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包容故事四則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六月十九日】

魏文侯執約

公元前403年,韓國邀請魏國出兵,協助攻打趙國,魏文侯謝絕說:「我與趙國既是兄弟之邦,又有互不侵犯之約,不敢從命。」韓國的使者怒氣沖沖的離去了。

趙國知道後,深感趙國與魏國之間有兄弟之誼,便也來向魏國借兵討伐韓國。魏文侯仍然用同樣的理由拒絕了趙國。趙國的使者也怒氣沖沖的離去了。

但是後來兩國都想到魏文侯對自己國家的和睦態度,想到魏文侯的友好和寬容,都十分佩服,他們都紛紛回來朝拜魏國。魏國於是便開始為魏、趙、韓三國之首,各諸侯國都不和它相爭。(《資治通鑑》)

唐睢說信陵君

信陵君打敗了秦兵,救了邯鄲,保全了趙國,因此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他。唐睢告訴信陵君說:「我曾聽人家說:事情有不可知道的,有不可不知道的;有不可忘記的,有不可不忘記的。」

信陵君說:「這是甚麼意思?」

唐睢回答說:「人家憎恨我,這種事不可不知道,假如是我辜負人家,那麼我務必要設法予以補償;假如人家誤解我,那麼我應該善意講清楚。我憎恨人家,這種心態不應該有,要用寬恕而內化掉。但是在內化過程中,不要到處傳言而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困擾與緊張。人家有恩德於我,這種事不可忘記,要感恩圖報。我有恩德於人家,這種事卻不可不忘記,否則將給自己與人家帶來莫大壓力。現在你打敗了秦兵,救了邯鄲,保全了趙國,這是你所施與的很大的恩德啊!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你,見了趙王,但願你能把施與恩德的事忘記!」

信陵君說:「我一定謹遵您的教誨!」(《戰國策》)

不癡不聾,不做家翁

郭子儀掃平安史之亂後,成為復興唐室的元勛。唐代宗非常敬重郭子儀,將女兒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之子郭曖為妻。

有一次小倆口吵嘴,郭曖見妻子擺出公主的架子,憤懣不平的說:「你有甚麼了不起的?不就仗著你父親是天子嗎?告訴你吧,你父皇的江山是我父親打敗了安祿山才保全下來的,我父親因為瞧不起皇帝的寶座,才沒當這個皇帝!」

昇平公主聽到郭曖出此狂語,氣的立即回宮稟報皇上。

唐代宗聽完女兒的投訴後,不動聲色的說:「你是個孩子,有許多事你還不懂。你丈夫說的都是實情。天下是你公公郭子儀保全下來的。如果你公公想當皇帝,早就當上了,天下就不是咱們李家的了。」他勸女兒不要抓住丈夫的一句話,亂扣「謀反」的大帽子,要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在唐代宗的勸慰下,公主消了氣,主動回到了郭家。

郭子儀知道這事後,嚇壞了,他聽說兒子口出狂言,幾近謀反,即刻令人把郭曖捆綁起來到宮中面見皇上,請皇上治罪。

可是,唐代宗卻和顏悅色,一點也沒有怪罪的意思,反而安慰郭子儀說:「小倆口吵嘴,話說的過了點,咱們當老人的不要認真了,不是有句俗話說『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嗎?裝作沒聽見就行了。」

郭子儀聽了這番話,心裏的石頭落了地,感到非常高興。(《資治通鑑》)

短長皆是實事

北朝北齊時代,崔邏官拜左丞相,很受皇帝世宗的器重與禮遇。

崔邏很喜歡薦舉人才。他向世宗推薦邢卲擔任丞相府的幕僚,並兼管機密政務。世宗因崔邏之推薦,遂徵召邢卲。邢卲果然甚得世宗的信賴與器重。

邢卲因為兼管機密政務,所以有機會接近世宗。在言談之際,邢卲常常貶低崔邏,以致引起世宗不高興。

某次,世宗告訴崔邏:「你總是訴說邢卲的長處,而邢卲卻專述說你的短處,你簡直是個痴呆!」

崔邏大度的說:「邢卲述說我的短處,我訴說邢卲的長處,兩人述說的都是真實的事情,這沒有甚麼不對啊!」

崔邏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他不僅肯定別人的長處,包容別人的缺失,而且坦然面對自己的缺失,這是何等寬宏的氣度!(《北齊書》)

* * * * * * * * *

古語說:「有容乃大、無慾則剛」,包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是一種寬廣的胸懷,是一種充滿了仁愛的無私境界,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神傳給人的做人應有的高貴品質。然而今天,中共惡黨卻逆歷史潮流而動,以惡為能,欺騙世人,破壞人類的傳統文化和道德,誹謗「真、善、忍」宇宙天法,妄想把人帶入罪惡的深淵。然而宇宙天法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只有趕快覺醒,退出惡黨,明晰做人誠信、善良、寬容忍讓的道德理念,才能擁有光明、祥和、美好的未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