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忍大度 心胸豁達(2)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六年六月十九日】在非原則的問題上或在個人的利益上,遇到羞辱、言辭激烈的攻擊時,忍而不發、泰然處之是一種大智慧;以平和的心態、寬容大度的面對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接上文

周瑜「雅量高致」「性度恢廓」 青史留美名

周瑜為人謙恭有禮,孫權雖然視周瑜為兄長,但是周瑜從來都不會居功自傲,對孫權敬慎服侍,完全按照君臣之禮來對待,對孫家極為忠心。周瑜為人也十分親切,揚州百姓都用對一般男子的稱呼稱孫策與周瑜為孫郎與周郎。

陳壽在《三國志》中讚揚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周瑜年少時而有才學,高挑有姿容。為人心胸開闊,以謙服人,吳軍中眾人皆與他為友。唯程普因為較其年長卻位居其下,心中不服,於是數次侮辱周瑜,然而周瑜每次容忍,程普自始對周瑜改觀,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譯文:與周公瑾交往,就如同飲醇厚的美酒一樣,不知不覺就沉醉了。)據《三國志》記載,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周瑜同程普、黃蓋等人齊心協力,最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讚美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面對程普的羞辱,周瑜處處以大局為重,沒有和程普斤斤計較,忍讓再三,程普最後被周瑜感化了。在之後的赤壁之戰中,程普和周瑜配合,與其他的東吳大將一起獲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遇事忍讓,能夠化干戈為玉帛;在矛盾衝突面前,以和為貴,包容他人,以寬廣的胸懷坦然處之。《論語》說:「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與人相處時,忍讓、包容是非常重要的。

小說演義、戲曲、戲劇故事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的,並非歷史,在中國正史中的周瑜「雅量高致」、「性度恢廓」,這才是周瑜真實的面貌,他的美德和功績世代傳頌。

(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