子安坐不動之外,其他大臣都站起身來相送。等景公辦完事回來時,晏子也不起身相迎。景公招呼大家一齊舉杯,晏子卻旁若無人,先把酒喝了。
景公見晏子這樣沒有禮貌,怒對晏子說:「你剛才還大講特講禮法是如何重要,而你自己卻一點都不講禮法。」
晏子離開席位,連忙施禮說:「臣不敢無禮,請大王息怒。我只不過是想把不講禮節的實際狀況做給大王看看。大王如果不要禮節,就是這個樣子。」
景公聽了恍然大悟,忙說:「看來是我的錯啊!先生請入座,我聽從你的勸諫。」
從這以後,景公完善禮制,整頓法度來治理齊國,由此官員守禮,百姓肅然。
晏子看到景公愛好奢華,就常以自身節儉去規勸景公。他身為相國,但住的房子還是從先人那裏繼承來的在鬧市附近的低矮的舊房。景公要給他換一座高大明亮的宅第,晏子不同意,說:「我的先人住在這裏,我對國家沒有甚麼功勞,住在這裏已經過份了,怎麼還能住更好的房子呢?人不能追求奢華,再說這裏買東西方便,又能體察民情。」過了不久,晏子出使晉國,景公利用這個機會派人遷走了晏子左右的鄰居,在原地從新蓋了一座大宅第。在出使歸來的路上,晏子聽到了這個消息,便把車停在城外,派人請求景公把新宅拆掉,請搬走的百姓再搬回來住,給百姓建房子。經多次請求,景公同意了,晏子才驅車進城。
晏子把齊國治理的國富民強,然而自己的家裏卻非常清貧。一天,晏子剛坐下來吃飯,景公派來找他商量國事的使臣到了。晏子聽說使臣還沒吃飯,就把自己的飯分一半給他吃,結果,使臣沒吃飽,晏子也沒吃飽。使臣回去就把這個情況告訴景公,景公很吃驚,說:「我一直不知道相國家裏這樣窮,這是我的過錯。」馬上派人送去一千兩黃金和一千石糧食,晏子說甚麼也不收,使臣送了三次,被晏子拒絕了三次。
最後,晏子親自去向景公道謝。景公說:「我不知道您的家裏這樣窮困,國家這麼富有,這點財物算甚麼呀?」
晏子說:「謝謝您的關心,我的生活一點也不困難。我聽說,從君主那裏得到很多財物,要是送給別人,那是瞞著君主,討好別人,忠正的大臣是不幹這種事的;要是自己得到很多財物,而不送給別人,儲藏起來供自己揮霍享受,有道德的人是不會這樣幹的,我要那麼多財物幹甚麼呢?有句話叫上行下效,您派我管理百官,我應該廉潔奉公,這樣才能給百官做好榜樣。如果我追求奢華,百官要是都跟著學,我怎樣去管理他們呢?」景公聽了覺的很有道理,自己生活也有所收斂。
景公貪圖享樂,一天,在宮中飲酒取樂,一直喝到晚上意猶未盡,便帶著隨從來到晏子家,要與晏子夜飲一番。晏子忙迎接出門,問景公:「國君為何深更半夜來到臣家?」景公說:「酒醴之味,金石之聲,美妙的很,我想和相國一起享受一番。」按說國君親自跑來找臣子喝酒,這是臣子莫大的榮耀,是求之不得的事。不料,晏子卻不高興,反而板起面孔,對景公說:「陪國君飲酒享樂,國君身邊有這樣的人,此等事非臣之職份,臣不敢從命。」
在晏子這兒吃了閉門羹,景公又想起了田穰苴,於是又來到田穰苴的家中。田穰苴聽說景公深夜到訪,忙穿上戎裝,持戟迎接出門,急問:「有諸侯國發兵了嗎?有大臣叛亂了嗎?」景公笑著說:「沒有。」田穰苴佯裝不解,又問:「那麼深夜屈駕到臣子家中,為甚麼呀?」景公說:「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念將軍軍務勞苦,想與將軍飲酒享樂放鬆一下。」田穰苴接下來的回答與晏子的回答如出一轍:「陪國君飲酒享樂,國君身邊有這樣的人,此等事非臣之職份,臣不敢從命。」
景公想不到在臣子的家門前竟吃了兩次閉門羹,不由意興索然。最後還是到梁丘據家,梁丘據曲意逢迎,景公感到很快樂,把酒歡呼,親自擊缶奏樂。他問梁丘據說:「仁德的人也喜歡這樣嗎?」梁丘據就投其所好說:「仁人的眼睛耳朵,也像一般人一樣,為甚麼會不喜歡這樣呢?」於是喝了個通宵達旦。
後來,景公想封賞梁丘據,在晏子面前誇他說:「我喜歡的東西,別人沒有給我準備,他會拿他自己的給我,所以我認為他對我忠誠。無論何時,每當我有所需求的時候,他都會出現在我的身邊,我因而知道他對我有多麼愛護。」晏子說:「臣子獨佔國君,就叫作不忠;兒子獨佔父親,就叫作不孝。作為大臣,引導國君禮遇臣下,施惠百姓,取信於諸侯,讓天下人都忠於國君、都愛護國君才叫作忠誠。現在,全國的大臣和百姓,就他自己忠於您愛護您了,為甚麼呢?應該以對國家有利或有害作為賞罰標準才對啊!」景公明白了,於是沒有封賞梁丘據。
晏子在陪同景公到麥丘遊覽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說:「希望您長壽,希望您不要得罪百姓。」景公說:「如果說百姓得罪君主還有可能,哪裏有君主得罪百姓的說法呢?」晏子說:「桀、紂是得罪了君王還是得罪了百姓呢?是被君王殺死的,還是被百姓殺死的呢?」景公如夢方醒,將麥丘賞給了老者作為封地,感謝他給了自己忠告和智慧。
面對晏子的犯顏直諫,景公有時覺的很失面子,感到非常難堪,總想找機會治治晏子。但當他想到晏子說的話,又覺的句句都很在理,確是逆耳忠言,於是又佩服他為國為民的勇氣。
晏子去世了,景公在遊玩時聽說了這一消息,就催促趕快駕車回去。景公自認為馬跑的太慢,就下車自己跑,但還是沒有車子跑的快,就又上了車,先後四次下車急跑。最後是邊跑邊哭,進了晏子家,放聲大哭說:「先生不分白天黑夜的規勸我,細小的過失也不放過,我還是放縱自己而不知收斂。災禍沒落在我的頭上,卻落在先生的身上,齊國危險了,百姓將向誰去訴說啊!」
晏子主張以民為本,他在諫言中、在治理國家中、在身體力行中無不體現出以天下蒼生為重,他的美德,他的智慧,他為百姓做的好事,人們一直懷念至今。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7/19/8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