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蔣公治樂
中華民國初期,由於受「現代」思潮的影響,傳統禮樂一度被漠視。蔣介石在國民政府剛搬遷至台灣不久後訪問菲律賓,在這期間與菲律賓總統季理諾在碧瑤宴會時,就向其談到,他的嗜好就是「音樂」與「山水」。
音樂家何明忠教授在《中華文化與中國樂教》一書中提到他的見聞:「蔣公在台復職以來,先後在台歡宴訪華各國元首,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越南總統吳廷琰、菲律賓總統加西亞、美國總統艾森豪……每次國宴完畢均請國樂團演奏,不用其它節目。蔣公於樂團表演前先向該國元首解釋中國音樂之高雅優美,令人喜愛,散場後還陪貴賓到後台觀賞參觀國樂使用之各種樂器,足見蔣公對國樂之喜愛與重視。」
蔣介石為了弘揚中國傳統的樂教文化,也親手修訂了《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主張將音樂的教化在國民教育上應佔重要地位,籌劃各大學、中小學校音樂系的創立,也多次參觀祭孔的雅樂典禮,與樂舞生一同合影留念。
大多數人普遍以為蔣介石是一位軍事強人,但是從眾多史料、日記見聞整理中卻發現了他對音樂有著獨特的見解。蔣介石回憶,在十歲時母親就教導自己祭祀禮節,在典禮中的任何動作都要與音樂的節奏相應和。
1968年,蔣介石至台北孔廟觀賞祭孔雅樂,典禮結束後與禮、佾、樂生合影並說道:看了祀孔典禮以後,愈益感覺到禮樂的感人之深:禮樂不但可以修己淑世,合敬同方,亦且就在看到了那種和諧的動作,聽到了那種典雅的音節,即足以鼓舞踔厲,相觀而善,所以各級學校,以後要特別重視禮樂對於學生的涵濡指導。
「純正高尚的音樂,可以陶冶性情,敦厚風化,慰藉哀怨,激揚志氣,使一般人的精神有所歸宿調劑,而消除種種禍亂於無形,更能使整個社會煥發生機,漸漸向上發揚。」(《現代行政人員須知》)
「如果一個人不懂音樂,就不知喜怒哀樂之節,不能實現完美的人生。如果一個學校、軍隊或一個社會國家沒有樂,亦不成其為完善的學校、軍隊或社會國家。尤其軍隊對於音樂最為重要,我們平時要和洽軍心,整齊步伍,團結精神,在戰時要慰藉疲睏,激勵士氣,振作軍威,都有賴於軍樂。
「樂是甚麼?樂就是節,唯其節奏和諧乃成其音樂高美,而樂之節奏與禮之節度,就其意義與作用而言,實在是一個東西。所以我們要知禮一定要知樂,要尚禮一定要重樂!」(《生活運動之中心準則》)
蔣介石觀察到了共產主義對於傳統禮樂的破壞,「共產黨教我們不要禮,因而毀棄一切道德,音樂這一些東西格外不講究,教我們中國統統不要這些東西,凡是有關藝術、倫理及民族文化的東西,完全要毀棄......破壞我們國家、民族,毀棄我們國有的德性、知能的共產黨,也是我們最大而且最近的一個敵人!」(《合作人員的革命責任》)
1949年之後,中共竊國,對於傳統文化予以毀滅性的破壞。狡猾的中共卻知道音樂可以利用為其洗腦的利器:
(1)中共紅歌以旋律激昂亢奮、內容為邪黨歌功頌德的所謂「革命歌曲」為主,歌頌邪黨的偉光正,邪黨的「豐功偉績」,充斥的全是暴力、謊言、煽動、反人性等等。
(2)在教育系統,從孩子一入學唱《大刀向鬼子頭砍去》、《沒有共產黨沒有新中國》、《國際歌》等等,灌輸鬥爭思想,抹殺傳統文化。孩子從入學到畢業十幾年,一直在唱。
(3)在電視、廣播、收音機等,中共利用優美的傳統旋律,改頭換面,換成歌頌中共的詞句。反覆播出,佔據人心。
(4)在機關、企業組織,每年定期組織「紅歌」比賽,《咱們工人有力量》、《義勇軍進行曲》等等,把共產黨觀念長年累月輸送基層單位。
(5)把「紅歌」旋律摻入藝術演出中,利用鋼琴表演等在海外、國際社會,宣揚共產主義。
直到今天,在中國大陸的各個城市、工廠、學校、影視節目中,共產「紅歌」仍時時荼毒著華夏子民的心靈,人們不知不覺浸淫於惡毒的「黨文化」中,被共產主義吞噬著靈魂,卻要大聲歌唱感恩戴德。
神韻歸來
2006年,神韻藝術團在美國紐約成立,以中國古典舞呈現「共產主義之前的中國」,自創辦以來已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的200多個城市巡迴演出10000多場,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人們感受到了古代中國的優雅與美麗,渴望美麗中國回歸傳統,重新翻開新的一頁。
2025年5月9日晚,韓國音樂著作權協會(KOMCA)理事、歌劇作曲家吳淑子和丈夫、薩克斯演奏家韓永烈觀看了神韻環球藝術團在韓國果川市民會館的首場演出。
「中國音樂以五音音階為基礎,與韓國的傳統音樂相似,因此聽來毫不陌生,彷彿在聆聽故鄉的旋律。」吳淑子表示,「這種音階親切易懂,編曲簡潔明快,能輕鬆打動觀眾。這場演出讓我收穫良多,並體驗到神秘的感動。」
韓永烈從這場演出帶來許多對音樂教學的啟發,「音樂的起承轉合很獨特,因此我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與分析。」
對於神韻最後一幕,吳淑子表示:「最後一幕描繪了現代生活與共產主義者的阻撓,以及神自天而降、帶來和平的結局,那最終的謝幕令人難以忘懷。」
2025年5月11日下午,Pete Parada與太太Sarah Parada觀看了神韻新世界藝術團在納什維爾費捨爾表演藝術中心The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今年最後的一場演出。Parada是一名專業鼓手和作曲家,擁有25年的樂隊巡演經驗。「演出美得不可思議,太感人了,我被深深震撼!」Parada感慨地說。作為音樂人,Parada稱讚神韻音樂家的專業素養「令人難以置信」。
現居納什維爾的Buckosh是一位長年從事創作的音樂人。5月11日下午,他前往納什維爾費捨爾表演藝術中心(The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觀賞神韻新世界藝術團本季的第三場演出。他形容神韻的旋律「聽起來空靈,有如天籟,許多曲目都散發著神聖的氛圍。其旋律輕盈悅耳,令人陶醉。尤其是那些運用了柔和笛聲的段落,美妙難以言喻」。
除了藝術層面的感動,Buckosh也對演出所傳遞的精神內涵深有共鳴。他表示雖然信仰不同,但他認同演出中傳遞的誠信與美德精神,「這些價值在各大宗教中都是共通的──誠實、真誠、彼此和平共處。神韻把這些價值表現在藝術中,我看到了,也非常感動。」
Erland擁有參與各類風格音樂演出的豐富監製經驗,諳熟多種樂器,同時也是一名歌手。2025年5月10日下午,他觀賞了神韻新世界藝術團在納什維爾費捨爾表演藝術中心(The Fisher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的第一場演出。身為音樂人,Erland對神韻中西樂器合璧的現場演奏尤其讚賞。「我正好坐在打擊樂手的旁邊,也能清楚地看到豎琴,能近距離地看到樂團演奏真是一種享受。」他興奮地說,「樂團的水準令人驚嘆,深深吸引了我。」
神韻通過生動的舞劇演繹了中國五千年神傳文化的淵源和精髓,引發了Erland的強烈共鳴,「演出展現了共產主義之前的歷史以及共產主義對信仰的迫害,也講述了對神的領悟,整體敘事扣人心弦。」
他表示,演出展現的神性正是當今世界亟須的信息,「我們都是人,追尋神,並從中獲得啟迪是生活的目標。」
走過了五千年的旅程,神傳雅樂從最初的質樸、單純,經歷了三皇五帝勾勒框架、初演天音,再到夏商周逐步「雅化」,以及秦皇漢武形成規制,兩千多年來中華雅樂不斷豐富內涵,趨於成熟。然而,末法之世,遭遇共產主義「紅劫」,幾乎將五千年艱辛鋪墊的傳統文化毀於一旦,華夏大地,魔音當道,戕害眾生,置萬民於水火。
在久遠以前,曾經留下預言:「神會回來」,神韻歸來了,創世主從來沒有遺忘眾生,神韻再現德音雅樂的輝煌與震撼,世人終於體驗到雅樂真切地連接著人與神。一個新的紀元在開啟,回歸傳統,法正人間,善良的人將走在神路上。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