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莫欺心 報應警世人(2)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五月十四日】(接上文)

(二)毀謗他人折福

明朝時,宋之信與常不器是同窗學友,二人學業相同,才華出眾。其中常不器更加出名,考試常居第一,宋之信居第二。

宋之信心中不服氣,想陷害常不器,正好到了府試時候,二人被選上,原來的卷子上的批語,常不器更優於宋之信。宋之信更加妒嫉,便捏造眾童子(習舉業而未考取秀才的讀書人)書信,誣告常家富豪用金錢找通關節,因而想得第一。他把這些偽貼子張貼在府衙前,郡侯雖然知道這是誣告,但認為既然常不器有這樣的議論出現,就不便於名列第一。結果,把常不器的名字排在第十名後。

宋之信與常不器見面後,就指天地怨神明不公道,罵捏造毀謗之人,裝出一副打抱不平的樣子,常不器也未懷疑這事竟然就是他幹的。學院(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按臨,二人都被選中,同到省上考試,監考認為宋之信文章好,呈到堂上推薦,主考也很欣賞宋之信的文章,已決定把他列為第一。

到了張榜之日,監考官取考卷加以校勘,想不到蠟燭落下燈花兒,將卷子燒完。大家都感到奇怪,於是把書經作為備卷,排列名次,自備卷獲得第一名的是常不器。常不器後來歷任顯官,宋之信還沒等到成為貢生就死了。

妒嫉源於心胸狹窄、自私,目光短淺,看到別人有好處,自己心裏就很難過,總是擔心別人超過自己。做人要懂得尊重、善待他人,心胸寬廣,會由衷地欽佩和讚揚別人的優點、長處和成績,反思自己的不足,向他人借鑑;見到別人有好事,不但不能妒嫉,還應盡心盡力,幫助、促成其好事,即所謂成人之美。宋之信妒嫉、毀謗同學,心行不善,最終自己受到報應而折了福分,正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毫髮難欺莫亂行。到底刻薄終削福,因果報應不徇情。」

(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