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重德正民風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三年五月十日】大家都知道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中最明顯的含義即不要強加於人。而另一句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則強調的是對他人的責任,是盡心幫助他人,重點在「忠」。在孔子看來,仁義、忠義都是做人應有的基本德行。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需要符合仁、義的品德。

孔子參政正世風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翻譯為白話文,就是: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歲,他由大司寇理國相職務,臉上露出喜悅神色。他的弟子說:「聽說君子大禍臨頭不恐懼,大福到來也不喜形於色」。孔子說:「有這句話,但不是還有一句『樂在身居高位而禮賢下士』的話嗎?」於是就把擾亂國政的大夫少正卯殺了。孔子參與國政三個月,販賣豬、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價了;男女行人都分開走路;掉在路上的東西也沒人撿走;各地的旅客來到魯國的城邑,用不著向官員們求情送禮,都能得到滿意的照顧,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樣。這樣的社會風氣和生活環境,是自己想要的,也是百姓所需的。

少正卯被誅原因

孔子攝魯相七日而誅少正卯的記載,最早出於《荀子》。至於《荀子》和其他任何歷史文獻一樣,所載是否完全屬實和中正,摻雜了哪些個人因素,則屬於另外一個更為艱深的話題。

據說,少正卯是春秋時代的魯國大夫。「少正」是周朝所設官職,屬於當時的「以官為姓」的情況,卯是名。史料記載,少正卯收徒講學,致使孔子三千弟子多次被全部吸引走,孔門「三盈三虛」,唯有顏淵不為所動。顏淵是被孔子直接稱讚過的十位賢能的門徒之一,原因是德行好。顏回忠於師門的行為,也證實了他為人的人品。

少正卯死了以後,孔子的弟子們不明白為何孔子要殺卯,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疑問。孔子回答說:少正卯有「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這五種惡劣的品性,是身兼「五惡」的「小人之桀雄」,有著惑眾造反的能力。顯然,孔子對人的取捨在於衡量其德行,德行不好、超過限度的人,被視為不仁不義、對社會有害無益之人。

誅卯事件主要是以「聖人治奸」的面目出現在後世的議論中,漢朝和宋朝這類議論記錄就特別多。當然,引用者很難免俗,因此各有各的理解和說辭。

少正卯被殺後,其收徒演講的內容並未流傳下來,更沒有成為學說。有學者認為根本原因只有一個:少正卯其人,有術而無道。有方法、有技術卻不講仁義、道義的人,即便盛極一時,也是短暫的,最終只有被人類社會所淘汰。

關於五惡

「五惡」在《荀子﹒宥坐》中有所記載:「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癖)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人有五種罪惡的行為,而且盜竊之罪還不算在其內。一是內心通達明白卻邪惡不正,二是行為邪僻而頑固不改,三是言論虛偽而說的有理有據,四是專門記誦一些醜惡的東西而且(涉獵範圍)十分博雜,五是專門贊同錯誤的言行還進行潤色。

結語

從孔子執政效果和對少正卯的處置看,孔子對於做人的德行是極為重視的。當然,孔子講「中庸」,德行好並不意味著沒有瑕疵、十全十美。被稱為孔子門徒「十哲」的十個人就各有過人之處,分別因德行(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務(冉求、子路)和文學(子由、子夏),被記述在《論語》<先進篇>中。這十位均非完人全才,但他們都因所人做事中展現的品德而得到了孔子的認可。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