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舊勢力的安排

——最好狀態就是溶於法、同化法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二日】我是一九九六年得法的大法弟子,喜得大法後,我歷經嚴重的病業魔難,證實法中也遇到過來自舊宇宙因素安排的邪惡迫害,其過程人世間看似險象環生、步步艱難,但是對在法中正念正行正悟的弟子來說,不過是隨師回歸路上的一個過程而已。

我很小沒懂事的時候,就知道未來世間全人類將面臨滅頂之災,最重要的是如何逃出此大劫。修煉後已證悟是師尊在我來世間前已在元神空間打上烙印,免得轉生後忘記回家的路,在此叩謝師尊慈悲救度弟子。

我在修煉過程中,師尊幾次把我打到漸悟層次,一次比一次美妙殊勝,入定時間越來越短,後來這個空間的時間一瞬間就可進入另外空間,在與同修一同助師正法中能起到一定的抑制邪惡、救度眾生的作用。我在修煉境界中衝出三界後,在師尊的加持下看到過龐大的銀河系,回到過自己曾經的天國世界,看到過聖潔美好的法輪世界,不斷向上突破中到達過由真善忍組成的特殊的空間,再後來師尊揮手間把我放到了新宇宙之中,變成了偉大法中的正的因素物質,境界中無以言表的莊嚴玄奧,也證實了大法廣度眾生、成就生命未來的功效事實。

我在修煉中看到否定排除舊宇宙因素的最好狀態就是溶於法、同化法。我在法中悟到舊宇宙因素的安排是可以否定和修過去的。我有一次去看一位老同修,剛動身就看到這位同修身邊有外魔干擾。我再定睛,看到經常跟這個同修在一起的另兩個同修,他們都在舊宇宙勢力的安排中修煉,沒有衝破他們的安排的層次範圍。這幾位同修這些年來經常被邪惡干擾迫害,雖然他們堅定的闖過了一次次的迫害,但是沒有在法中悟道,沒有真正懂得如何在法中提高上來、徹底的否定舊宇宙因素的安排。平時表現在,比如,不太注意手機安全,做事心強,人中情的因素較重,對修煉的嚴肅性法理不清等。

我在法的境界中看到,舊勢力是有一定層次的生命,每個大法弟子根據自身的情況,被舊勢力安排的空間範圍也不同。很堅定的同修,他在一定狀態下會突破舊勢力的安排。隨著他在法中同化法溶於法,不斷的向上突破層次空間,穩定在一定果位後,就真正的走出了舊勢力的安排,就能真正的在法中隨偉大師尊回歸新宇宙了。

師尊的法:「念慈形善換胎骨」[1],對我境界提升很大。我從法中悟到,蒼宇中偉大的生命是不會有不善的念頭的,大法弟子的心善來源大,但是在人世間保持「任何念頭打出去都能展現法中的純善純美」,這就需要我們同修每時每刻看護好自身的修煉狀態,不斷的在法中修自己向內找自己了。

從師尊的法中得知,善和慈悲會讓我們走過魔難。記得有一次邪惡幾經跟蹤我,在半夜一點三十分,敲我的房門。我在屋內問誰呀,他們說是派出所的,我當時正在學法沒睡,在偉大的師尊加持下,我沒有產生怕的念頭,反倒是心頭一喜,想該來的果然來了,我可以救你們了,我想到這,一步跳下床,一把把門打開說:「你們不來我還要找你們呢,都進來吧。」三個警察進門就對我說他們很佩服我的坦蕩。我說古代人能做到君子坦蕩蕩,我們更能做的到。結果他們進來甚麼也沒敢動,也沒翻,聊了十幾分鐘禮貌的走了。過後悟到只有按照法的標準修,才會在助師正法中展示法的超常美好。

師父講:「如果真的能在困難面前念頭很正,在邪惡迫害面前、在干擾面前,你講出的一句正念堅定的話就能把邪惡立即解體,(鼓掌)就能使被邪惡利用的人掉頭逃走,就使邪惡對你的迫害煙消雲散,就使邪惡對你的干擾消失遁形。就這麼正信的一念,誰能守住這正念,誰就能走到最後,誰就能成為大法所造就的偉大的神。」[2]

有一次我在洗腦班營救同修,邪惡認定我是大法弟子,十幾個人圍住我,六一零的頭目問我:「法輪大法是正的還是邪的?」在師尊的加持下我瞬間入定了,然後突然直視他反問:「你說法輪大法是正的還是邪的?」他一下懵了,嘴裏喃喃的說:「那不是正的嗎?」結果他說完這話像被人扇了個耳光,一下蹲在地上。在那種情況下,我對他說:「我知道法輪大法是正的還是邪的,我就是不告訴你。」旁邊有個惡人說我威脅他們,他們要動手。這個六一零的頭目突然站起來訓斥那個人說:「胡說,他沒威脅我們!」這時有一個人打開大鐵門說:「你快走吧。」我就不慌不忙的走出了大門,叩謝師尊加持弟子又一次走過魔難。

這些年在法中修煉的過程,讓我悟到「大法無大難」。師尊傳給我們的法太大了,再大的難,只要我們堂堂正正在法中修都會迎刃而解的。師尊讓我們「度人度己漸脫塵」[3]。現階段很多同修都感到正法進程很快,越到表面空間,各種干擾不同形式的出現,也是我們真的應該放下人的一切的時候了,相對寬鬆的環境不生安逸心,「越到最後越精進」[4],在不斷的飛升中跟偉大的師尊回歸真正的家園。

個人悟境,不妥之處,敬請慈悲指正。
合十。

註﹕
[1]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五》〈度〉
[2] 李洪志師父著作:《各地講法七》〈美西國際法會講法〉
[3]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五》〈脫塵〉
[4] 李洪志師父經文:《致台灣交流會》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