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我們村子水塘的故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小時候,我們村子東邊有一個水灣(水塘),三面垂柳,一邊是路。灣里長滿蘆葦,蘆葦下有魚。灣裏的水總是清清的,裏面的魚不是很多,但是每年的八月節每家總能撈上半盆。魚是野生的,平時也沒有人去管,人們好像也想不起來抓魚,只有到了八月十四下午,村子裏的大人孩子才「想起來」抓魚過節。

連續好幾年,到灣裏抓魚過八月節似乎成了約定俗成。那時候很窮,一年到頭,要吃上魚,也就只有八月節撈魚了。周圍的村子甚至羨慕我們村有個水灣,每年可以吃到一次魚。

有一年夏天,大隊書記從縣裏開會回來,立即召集全村開會。第二天一大早,村裏的男女勞力就下到水灣裏,割掉蘆葦,填上牛糞,說是要把水灣變成「全縣最大的糞坑」,響應上面的號召大力積肥。

灣裏的水被攪成泥湯,孩子們哄搶著撈上面浮起來的死魚。老人們看著被割下來點火燒成灰積肥用的蘆葦,嘆息著……

清水灣變成了臭糞坑。本來,村子裏的人夏天喜歡圍坐在水灣邊乘涼,它被變得臭氣熏天,人們恨不得繞道走,誰還願意到那裏去?沒有幾天,水灣邊上的歡笑聲就消失了。

更令人不解的是,以前即使雨水大的年份,灣裏的水滿到與路面相平,多年來也沒有淹死過一隻雞,更沒有戲水的孩子在裏面遇險。自從水灣變成糞坑後,不僅幾乎天天有雞、羊之類的家禽家畜淹死在裏面,書記的孫子還差點掉進去被淹死。

書記的孫子是他們家的寶貝,從小被嬌縱著,孩子的奶奶照看得十分盡心。出事後孩子的奶奶說,因為糞坑臭,本來他們要繞開那裏走,孩子卻像被甚麼拉著似的,飛快地跑過去,一頭紮了進去。如果不是恰好有人經過救起來,人就完了。書記的孫子弄了一身糞,嘴裏也灌了糞水,病了好久。村書記的老婆背著書記請神婆燒香還願,折騰了好長時間,那孩子病雖然好了,卻不再像原來那樣靈光了。後來上學,甚麼也學不會。現在已經長成一個不孝之子。這是後話。

村書記的孫子出事後不久,書記又召集全村開會,說上邊不讓積肥了,興施化肥了,要把糞坑填上。那時已經實行生產責任制,書記的話沒有以前「權威」了,加上家家忙著秋收秋種,因此開完會並沒有立即去填糞坑。

一天夜裏,突然下了一場大雨。雨水把糞坑灌滿了。秋忙完了,不知道誰發現裏面有好多魚。於是,幾乎全村出動,跳進糞坑去撈魚。

福洪老爺爺(人稱四老爺爺)是全村最年長的人,他讀過私塾,平時很少和村裏的人「扯閒篇」。他看到人們在糞坑裏抓魚,急忙勸阻:「別撈這些魚,有毒,不能吃!」人們搶著抓魚,顧不上聽他的。

老人著急的喊:「快上來吧,糞坑裏待不得!」許多年輕人不但不聽他的,還嘲笑說:「四老頭子,別喊了,你是不是老了,不敢下水了,見不得我們好(嫉妒的意思),騙我們啊?」說完還大聲哄笑起來。四老爺爺急得臉都紅了,又勸了一會兒,沒幾個人理他,只好回家了。

快晌午的時候,四老爺爺又回到糞坑邊。這次,他更大聲的喊著,見裏面的人不聽,老人突然跪下,哭著說:「我活到鬍子白了,今天求你們一回,就聽我一句吧!」

好多人都說四老爺爺瘋了,他的孫子把他強拽回家去。一路上老人一邊哭著,一邊喊著:「我不能看著你們遭殃啊,我不能對不起祖宗啊……」他的哭喊很快就淹沒在村子上空煎炸鮮魚的異香裏。

當天夜裏,村子裏就鬧騰起來。所有吃了糞坑裏撈的魚的人,個個上吐下瀉。村子裏的牛車、自行車(那時還沒有別的交通運輸工具)都被用來送病人去醫院。就是這樣,還是有一個小孩子和兩個老人沒搶救過來,死了。

然而,災禍並沒有到此結束。

那些跳進糞坑抓魚的人,不久就得了一種皮膚病,從腳底開始潰爛,一直蔓延到大腿根。他們去縣裏檢查,打針吃藥,嚴重的住進了醫院。有人說如果爛到命根子人就死了,村子裏恐慌起來。好幾家把豬、牛都賣了,進省城看病。

人們開始後悔不聽四老爺爺的話。那一年的新年,村子裏氣氛蕭條,與周圍村子熱鬧的鞭炮聲形成鮮明的對比。因為一來幾乎家家有病人,人們沒有心情過年;二來呢,多數人家因為看病,剛剛能吃上肉餃子的日子一下子又變成需要鄰居接濟才包得起餃子。

我爸爸也曾湊熱鬧到糞坑裏撈魚,但他因為一直非常敬重四老爺爺,幸運的聽了四老爺爺的話,立即喊上幾個和他要好的夥伴上了岸。我們家沒人吃糞坑裏的魚,僥倖躲過一劫;爸爸和幾個叔叔、哥哥因為及時離開糞坑,又按四老爺爺說的及時洗淨了身體,才沒有遭受細菌感染得那種怪病。

這件事過去近三十年了。今天想起來,現在的世人,多麼像在糞坑裏撈魚的人啊。人們看到的只是眼前誘人的利益,卻不知道那魚裏面含著致命的毒素;人們只知道在糞坑中體會著撈魚的快樂,卻不知道糞坑中髒水裏的細菌病毒已經悄悄侵入他們的機體,給他們的生命埋下隱患。

共產邪黨就像一個大糞坑,人們千萬不要為眼前所謂的利益迷惑,失去避禍、自救的機會。當有大法弟子勸你們退出中共邪惡組織黨、團、隊的時候,請一定不要視為笑談,他們是真心為你好啊!

人啊,不要等到災禍真的臨頭才想著擺脫,那時候,只能追悔莫及呀!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