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師正法才是關鍵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一年一月二十八日】某日,一同修問我,邪黨何時倒台?正法何時結束?是春天、秋天,還是來年。我笑著對他說:你別管它何時倒台,那是師父根據弟子的修煉需要而定,不是哪個預言家所言,你就只管一直往前走,別朝兩邊看,救度眾生,完成史前大願,助師正法才是關鍵。

那麼,甚麼叫一直朝前走、別朝兩邊看呢?不言而喻,就是一直走在師尊指引的回歸路上,走助師正法、救度眾生的金光大道之上。在這條大道上,雖有驚濤駭浪,重重魔難,雖有挫折麻煩,血與火的考驗等等,也要不離不棄、不疑不惑、一如既往、堅如磐石,持之以恆,勇猛精進,直至圓滿。

那麼不朝兩邊看呢?就是作為修煉人不應該向外看,不應該把眼睛放在別人身上,看別人的缺點與錯誤及不足,而應該時時向內找,看自己的不足,看自己對師父是否是百分之百的堅信,對照法看自己是否還有水分或漏洞差距等等,這樣才能不斷昇華,達到法對不同層次的標準要求,這是其一。

那其二呢?就是不要把眼睛放在社會亂象上,不要把任何希望寄託於常人或外因之上。一切社會動向及天象都是為烘托大法而來,為陪襯大法弟子而來。我們要十分清楚的知道,我們才是宇宙的主宰者,我們才是這場大戲的主角。而其它都是配角或丑角。要想救度更多的眾生,早日結束這場迫害,只有我們在實修中全面講清真相、放下執著、修好自己的同時,不被亂象帶動、不被假相所惑、不被情魔所擾、不被污濁所染、不被利益所牽。真正達到「視而不見 不迷不惑 聽而不聞 難亂其心」[1]的高境界。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就是唯有紮紮實實的學好法、正悟法,站在理性上看問題,學法要從根上悟而不要從梢上悟。師父是萬王之王,是宇宙最高的主宰者和締造者,師父的法是無量智慧的結晶,一切生命之源泉,更是一切生命的準則及衡量標準,是根,理應照做,不折不扣;而學員的交流文章好比樹梢,只能參考借鑑,而不可照做或等同,本末不能倒置。也就是說,學法悟道,只有從師父的根本大法中去悟,那才是正道正悟,那才是真正自己的收穫,正悟自己的理。俗話說「吃人嚼過的饃沒味道」,且不可走捷徑,從別人那裏悟,信手拈來吃現成的,隨便套用。那樣會偏離主線,離道甚遠,極易摔跟頭。其中切記以下幾種傾向──

一、學人不學法,如同盲人騎瞎馬,學人者其表現為:人言也言,人學也學,人煉也煉,人做也做,人止也止,人家栽溝裏,他也翻了船,如此等等。修煉沒有榜樣,沒有參照,修煉路不同,業力大小不同,承負能力不同,悟法不同,正悟的法理不同。

二、學法不可斷章取義,挑著看。師父的法從起始到末尾,每一章節都環環相扣,節節相連,缺一不可,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就好比是一座高樓大廈和一部上天的階梯,隨便抽掉哪一層磚或哪一節梯子,你的思想中就會出現斷層,就會支離破碎或無法攀登。只有一字不落的全部貫通,走完全過程,才能圓滿。任何斷章取義的做法,都是不理智的行為,其結果必然導致盲人摸象,片面不全,甚至走向邪悟。

三、學法不要走極端,有人學法當任務、當資本,因而甚麼都不做了,學!學!學!拼命的學。師父曾說過:「大法弟子有時間你就學法,因為你是修煉的人,你不學法幹啥?剩下的時間能夠救更多的人才好!」[2]師父的法是導航的燈塔,又同時像一面鏡子,每個字都是法輪和法身,閃著無量金光。你不真心去學,那法理和無限內涵怎能展現給你呢?你不去對照檢查自己的言行,那怎叫學法呢?學而不悟,那叫自學,悟而不學,目光短淺,井底之蛙,學而不做又怎叫修煉呢?學法要真誠不二,既不要走馬觀花,又不要蜻蜓點水,更不要走極端。任何極端的做法都是曲解謗法。

四、修煉不要執著結束時間,流金歲月,每秒鐘都很珍貴。如果不是師父用巨大的承受換取時間,原定已經結束了,對時間的執著就是對宇宙眾多生命的背叛,對師父的背叛。捫心自問,假如現在結束,你會圓滿嗎?你達到無漏無執,人像皆無、神通大顯了嗎?誠然沒有達到。沒達到就是有很多遺憾沒彌補是吧?!所以不管正法何時結束,只要沒結束就是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萬古機緣,一旦錯過,將築成永遠都不可彌補的重大損失,成為永遠的遺憾和痛悔。

總而言之,在修煉的這條路上,你就一直朝前走,別朝兩邊看。不管風雲多變換,社會多動亂,人心多險惡,邪惡多凶殘,不管時間有多少,路途有多遠,大道一路通天去,不達目地誓不休。勇猛精進,直至圓滿,才能獨自撐起未來宇宙的一片藍天。

最後用師父的《洪吟》〈道中〉與同修共勉:

心不在焉 與世無爭
視而不見 不迷不惑
聽而不聞 難亂其心
食而不味 口斷執著
做而不求 常居道中
靜而不思 玄妙可見

以上是現階段的一點淺悟,寫出來與同修切磋,不當之處,請慈悲指正。

註﹕
[1]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道中〉
[2] 李洪志師父經文:《二零一六年紐約法會講法》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