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漫話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六年二月二十一日】「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象徵著春天的到來,又稱為上元節、元夕節或燈節。元宵節歷史悠久,文化意蘊濃厚,古時每逢這大地回春的夜晚,天上皓月高懸,地上人們點起彩燈萬盞,歌舞笙樂,團圓相聚,表達驅邪迎祥、祈許光明之意。

相傳元宵節起源於道家祭神禮儀,據《歲時雜記》記載,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因這一日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慶祝。秦末時亦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漢武帝時,把對「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漢明帝時,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不論士族庶民,一律「燃燈敬佛」,以示對神佛的尊敬和虔誠。此後,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道文化的影響擴大而逐漸擴展開來,歷朝歷代都以此為一大盛事,各種活動也更加豐富多彩。

元宵節的月,是歷代文人描寫之點。如唐代蘇味道寫的:「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正月十五夜》)描寫長安城元宵之夜樹上掛滿彩燈,如火樹一般,燈光的華麗又似明豔的花朵。詩中一個「合」字傳神地道出全城燈火相連、四望如一的場面。此時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們如潮水般湧來,月光也追逐著人們,洒遍每一個角落,燈月交輝,民眾的喜悅不言而喻。明代唐寅寫的「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元宵》),清代姚元之寫的「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詠元宵節》),把元宵節的月與燈、春與人描寫的淋漓盡致。

元宵節的燈,是節日的主角,元宵節又稱燈節,有祭祀、敬神、驅邪、祈求光明之意。燈的種類繁多,按工藝材料分,有布帛燈、紙燈、琉璃燈、白玉燈、麥絲燈、竹燈等;按造型分,有梅花燈、荷花燈、仙鶴燈、長鯨燈、玉兔燈等,不僅製作精美,而且燈上畫著著名的神仙故事和歷史故事,蘊涵著歷史文化、倫理道德、審美意識、價值觀念等豐富內容。

屆時家家戶戶懸掛五色燈彩,大街小巷的燈市、燈社、燈謎、燈會大放異彩。君臣百姓都去觀燈或猜燈謎,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敬天敬神、從善如流、弘揚正氣等道德理念深入人心,使人從中受到智慧的啟迪。如展現神仙世界的大型燈組──鰲山燈,氣勢恢宏,體量巨大,薈萃千百盞華燈、山石、樹木、樓閣,佛、仙、神的雕塑、繪畫,以表現傳說中的神仙及仙境,其景美輪美奐,使人彷彿進入仙境,正如明代王世貞寫的「煙火樓台疑化國,高明世界正宸遊。」還有各種佛燈、道燈、子牙封神燈、八仙過海燈、孔明燈、唐僧取經燈等,舉不勝舉,令人賞心悅目,益智增慧。

唐代時社會昇平,經濟富庶,文化昌明,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唐代盧照鄰寫的《十五夜觀燈》:「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形像的描繪了燈火規模之大,絢麗多彩的元宵燈火將大地點綴的五彩繽紛,甚至一直綿延不絕的與昊昊天穹連成一片,遠處的燈光恍若點點繁星墜地,靠樓的燈光似明月高懸,與夜空中的繁星融為一體,置身其中,妙不可言。從這裏人們可以了解到盛唐時「花萼樓門雨露新,長安城市太平人」的城市風貌。張祜在《正月十五夜燈》中寫的「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 ,一時天上著詞聲」,描繪出此時燈月輝映,家家出門,萬人空巷,歌舞樂聲之盛大,直傳天上,這也正是唐代燈節的雅緻之處和文化氛圍之所在。

宋以後直到明、清,燈節依然昌盛。《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燄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可謂「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裏的「花千樹」指燈,「星如雨」也指燈,「魚龍舞」指魚燈、龍燈及各種各樣數不清的燈彩和煙火。形容當時燈火之輝煌,如同東風一夜之間使百花盛開,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陣陣星雨,悅耳的音樂之聲在四處迴盪。詩人將元夜美景寫的生機勃勃,使人感到明麗的春光就在眼前,因此詩中首句後來常被人們描寫春天的美景。

元宵節的習俗。民間過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象徵著「團團圓圓」,宋代周必大在《元宵夜煮浮元子》中寫道:「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清代符曾寫的《上元竹枝詞》:「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描繪出人們賣元宵、吃元宵的場景。清代丘逢甲寫的《元夕無月》:「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描寫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團圓的渴望。

大地回春的夜晚,春天的來臨,人們還有歌舞笙樂等各種活動。宋代范成大在《元夕立春》中寫道「雪林一夜收寒了,東風恰向燈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圓」,描繪出「眼前無限春」的景色;清代阮元在《羊城燈市》中寫道:「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描寫出月光伴著春色扣門而來,詩人對著一闌如水的月色,一窗氤氳的燈火,心境澄澈而平靜,挑燈捧書夜讀。

元宵節文化內涵的核心是祭祀敬神,驅除邪魔,祈求光明,迎接春天。正月為春季萬物生機萌動之時,在這正月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寄託了對溫暖春天的渴望和對光明未來的期盼。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