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君子自卑 民敬尊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11月15日】曹彬,字國華,真定靈壽(今河北靈壽)人。他是北宋的開國功臣,雖功勛卓著卻為人謙恭,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頗受人們尊敬。

後周顯德五年,曹彬奉周世宗(即柴榮)的詔命出使吳越。吳越多次給他禮物,都被婉言謝絕。等到上船以後,吳越又派人送來了金銀珠寶。曹彬回國後,立即將這些財禮上交朝廷。周世宗聽說後,很受感動,便將吳越所送禮物全數賜給他,他盛情難卻,收下後,又全部分送給了親友。

當時趙匡胤(即宋太祖)典掌禁衛軍,不少王公大臣都爭相巴結他。唯有曹彬與眾不同,他除公事外,概不登門私訪。趙匡胤稱帝後,曾問他:「我過去總想和你親近,可你為甚麼老是疏遠我呢?」曹彬說:「我是周室近親,又在宮廷內任職,恭謹的奉守本分就怕做錯事,怎還敢妄想去交結皇上呢!」從此,宋太祖更加器重他。

建隆二年,曹彬以都監身份隨劉光毅討伐後蜀。後蜀亂事平定以後,宋軍諸將大多滿載美女玉帛而歸,而曹彬回來時還是只帶著自己的書和衣物而已。宋太祖見他立了大功,於是升遷他為宣徽南院使、義成節度使。曹彬再三推辭。宋太祖說:「你立有大功,卻不誇耀自己。懲惡勸善是國家常有的事,你就不要推讓了。」

曹彬在出師南唐時,也從不邀功。在圍攻金陵(今南京)時,曹彬怕將士殘害百姓,自己佯裝生病,要求將士們焚香發誓,攻城時不妄殺一人。宋軍攻城後,受到城內老百姓的歡迎。曹彬對請降的南唐李後主和大臣們好言安慰,待之以賓禮。曹彬班師還朝後,並沒有上書表功,只寫道:「奉敕江南幹事回。」意思是說皇上交待我去江南做的事已經完成了。在出師之前,皇上說過,如果曹彬能平定南唐,要委任曹彬為宰相。所以副帥潘仁美預先向他祝賀,曹彬卻淡淡地笑著說:「不是這樣,我只是履行自己的職責而已,這完全仰仗天威,遵從朝廷對戰事進行的謀劃,才能成功的。我有甚麼功勞呢?更談不上丞相這個極品的官職。」

曹彬雖位高權重,但家無餘財,其薪俸多散給了親族。《宋史》中說他:「伐二國(後蜀、南唐),秋毫無所取。位兼將相,不以等威自異。」他在朝廷從沒有違逆過皇上的旨意,也從沒有議論別人的過失。曹彬在路上即使遇到士大夫的車子,也要讓自己的車馬避路讓行。他從不直呼手下官吏的名字,表示對他們的尊重。每當有稟告事情的,他都要整衣戴冠後才接見。對於自己的僚屬,他總是推己及人,寬宏大度。曹彬在徐州為官時,有一吏員犯罪,應處以杖刑,但曹彬卻要一年後才杖罰他,人們都不知道原因。曹彬說:「我聽說此人新婚,如果馬上杖罰,他的父母必然以為是兒媳婦帶來的不吉利,從而會日夜招致鞭打責罵她,使其難以自存。我拖延杖罰那個官員,於法也並不妨礙。」

《禮記》中有「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之說。意思是君子不自己誇大自己的事蹟,不自己顯耀自己的功勞,以求符合實情。而且要「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彰顯別人的善行,讚美別人的功勞,以求做到謙恭的對待賢士。「是故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之。」所以君子雖然謙卑自下,但民眾卻尊敬他。

有諺語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意思是天地雖沒有自己說自己如何高如何厚,可人們都看得見天地的高曠寬廣,是他養育了萬物生靈。因此,那些自高自大,總喜歡炫耀自己,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本事的人,其實他真正並沒有甚麼大本事;真正有學識有涵養的人是不會到處炫耀自己的。自己如何有本事,不必自己炫耀,人們都會看得到的,就像人們說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樹李樹雖不說話,但那被其美花碩果所吸引的人們,多得都會在樹下踩出小路來。

曹彬才德兼備,大有「謙遜卑下」,「寬恕大度」的君子風範。曹彬死後,宋真宗哭的非常悲痛,每次與大臣們談起曹彬,都痛哭流涕。後追贈曹彬為中書令,封濟陽郡王,與宰相趙普同配饗太祖廟庭。後人尊稱曹彬為一代大將。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