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因果報應思想與古典小說道德教化主題(1)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三日】古語云:「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舉意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因果報應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儒道釋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份,是宇宙的法則和自然規律,儒家講「人心不仁,天心不佑」;道家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果報應思想更是佛家的根本思想之一。中國有文學教化的傳統,傳統文化賦予了古典小說以道德教化為主題,因此古典小說中存在著因果報應主題,各時期各類小說(筆記、傳奇、話本、章回小說)中都有表現因果報應思想的作品,有的獨立成篇,有的穿插於其它故事之間,內容廣泛,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相信因果報應可以提高人的責任意識,使人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做任何事都必須考慮到後果,不僅是眼前的現實的後果,還有將來的報應。中國古代歷來就要求文藝要起到「勸善懲惡」的作用。小說作為文學中的一種樣式,一般是描寫人物故事,塑造多種多樣的人物形像,同時擁有完整布局、發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古典小說一般是從作品結構上以果報思想作為整體結構的基礎,並與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等倫理道德說教結合在一起,以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表達出抑惡揚善,為廣大讀者所喜聞樂見。從上古到先秦兩漢的古代神話、寓言、歷史故事,到六朝小說、唐宋傳奇、明清小說等,其中的經典作品無不體現出「教以化之」的社會功用,歌頌光明正義,鞭撻黑暗腐朽,並提出人生的歸宿問題,勸人為善,遵從天理。以下舉幾個方面的例子。

一、天命觀

古人認為「天」不僅主宰著無窮世事和人的命運,而且還能區別善惡而給人以佐助或懲罰。古典小說非常突出的表現了傳統文化中的天命觀,宣揚天道循環、善惡承負、因果報應的信條。如《封神演義》揭示了正義必勝的道理。其主旨是尊道崇德,激濁揚清,認為有德者是天命之所歸,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商紂無道,禍國殃民,最終敗亡。書中的道德高尚之士無不順天而行:神仙世界中的老子、元始、準提、接引等助周反商,替天行道;周文王、周武王實行仁政;姜子牙輔周滅紂。書中還講到古代社會是以道德為核心,人們至高的追求就是求道,以達天人合一。「道德」從表層按著天理做好人,積累德行,深入就涉及思想境界的昇華,人可以通過修煉而達到更高的標準,以至成仙得道,有圓滿而美好的歸宿。

《三國演義》全書通篇講述的就是一個「義」字,宣揚忠孝節義,天命天理,治國平天下,也有謀略、智慧在其中,強調「順天命」。小說開篇題詞即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天運循環」思想點明意旨,結尾詩詞中有:「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首尾呼應。書中多次講到「天意」主宰著人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認為預兆吉凶、星辰明晦、天文乾像變化等都是「天意」的表現,故此書中非常重視各種預言、預兆等的描寫,言及吉凶之兆的地方約三十餘處。漢代桓靈失政,書中便言有狂風、地震、海水泛溢等「種種不祥」,上天以此示警。諸葛亮等人很重視天文乾像、世事先兆,凡兆幾乎都要追問主何吉凶,而每一個兆示,在書中無不應驗。書中人物得助或成功之時,多言「天佑」、「天助」、「天授」、「天賜」一類的話語。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