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師信法,純淨的去講真相救度眾生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三月十五日】記得零三年夏天,發真相小冊子時,我下了班帶上真相資料,趕快到集市上去。由於前兩個集,在這個集市上已經發了一些了,有不明真相的人舉報了,而我不知道。一到集市上,就給賣衣服的夫婦一本真相小冊子,然後就給他夫婦倆講真相,他倆聽得很用心。突然,那個男的拿著那本真相小冊子轉向攤位後面去了,我正在納悶,就在這一瞬間,從我的身後,噌的一下竄出了一個戴紅袖章的值勤人員,語氣很沖的對我說:「你在這幹啥?」我手指著攤位上的一件衣服說:「看看這件衣服,怎麼了?」我的語氣很和善,她很不自然了,不好意思了,也看看那件衣服,然後,自言自語的說我穿這件也行呀。

這時我才明白男的拿著那本真相小冊子轉向攤位後面去的原因,原來師父在保護我呢!我抬頭向集市上望去,原來今天這集市上有很多個戴紅袖章的值勤人員。我明白了我要小心去做。後來聽其他趕集的同修說,公安和六一零對集市加強了監視。我們都正念正行,不被其帶動,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我體悟到純淨的去講真相、救度眾生,是不會有任何危險的。正如師父在《轉法輪》中說的:「我的根都紮在宇宙上,誰能動了你,就能動了我,說白了,他就能動了這個宇宙。」因為當時心理沒有怕被抓的雜念,只想著能讓更多的人明白真相,明白大法好,得到救度。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一思一念用法來衡量。有一段時間,經常在腦子裏冒出被抓、被迫害等不好的念頭,開始時沒有注意,後來在這些不正的念頭下,產生了許多怕心,甚至影響到講真相的事了才感到不對勁,開始向內找。在《明慧週刊》上也看到了有關歸正人的一思一念的交流文章,通過學法,認識到那些在腦子裏冒出被抓、被迫害等不好的念頭是後天的觀念,是外來的干擾,並非是自己。它是一種設想,是一種慾望,那不就是在求嗎?如不及時糾正,那不就是上了舊勢力的圈套了嗎?現在我採取一種方式,當不正的念頭一出來就及時的把它分清並立即排除掉,緊接著發正念,然後背師父的法,實在難排除就請師父加持,只要分清那不正的念頭不是真正的自己,就一定能排除掉。

零五年單位搞黨員保先活動時,有一天,我們單位和其他幾個單位共同搞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先開座談會,老黨員、領導和年輕的黨員代表都得談。我想我是大法弟子,不能讓這些人再加重受毒害,就請師父加持,發正念清除共產邪靈、共產惡黨的一切邪惡因素。發言者都不像往常一樣擺出機關人員的姿態一本正經的了,而是像說笑話,三言兩語不說了。這時一名當時在場最高職位的統戰部長發言說:「我的老戰友(省部級)說了一件事情,使我感觸很深,他說:兒子在省城工作,有兩套房屋,女兒也在省城工作,也有兩套房屋,我和我老伴有三套房屋,全家人都在省城有公職,工資很高,各種福利待遇很好,都在稅務等很實惠的單位,共產黨給我們家的實惠真是多多,但是我退休的第一件事就是退黨。」這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起了邪黨的腐敗,這保先會變成了談論邪黨腐敗的聊天會和退黨會了。這時我起了歡喜心,沒有純淨的繼續發正念了,使的主持人想起了重溫入黨誓詞的這項內容,使在場的人又一次深受毒害。寫出來是希望同修接受我的教訓,不要犯我這樣的錯誤。我更加體悟到了信師信法的重要。

無條件的向內找,就沒有過不去的關。遇到使自己難受或彆扭的事,一定是有人心要去,這時一定不要看事情的表面對錯如何,要用法來衡量,無條件的向內找,一定能找到那個要去的人心。零三年有一天,我在學著輸入困難職工檔案,打的很慢(以前有材料都找打印部打),困難職工統計表很多,我正打的有些不耐煩呢,單位一名副職進來並突然說:「還沒打完,就這麼點活,怎麼還沒打完呢?」我馬上生氣的說:「還早呢,三天也打不完。」心裏憤憤不平:你啥也不幹,又不了解情況,還嫌沒打完,毛病不少,我這樣還給單位節省了打印費了呢!越想越氣,活就幹的越慢。回家後學法也靜不了心,老想她怎麼這樣!越想越來氣。這才感到不對勁,才想起自己是煉功人,不能和常人一樣,憤憤不平的心開始好轉。繼續學習師父的講法,心平靜下來了。師父在《論語》中說:「「佛法」是最精深的,他是世界上一切學說中最玄奧、超常的科學。如果開闢這一領域,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常人的觀念,否則,宇宙的真相永遠是人類的神話,常人永遠在自己愚見所劃的框框裏爬行。」 (《轉法輪》)我明白了師父說的煉功人要用超常的理來對待,在自己沒有任何錯誤的情況下,也要寬容、原諒、體諒和包容他人,才能擴大自己的心胸,後來認識到,要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心胸,也就是擴大容量,自己才能在大法中不斷的昇華。對師父說的不熱愛你的敵人就不能圓滿的法理又有了新的認識。

信師信法,要真正溶入到一思一念上。我體悟到了正念強,不配合邪惡,沒有怕心,平穩的、純淨的發正念能在瞬間解體一切邪惡。寫出來是想告訴那些到現在對發正念還不重視的同修,一定要信師信法,重視發正念。師父讓做的一定是有用的。

層次有限,有不當之處敬請同修慈悲指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