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膨脹中的宇宙──不可忽視的黑暗能量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1月10日】你可知道我們所存在的宇宙正在不斷的加速膨脹當中?在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最新天文觀測結果賦予我們的宇宙嶄新的詮釋。凡是探討宇宙起源及演化過程所衍生而成的一門學問,我們即稱之為「宇宙論」。然而,如何從許許多多天文觀測的數據中,思索及構造科學的宇宙觀是本世紀人類最大挑戰之一。

古代中國人認為盤古開天闢地,舊約聖經創世紀篇敘述神如何創造天地與萬物,對於宇宙的描述均脫離不了神學及哲學的思維。然而,科學的宇宙觀的建立,卻起源於二十世紀初(西元1929),美國天文學家哈伯(Edwin Hubble)嘗試觀測遙遠的星系所發射的星光,利用三稜鏡分光原理解析星系光譜,分析各波長(也就是,各種不同顏色的光)的光譜線相對明暗程度可了解星系的表面溫度,例如波長短較長的光(如紅光)光譜線較波長較短的光(如藍光)光譜線亮,代表星系表面溫度低;反之,則代表星系表面溫度高。然而,觀察結果發現有些波長的光的光譜線消失了,而成為星系特有的特徵暗線或吸收譜線。

我們知道每一種化學元素都會吸收某些波長的光。星系所發射的星光,某些波長會被周圍大氣氣體化學元素所吸收,其餘波長則會穿透星系周圍的大氣氣體而照射到地球,造成了連續光譜中特徵暗線或吸收譜線。因此,如果將這些星系吸收譜線和標準化學元素吸收光譜相比較,藉此了解星系周圍大氣氣體的化學元素組成。觀察結果可發現,星系特徵譜線的波長較相對應之標準化學元素光譜的波長要長些,換句話說,也就是星系特徵譜線的波長均往光譜紅色波長方向偏移,此現象我們稱之為「紅位移現象」。

甚麼樣的光源會造成光譜線波長的偏移?根據「多普勒效應」(Doppler effect)可解釋:當光源或聲源和觀測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例如光源或聲源遠離觀測者時,光源或聲源所發射出的光波或聲波的波長,會較觀測者所接收到的光波或聲波波長要長些,頻率低要些。例如駛離我們的汽車,其引擎聲音頻率會變低,聲波的波長也會變長。因此,根據多普勒效應,我們可以知道遙遠的星系正在遠離地球。更進一步的分析可發現,離地球愈遠的星系,其遠離的速度愈快,這也就是所謂的「哈伯定律」(Hubble's law)。

「哈伯定律」證實了宇宙並非是完全靜止的,而是正處於迅速膨脹的狀態。例如離地球一億光年的星系(光在真空中行進一年的距離為一光年,約為九、五兆公里),遠離我們的速度約略為一百五十分之一光年,假設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不變,時光倒流,則大約一百五十億光年前,我們和一億光年的星系處於同一點。又例如離地球二億光年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約略為離地球一億光年的星系速度二倍,約為七十五分之一光年,則大約一百五十億光年前,我們和二億光年的星系處於同一點。因此,我們可推論一百五十億光年前,所有的星系均於同一點,此為宇宙的起源點。由此可估算宇宙的年齡大約為一百五十億光年。另一方面,星系的觀測主要是依靠各種波長的光的傳遞,且光速為物理訊息傳遞的速度上限,所此,我們可以說「可觀測的宇宙」是有限的,其大小約為一百五十億光年。哈伯觀測的結論可說是二十世紀宇宙論重大的突破之一,它同時也開啟了近代宇宙論實驗及理論的探討。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宇宙為甚麼會膨脹?

西元1965年,二位美國物理學家,威爾遜(Robert Wilson)與潘佳斯(Arno A. Penzias)在新澤西州(New Jersey State)的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y)發現了來自外太空中所有方向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輻射微波的波長約為0.05公分至10公分左右,因而榮獲1978諾貝爾物理獎。他們主要的貢獻是,我們知道任何有溫度的物體均會發射輻射,例如溫度為攝氏37度的人體所發射的輻射波長約為千分之一公分,屬於紅外線範圍,因為不在可見光的範圍之內(可見光波長為0.000001公分),所以肉眼看不到,需特殊光學配備才可偵測到。微波波段的輻射相當於攝氏負270度(凱氏溫度為3度),所以可推論宇宙現今的溫度為攝氏負270度,而造成各方向性輻射微波。因此,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光倒流,早期宇宙應為質量密度高的熾熱的火球,星系之間的重力吸引力或者萬有力無法克服熱膨脹效應,造成宇宙不斷膨脹及星系互相遠離與宇宙溫度不斷下降至今,餘溫為攝氏負270度,這為宇宙為甚麼會膨脹下了一個註腳。也因為星系之間的重力吸引力,宇宙應正在不斷的減速膨脹中。

宇宙如何膨脹?有膨脹中心嗎?我們在地球上可觀測到各方向性的宇宙輻射,這表示地球是膨脹中心嗎?答案是否定的。

觀測結果發現:在大約十億光年尺度下,星系的分布是均勻的,如果宇宙膨脹有膨脹中心,且距離膨脹中心愈遠的星系遠離膨脹中心愈快,會造成星系分布的不均勻性,而違反觀測結果。因此,宇宙膨脹是沒有特定的膨脹中心,每個星系均為宇宙膨脹中心。如何將宇宙膨脹圖象化呢?舉例而言,我們的宇宙生存在氣球表面上,氣球在充氣膨脹過程時,氣球表面上的每一點都可說是膨脹中心;換言之,在氣球表面上任何一點往各方向觀察,都可發現四週的點均遠離觀察位置,也就是每個星系均互相遠離,而且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

大約一百五十億年前,宇宙有個起源,它是質量密度高的熾熱的火球,而且不斷膨脹、冷卻至今。這樣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標準宇宙模型」(Standard cosmological model),或「大爆炸模型」(big bang model)。

(原載東華大學物理諮詢網站)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