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與「做事」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六年八月三日】昨天和同修在一起學法,當一位同修給一位老年同修指出問題時,該老年同修非常抵觸,我給她指出她有不讓說的心和嫌棄別人的心時,老年同修問:「別人的話明明不對,還非得聽嗎?」我對她說:「不是非得要你照著別人的話去做,是你此時反映出的執著心要修去。」

老年同修還是一臉茫然,又問:「舉個例子,那天同修A在我家叨叨些沒用的事,一上午不走,我煩的不行,那你說我讓他走是不是就有嫌棄他的心了。」我說:「不是說你讓他走這件事說明你有嫌棄心,你就是沒做這件事,你的嫌棄心已經存在了,那我們修煉要修的是這顆心,而不是不讓你做該做的事了,你可以不帶嫌棄心的向他表明你的態度,事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只是不被執著心帶著做事。」

回到家裏,我仔細想了想這個問題,覺得身邊還有些同修有這樣的困擾,我以前也被此問題困擾過很久,就是總覺得自己要是這樣做了,不就說明我有甚麼心了嗎?其實事實是因為你有這顆心帶動你去做這件事的,而做事本身和執著心沒有必然的聯繫,你就是甚麼不做,你這顆心該有還有,只是在做事過程中,能反映出這顆執著心。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以前總帶著嫌棄心給同修指出問題,表現出來口氣不善,帶著情緒。我意識到這樣不對,同修也多次指出我的嫌棄心很重,我就開始去這個嫌棄心,但是我沒有在這顆心上下功夫,而是在形式上下功夫,我開始在同修中少說話,少關心別人的事,少給別人提問題。一段時間矛盾衝突少了,表面的假相使我覺得似乎這顆心淡多了,其實根本沒修它,是在形式上的圓滑把它保護起來了,刺激不到它,它也就反應不出來了。

後來我發現了自己這種狀態根本就不在法上,師父要我們明明白白去這顆心,而我這是小心翼翼的養著這顆心。認識到了,我就正常的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只是做事的過程中,心一出來就抓住它,去掉它,儘量不讓這顆心帶動去給同修指出問題。可想而知,此時指出問題時的效果比以前不知強多少倍。

因為「修心」是無形的東西,我們如果靜不下來就很難抓住它,而「做事」卻是有形的東西,往往我們容易把握,或許這就是好多同修以「做事」代替「修心」的原因吧。

師父告訴我們:「我們這一法門,在常人中修煉的這一部份,要求就在常人社會中修煉,最大限度的保持著和常人一樣,不是在物質利益上叫你真正失去甚麼東西。不怕你當多大官,也不怕你有多大的財,關鍵是你能不能把那顆心放下。」[1]

我們每天在繁雜的事務中,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在喧囂的常人社會中,我們如何能真正領悟了師父這段法的內涵,能從其中跳出來,透過繁雜的事物表象看清本質,不被自己後天的觀念帶動,實實在在去修自己那顆心,這是實修。

究其實質,還是我們沒有從根本上理解甚麼是修煉,沒有掌握師父教給我們的修煉的一個法寶--向內找,我們常常把遇到矛盾看對方不看自己,當成不會向內找,殊不知只查找自己行為的對錯,並不能找到自己的執著心,還是不會向內找。用人的理衡量是非,卻不能用法理查找執著,用低境界的標準縱容自己的執著,卻不能按高境界的標準勇猛精進,還不是真正的向內找。

師父要我們修的無漏,至今我們有許多同修還不能做到真正的向內找,到正法結束那一天,能達到標準嗎?剩下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只有抓緊實修自己,才能不負師尊慈悲苦度!

註﹕
[1]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