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求備 異彩紛呈(二)

——談唐代繪畫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八月二日】(接上文

二、山水畫

山水畫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像,同時又能夠集中反映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趣和傳統思想。山水畫家的心中講究的就是要容納天地萬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來去無阻。山水畫講究因心造境,畫家將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經過心底意念選擇擷取其內美神韻,通過一條線,一方空間,一種筆法、墨法,而將其昇華為一種境界、一種氣象、一種格調。這種境界、氣象、格調,不僅是素養與思想的體現,而且折射著畫家的人格。唐代王維說:「胸次灑脫,中無障礙,如冰壺澄徹……故落筆無塵俗之氣。」

山水畫在唐代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種,其間湧現出許多傑出的山水畫家,人們可以從其諸如「青山綠水」、「寒山古寺」、「高林遠樹」、「煙霞深處」等畫境中,感受到其回歸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心境。唐代山水畫在表現形式上主要有三類體格:其一為吳道子所代表的注重線描,不以設色絢麗為要求的「疏體」;其二為李思訓所代表的工細巧整、青綠重彩一格;其三是以王維、張璪、王墨等為代表的「筆意清潤」、重視墨法技巧、甚至大潑墨的水墨畫風。而各種風格山水畫的建立,標誌著唐代山水畫的發展已翻開了新篇章。

吳道子是山水畫的祖師之一,其「疏體」風格用筆「離、披、點、畫,時見缺落」,是以筆線為特點注重骨氣的寫意山水,開創了水墨山水和寫意的新風。《歷代名畫記》記載:「吳道玄者,天付勁毫,幼抱神奧,往往於佛寺壁畫,縱以怪石崩灘,若可捫酌」,又「觀吳道玄之跡,可謂六法俱全,所以氣韻雄壯,幾不容於縑素,筆跡磊落,遂恣意於壁牆」。可見其作畫運筆揮洒自如,一氣呵成,山水樹石,古儉不可一世,開盛唐之風氣。後來中國山水畫長期以線造型,勾、皴、擦、點為主表現物像的技法,是受吳道子山水畫風格影響分不開的。他在大同殿上畫山水,四川嘉陵江山水縱橫三百里,一日而成,波瀾壯闊,引人入勝,與以前李思訓用「數月之功」畫的山水壁畫迥然不同,但二者「皆極其妙」。蘇軾稱讚吳道子繪畫說:「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吳道子在大同殿上畫的五條龍,逼真傳神,「鱗甲飛動,每欲大雨,即生煙霧」,杜甫讚其畫「妙絕動宮牆」。

李思訓所繪的《江帆樓閣圖》
李思訓的代表作《江帆樓閣圖》

李思訓以畫「金碧山水」或稱「青綠山水」著名,以「青綠為質、金碧為紋」,設色富麗堂皇,描繪工細,顯示了盛唐氣象,成為傳統山水畫的一種重要的樣式,亦稱「北宗」之祖。李思訓繪畫追求深遠的意境,寄託「超然物外」的心懷,除了取材實景,多描繪宮殿樓閣和自然山川外,還結合神仙題材,創造出一種理想的山水畫境界。《歷代名畫記》所記「李思訓……其畫山水樹石,筆格遒勁,湍瀨潺湲,雲霞縹緲,時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嶺之幽。」在造景立意上受佛道思想影響,畫中時有仙佛故事,往往是「雲霞縹緲」。他所畫飛泉瀑布使人如聞水聲,被譽為通神之佳手。其代表作《江帆樓閣圖》,以俯瞰的角度,描繪了山角叢林中的樓閣庭院和煙水遼闊的江流、帆影,境界清幽、曠遠。其著名作品還有《春山圖》、《海天落照圖》、《群山茂林》等。

王維詩、書、畫、音樂都很擅長。他的山水畫受吳道子和李思訓的影響,畫水墨也畫青綠山水,而以水墨山水畫對後世的影響為最大。他以詩文書畫的緊密結合,以素樸清新的畫面意趣,以水墨渲淡的寫意畫風,被後世「文人畫」派推為始祖,即「南宗」之祖。蘇軾稱他的藝術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唐朝名畫錄》稱其「筆蹤措思,參於造化」、「如山水平遠,雲峰石色,絕跡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他專長筆力勁爽的「破墨山水」,破墨就是用水墨的神采代替顏色的神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墨色有濃、淡、幹、濕變化豐富,其特徵「草本敷榮,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風不待五色而萃。」王維在《畫山水訣》中說:「凡畫山水,意在筆先」、「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王維一生「好道」,他在山水畫中更多抒發了隱居山林的志趣,以純淨的心境觀照自然,其畫作意味雋永,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真意」、世界的神妙和蘊含的無限生機。史載他作畫不拘泥具體物像,畫物不問四時,曾把芭蕉畫在雪景中,「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一景」,宋代沈括謂之「此乃得心應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他所畫《山陰圖》,在平坦山丘上,兩人對座相談,一人隔溪獨望前山風景,遠景是煙霧迷濛的山林,正使人感受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他畫的《江山雪霽圖》,天高淡遠,含萬千氣象於幽深靜穆之中,正使人感受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他所畫《藍田煙雨圖》的題畫詩:「藍田白石出,玉川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巧妙的突出了畫的意境,令人嘆為觀止。其著名作品有還有《雪溪圖》、《輞川圖》等,畫面皆具有深邃靜謐的詩境。

張璪擅畫山水松石,尤以畫松為人稱道。傳說他能手握雙管,同時畫出枯榮不同的樹,「一為生枝,一為枯枝,氣傲煙霞,勢凌風雲,槎櫟之形,鱗皴之狀,隨意縱橫,應手間出。生枝則潤含春澤,枯枝則慘同秋色」(《唐朝名畫錄》),可見其高超技藝。

王墨在水墨畫基礎之上創「潑墨」法,作畫每每「即以墨潑……或揮或掃,或淡或濃,隨其形狀,為山為石,為雲為水。應手隨意,倏若造化,圖出雲霧,染成風雨。宛若神巧,俯觀不見其墨污之跡」。以自然美所呈現的豐富色彩,從陰、晴、朝、暮、風、霜、雨、雪的變化方面,都可以用墨代色,以墨取用,隨其形狀畫為山石雲水風雨雲霞。

朱審畫山水之奇妙馳名南北,他所畫捲軸「家藏戶珍」;又有盧鴻隱居嵩山,畫《草堂圖》以明志;王宰畫山水「出於像外」,他「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經深思熟慮反復醞釀後方下筆作畫,唐人記載他畫的臨江雙樹松柏「上盤於空,下著於水」,「達士所珍,凡目難辨」,意趣高雅;又有李靈省擅畫山水樹石,皆一點一抹便得其像,而形像意趣頗足,他們都不是按常法作畫,因而被視為逸格。《歷代名畫記》記載的著名山水畫家還有鄭虔、劉商、畢宏、項容、楊炎、顧況等。

(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