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修 在工作中證實大法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九月十八日】我把在工作單位中的修煉情況向師父做一下彙報,跟同修們切磋。

我從小就是個非常自我的人,自以為是,加上上學期間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參加工作後工作得心應手,就更助長了這種壞思想,在單位裏誰也看不上,對領導的政策經常在背地裏或當著領導的面說三道四,因此,我雖然工作很認真,卻由於自己的「直言不諱」和目空一切而不被領導接受。因此,在這方面遇到的干擾也多,跟領導的關係很緊張,領導把我放到一個業績很差的、很混亂、誰也不願意呆的崗位上班。

這兩年,我意識到,自己這種狀態已經嚴重的影響了證實大法。於是,我一直注意修去「執著自我」這顆心。開始,不知道怎麼修,只是注意對人態度要謙和,跟別人有不同意見時不要爭執,要語氣和善的談談自己的想法,對領導的政策則無條件服從。我以為這就是在修了。後來,我發現,雖然自己表面上挺「和善」的,其實,自己內心深處卻一直處在壓抑、困惑的狀態中,有時遇到事時還會憤憤不平。表面上不動聲色,內裏卻暗流湧動;行為上沒有造業,心性卻提高的不多。

看明白這一點後,我就告訴自己,紮紮實實的在這顆心上下功夫。首先,我告訴自己要改變看待別人不足的觀念。以前,我看見誰有不足,心裏就非常討厭。如果對方的不足在我看來很嚴重,又「屢教不改」,那簡直就要「老死不相往來」了。現在,我用法來衡量:各個層次的生命本來就是各有特點、各有不足的,因為生命就是正負同在的。作為人來講,更是沒有十全十美的,總是有缺點的,有缺點就有大有小,這其實不是真正的「錯」。師父說:「作為一個人,能夠順應宇宙真、善、忍這個特性,那才是個好人;背離這個特性而行的人,那是真正的壞人。」(《轉法輪》)想想多可怕啊,我修了半天,卻連一個好人的標準都沒有做到!總想堅持自己、改變別人,看到別人的不足不能慈悲包容,總想證實自己而不是想著付出自己的全部能力幫助別人、圓容整體,這就是不善不忍。

其次,我告訴自己,不能以我的標準作為唯一的「正確標準」衡量別人、要求別人。「不同層次有不同的法,不同空間有不同的法」(《轉法輪》),這個宇宙正因如此而豐富多彩。常人的境界跟修煉人相比相差甚遠,如果我拿修煉人的標準衡量常人,那我就會深陷厭煩之中影響內心的清明;如果我拿修煉人的標準要求常人,那常人就會深陷痛苦之中而對我心生怨恨。這無異於拔苗助長,這不是真正的善,對方也體會不到你的善。只有真正設身處地的理解對方、體諒對方的難處,只有在內心深處完全放下個人得失,對方也才能感受到你真正的、不帶任何條件的善。

再次,我告訴自己,修煉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向內找,而不能向外找。任何矛盾,都是修心的好時機。如果別人符合自己了,就高興;別人不符合自己了,就煩惱痛苦,這其實是拿自己當標準,在衡量別人,向外找;應該把目光轉向內,以大法為標準衡量自己、改變自己,不要再看別人、想別人、找別人、改別人。滿腦子想別人的不對,整天算計怎麼改變別人,怎麼修?我提醒自己,當腦子裏一出現「別人怎麼怎麼樣」這種想法時,馬上清除,那是思想業力。

想明白後,我自己都感覺到,自己「低調」了許多。在辦公室,很少聽到我侃侃而談了。當領導布置工作時,我不再挑鼻子挑眼,而是認真領會工作意圖,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如果真的有不足的地方,我會私下裏和領導溝通,如果領導堅持自己的想法,我也會酌情去圓容,把工作做好。當遇到領導和同事的誤解和非議時,當看到領導和同事的不足時,我都能淡然對待,不去看重這些事,過去的就過去了,不在心裏積攢別人的過失和傷害,不僅不記不報,還能做到以德報怨,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認真鑽研,早來晚走。

這樣,一段時間以後,我的工作業績越來越出色,在本區評比多次名列第一,領導也完全扭轉了對我的看法,多次在大會上公開表揚我,號召職工向我學習。

寫這篇文章時,我又發現了自己的一個不足。就是還是沒有做到真正的無私無我,對同事們還是不夠體諒。雖然我表面上非常肯幹,但內心還有一念:埋怨同事偷懶,總是等我幹好了,他們拿現成的,還理直氣壯,好像那樣很正常似的,卻從來不知道幫我做些甚麼。其實想想,常人們生活的都很辛苦:求財不得苦,被情折磨苦,為名所累苦,業力壓身苦,病魔纏身苦,人人如敵苦……,唉,仔細想想,常人真是沒有一天不生活在苦中!而我作為一個修煉人,一個大法弟子,一個處在無病狀態、身輕體健、思維清晰敏捷、沒有執著所煩所累的超常的人,怎麼能要求常人跟我一樣的付出呢?他們也確實做不到哇!另外,也反映出我對得失還是動心的,還是計較,妒嫉別人的安逸,妒嫉別人不勞而獲,甚至還害怕別人因此超過自己。這是一顆多麼不好的妒嫉心啊。今天它被曝光了,從現在開始我就要清除這顆心,真正做到心底清淨無一雜念,不管幹甚麼,都能清清淨淨的,心底無私可鑑日月,即使掃地也要做到是一個修煉人在掃地。

謝謝師父的慈悲苦度!以後我會更好的修自己,爭取做的更好一些,讓師父少一些操心,多一些安慰!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