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徵文 篇篇故事使人明真相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一日】近日,明慧網在進行二零一四年世界法輪大法日徵文,現在距離徵稿結束時間(四月十八日)還有一個多月。同修們,請問大家構思、動筆了嗎?為盡微薄之力,我寫一寫自己所理解的513徵文的重要性。

聽其言 觀其行

所謂「聽其言觀其行」,一個人衡量另外一個人的好壞,不只看他怎麼說,還看他怎麼做。

我曾有一次經歷。我的母親從懷疑到信服法輪大法好,經歷一年多的時間。後來她告訴我使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倆一起散步,她隨手丟棄一根冰棍筷子在樓下垃圾道附近,她心想收垃圾的人清理垃圾道的時候,會把冰棍筷子一起收走。我走過去幫她撿起來,拿在手裏繼續走,一直到我倆回到家,扔在垃圾桶裏。她感歎說:「看來法輪大法是好。」──這個事情讓我驚訝,多小的一件事。我曾經跟她講過很多真相,古今中外的旁徵博引(當然也是有用處的),沒想到轉變母親觀念的是這麼一件小事。

閱讀明慧網上歷屆的513文選,包括明慧網上平時刊登的一篇篇法輪功學員的高尚言行、祛病健身的實例,生動、具體。相信有緣人只要有機會讀到,就能改變觀念,認識大法真相,認識身邊的大法弟子。這些文章也同時被引用於各地傳單、小冊子,在向民眾講真相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常人認識大法好的過程

各類文章中,有一類是常人從自己的角度認識大法弟子、認可大法真相的故事。我想這類文章會讓讀者有親切感,很容易感同身受。舉例說明:

《我怎麼成為大法弟子的》,全文一千二百字,生動的記述了作者帶著不滿兩週歲的孩子坐長途火車,為了孩子,希望能從上鋪調換到下鋪,很多旅客以「上鋪太熱、頂棚低、壓氣、晃動大、身體不適」等種種理由拒絕,最後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大娘跟作者換了鋪位。作者非常感動,生怕老人休息不好,老人說自己修煉法輪功、身體很好。打那天起,作者對法輪功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最後自己也開始修煉法輪大法。

這篇文章從一個常人認識大法弟子的過程,沒有華麗言語,只是樸實敘述。閱讀過程中,讀者可以深切體會到,母親帶著兩歲孩子的艱難,老人的善良……錦上添花的事人很難記住,雪中送炭總讓人難忘。文章篇幅簡短,我看到已被多次運用於各類真相資料中。

另一篇讓人印象深刻的文章:《「佩服李大師能教出你這樣的忠實弟子」》,作者是吉林市地區賣菜的農民。文章主題是「大洪水期間,我賣的菜不漲價」。二零一零年,當地遭遇百年未遇的大洪水,物價飛漲,市內菜價飛漲幾倍。作者老倆口堅持不漲價,「咱這一車菜不能漲價賣,平時賣多少錢,就還賣多少錢,咱們是大法弟子,在這關鍵時刻不能乘人之危」。攤位被幾十個市民圍了個嚴實。所有買菜的人都議論:「說人家法輪功不愛國、不好,純粹是胡說,今天早上我們是親眼見證了。」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能做到這一點的,可能只有大法弟子了。常人都能感受到大法弟子的與眾不同。作者注意描述了買主的反應。文章讀起來真實。

形勢的變化

現在大陸整體形勢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公檢法人員、居委工作者不願再參與迫害。在明慧網上經常有這樣的民眾反饋、小故事登出,正如師父在《洪吟三》中的〈見善〉詩中所寫「眾生得救心漸明 警民清醒視不攔」。

例如:《當街講真相 警察視不攔》

同修們能夠把這樣的故事及時記錄下來,是很負責任、可貴的。文章對仍在行惡者的震懾力很大,他們都得掂量,別人都這樣了,自己還賣甚麼命,誰還願意做中共替罪羊。

從採訪和寫作的角度來講,我想歷年來能明真相、有特殊身份的人也不少,甚至有的和大法弟子還很熟悉,我們可以跟他們多聊聊,把他們的完整故事寫下來。這樣的故事應該很客觀,讀者會感興趣。

大家可能記得這篇文章:《回憶紫陽夫婦和法輪大法的一段奇緣》,近距離接觸都是緣份,作者突破了對自身的考慮,把這過程平實的記錄下來。當然,我想我們並不是看重常人身份,而是從讀者的角度、要被救度的眾生的角度多考慮,突破一些個人的障礙,在對安全不會有太大影響的情況下,把自己知道的故事整理成文,甚至請常人自己寫出來,在講真相中會起到很大作用,常人也能積福德。

構思和效果

大法洪傳,造福眾生。有很多可以和世人溝通、真正使人從常人層面了解大法好的各方面例子。一篇故事,一個角度,篇篇使人明真相。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所寫的故事,需要找準角度,客觀、準確、生動,不浮誇,不囉嗦。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喜歡看短些篇幅的文章,但又必須言之有物,可信的細節是不能少的。一篇文章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故事都寫進去,需要有取捨。能把一個故事描述清楚、生動、過程完整,能夠照顧到常人讀者可能的問題和反應,我想就是成功。

最後,希望同修們都能拿起筆來。與其以我們的言行只是使身邊幾個人明真相,應該把故事寫出來,讓更多的人得救。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