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的方法不當也會給大法帶來負面影響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2月3日】我們一家三口人,都是1998年得法的,一家人比學比修,感到非常幸運,別人也都非常羨慕。因為我們家是學法點,學法的時候,孩子(當時9歲)也在旁邊聽,時間一長,這邊念一句,孩子在那邊就能接上下一句,平時也跟我們到煉功點煉功,表現得很好。孩子還曾在幾千人的法會上領背《論語》,也曾與我們一起去北京證實大法。

99年7.20大法被非法迫害之後,我們學法煉功的環境也被破壞了。這以後,孩子也只是偶爾煉一次功,假期在父母的督促下學一點法,後來,一天少發兩遍正念,後來便不再把自己當作真正的煉功人。

我和妻子沒有以法為師,一味追求為孩子創造優越條件。孩子上初中時,我和妻子托人找關係為孩子上好班,給孩子找好老師補課,給孩子安排單獨房間,大人不看電視,執著孩子取得好成績,並以許願和獎勵的方式督促孩子學習。比如,成績在班上前進一名給多少錢,在學校前進一名給多少錢,或者買甚麼樣的衣服,在班上前進多少名去某地旅遊等等,並沒有從根本上教導孩子如何學習和提高。

家長管教不利,孩子成績下滑,以致造假。我和妻子一味的執著孩子的成績,忽視了幫孩子學法修心,也只是告訴孩子是學生就應該把學習搞好。孩子天天上學也是早出晚歸,回來後在自己房間學習。只是吃飯的時候看看電視。孩子表面給我們的感覺是認真學習,可實質並未學進去,反倒迷上了流行歌曲和一味的追星。初中一年級暑假時,孩子到老師那補了20節語文課。後來孩子說老師讓交200元錢,結果卻背著我們只交100元,用餘下的100元買隨身聽和流行歌曲磁帶,每天哼哼唧唧,上課也不注意聽講。這樣一來,孩子成績急速下滑。

現在我和妻子悟到是舊勢力鑽了我們追求孩子取得好成績的名利心,舊勢力也鑽了孩子對金錢、名利的執著的空子。孩子在成績榜上將她的名次前移造假,我們卻被蒙在鼓裏,全然不知。仍然給其優厚的獎勵。

假成績是從初一的下學期到初二的上學期這段時間造的,造假五次,由班級的23名逐次前提,直到提前到全班第二。可事實是成績逐次下降。直到前幾天,我和愛人才知道孩子發展到這一步,學校老師和單位同事也知道了此事。別人都知道我和妻子學大法,以為我們煉法輪功的不管教孩子,結果給大法帶來負面影響。沒有圓容好大法,我和妻子都非常痛心。

在管教孩子方面,我和妻子的教訓是沉重的,在此也希望有孩子的大法弟子,要放棄追求孩子取得好成績的心。任何一顆常人心都可能被邪惡鑽空子。要以法為師管教孩子,引導孩子學法,從根本上改變孩子。用法打開孩子的心結才能真正把孩子教育好。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 * * * * * * * *

[學員評論]現代社會中,受環境的影響,許多孩子,有的甚至從年齡很小時,對名、利的追求就很嚴重,而且私心很大。一般來說,修煉人家的孩子環境不同,教養會不一樣,但也確實有一些修煉人在教育孩子時,也受到現代社會的不良教育方式的影響,或者出於情的執著而耽誤了孩子。

家長的言行往往是孩子的「第一老師」,遇到問題家長是甚麼態度,家長如何反應和處理,總之,父母平時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裏,家長心裏看重的、家長尊敬和不尊敬的、家長口頭上總是有意無意強調的,會使孩子印象深刻,而且往往不知不覺中孩子會依此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因此,身為父母,修煉人自己做正是非常重要的。

上文中的孩子本來是一個修得不錯的小弟子,後來大人一味的追求成績,而且採取的方式還是用利益和金錢來引誘。促使孩子也看重現實利益,乃至發展成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做錯事。雖然現在學校中作弊、造假的現象很多,但修煉人的孩子做出這樣的事,我們認為是非常不應該的,主要責任在於家長,足以成為吸取教訓的警鐘。

孩子的物質生活得到保證固然重要,但孩子的道德和心靈教育才是會影響人一生的幸福的。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其中也強調了「養」和「教」的區別,與「教」的重要。作為修煉人,家長首先應該認識到孩子是一個趕來得法的生命,同時也是師父要度的生命,孩子在社會中的身份是其次的。在現代社會中,孩子們上學了,上初中了,上高中了,會越來越忙,作為家長,在孩子成年之前,對給孩子提供的基本修煉環境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每天有一個學法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來得法的孩子,當心中有了法,他/她就會自覺把握好自己的道德底線,要求自己在常人中做一個好孩子、好學生,而絕不會做出這麼離譜的事情。事實證明,很多真正愛護自己孩子的修煉人,他們的孩子也都非常善良純真,品學兼優,而且處處為他人著想。

由此還想到有的中老年學員,平時還負責照顧孫子等,常不自覺的出於對隔輩人的喜愛和對孩子父母的情(怕管孩子管深了父母不願意、怕不給帶孩子兒媳婦給臉子看等等),而造成大陸特有的對隔輩人的溺愛,從而也耽誤了本來是來得法、同化法的孩子。其實對孩子最負責的做法就是為孩子提供學法的條件,培養孩子自己為自己負責,從而實現其來在人世的根本目地。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