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學法時感覺更靜更入心,所以在學《轉法輪》「妒嫉心」這章的時候,法也點醒了我:「我們在高層次上看,在另外空間存在的人的一生在那裏擺著呢,能一樣嗎?都想平均,他那人生裏沒有,怎麼平均?不一樣的。」
我認識到,別人得到好處了,是因為命中有,自己沒得到是因為命中沒有,這裏面有德與業力的關係,也有因果和命中安排的原因在,在另外空間的物質也在那裏擺著呢,都是神安排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要求自己在遇到矛盾時必須要這樣想,改變妒嫉心產生的舊的思維模式。
說來也巧,正在寫這篇交流的時候,突然又聽到別人說了一件很好的事,公司別的部門都有份,可就自己和自己所在的部門沒份,那個失落的勁兒又有點上來,妒嫉心的考驗馬上就來了!那我只能要求自己,還是得這樣想:別人命裏有,自己沒有。就得認這個命,就得在面對利益時放這個心。
《轉法輪》中還講:「我給大家講這樣的理,常人不能夠認識到的理:你看你啥都行,你命中沒有;他啥都不行,可是他命中有,他就當了幹部了。」
法裏再次講了,命中有和無的道理。常人不認命,不信神,不相信命運是被神安排的,所以才會奮鬥一生,為自己創造更舒適的生活條件。那修煉人就得反過來看,就得認命,就得相信這都是神的安排。
我也認識到羨慕就是導向妒嫉的前奏,常人會由愛生恨,由羨慕變成失落再變成妒嫉再變成更壞的心。那修煉人就得順著這個心往它的源頭找,斷絕源頭才能更徹底的去掉它。
看別人開好車,住好房子,物質條件好,心裏偶爾也會有落差。常人還講個淡泊名利,更別說修煉人,這些都要看淡。但難度在於,不和常人比,在同修圈裏也會存在比較,同修之間也會看誰換了好車了,買了大房子了等等。
這讓我想到了廣州講法裏師父舉的釋迦牟尼佛弟子比較要飯碗的例子,比較金的、銀的、銅的要飯碗,和現代社會比個車比個房子,其實都是物質條件的比較,東西不一樣但是道理是一樣的。
也許將來同修們都展現出來了功能,難道還要互相比較功能的大小和不同嗎?如果現在不去這個妒嫉心,以後把握不好掉下來也是可想而知的。
講妒嫉心問題時法中還要求修煉人要隨其自然、要心理平衡、要去掉爭鬥心等等,越學越看到這段法裏講的東西其實很多,也教給了我們如何去掉它的方法。
同修還有很多關於妒嫉心的交流,再往深挖源頭還有為私為己的因素等等。我最近的認識就是這些,希望也能對同修有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