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北京奧運」與「柏林奧運」

——漫話共產黨和納粹(九)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熱衷塗脂抹粉,慣於欺世盜名,是共產黨和納粹共同的愛好和特長。對比「北京奧運」和「柏林奧運」, 一個是中共最大的「面子工程」,一個是第三帝國的「化裝舞會」,翻遍整部奧運史,再也找不出比它們更相像的兩兄弟了。
──題記

(接上文:《「中國奇蹟」與「德國復興」》

2008年8月8日晚,全世界的目光都對準了「鳥巢」造型的北京國家體育場。胡錦濤在此宣布:第29屆奧運會開幕。

隨著電視機的鏡頭,人們看見可容納9萬餘人的「鳥巢」體育場內座無虛席,群情激動,流光溢彩,煙花漫天,歡聲鼎沸,歌舞昇平,儼然一派盛世景象!

隨著李寧的出場,開幕式上出現了最煽情的一幕。作為最受矚目的最後一棒火炬手,只見這位赫赫有名的「體操王子」被吊到了高空,一幅祥雲圖案的背景畫軸徐徐展開。接著,他又高舉火炬凌空繞場一週,在他身後的畫軸中展現的是全球傳遞火炬的景象。這神奇的一幕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最後,李寧點燃了主火炬塔,第29屆奧運會的聖火開始在「鳥巢」上空熊熊燃燒。

一向熱衷於在世界舞台上出風頭的中共當局,在本屆奧運會上可謂如願以償,著實風光了一回,過足了面子的癮!

試想,為期十七天的「北京奧運」不但牢牢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共赴北京同台觀看了開、閉幕式,204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多名運動員刷新了38項世界紀錄、85項奧運會紀錄,而且中國隊還憑借金牌總數第一的佳績,一舉登上了多年夢寐以求的奧運老大的寶座。一時間,「世界第一」、「漢唐盛世」的諛詞不絕於耳,中共能不樂壞了嗎?!

「北京奧運」的真實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實現「和平友誼進步」這一奧運宗旨,而是為了向世界展示所謂「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展示中共及其政府自以為無所不能的本事,展示它津津樂道的所謂正在崛起的大國形像,而這一切,最終又都是為了證明中共執政的合法性。說到底,「北京奧運」不過是中共表演的一場規模空前的政治秀,是中共實施的一項最大的面子工程罷了。

為了辦成歷史上規模最大最風光的奧運,讓全世界的政要都來捧場,中共不但「把奧運當作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而且置百姓的生活於不顧,不惜勞民傷財,大把大把地砸錢,投巨資用於改善北京的空氣和交通,修建宏大漂亮的比賽場館,打造奢華的開幕和閉幕儀式。據報導,北京奧運的總預算為雅典奧運的3.1倍,佔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以來歷屆奧運會支出之和的43.6%。別的不說,僅一部奧運宣傳片當局就花了3500萬。伴隨著五花八門的宣傳,大把大把的銀子從中國一直撒到海外,讓大洋彼岸富甲天下的老美、殷實富裕的歐洲都看傻了眼。與此同時,中共為了把已經沙化的北京變成綠色,光綠化一項的支出就達一千二百億人民幣。而奧運前中國的人均GDP不過才一千七百美元,不要說和發達國家三、四萬美元的人均GDP相比差之甚遠,就是比上屆奧運舉辦國,歐盟最窮的國家希臘的一萬六千六百多美元,也差不多要少近一萬五。況且這一千七百美元的收入還只是一個平均值,在貧富懸殊十分巨大的中國,大多數國人還只有幾百美元的年收入。2006年中國小康發展報告顯示:還有十分之一,一點三五億的中國人處在一美元以下的貧困線中。這樣的經濟水平,卻要不惜一切代價地舉辦超越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超級奧運,可見中共好面子好到了何等程度。

奧運期間,中共最怕的是外國媒體和來賓與國內異見人士接觸,因為那樣一來,其獨裁專制的黑幕勢必就會遭到曝光,它所竭力展示的開明形像就要徹底泡湯了。為此,中共在奧運前夕加大了對各類異見人士的打壓力度。首當其衝的當數法輪功修煉群體。僅從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中旬,僅在北京被抓捕的法輪功學員人數就達190多人。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奧運水上項目賽艇、皮劃艇和馬術等比賽項目舉辦地的順義縣,在距奧運倒計時一年前後,就發生了20多起暴力抓捕法輪功學員事件,重點集中在建有奧運場館附近的馬坡、木林、北小營鎮,首都國際機場附近的天竺、後沙峪鄉和城區內。令人震驚的是,這種針對法輪功學員的大抓捕並不止於北京一地,而是全國性的。截至2008年3月11日,據不完全統計,從2007年底開始發生的非法抓捕法輪功學員案例已達1878宗,遍布中國大陸29個省、市、自治區。無一例外的是,這輪大抓捕都是以保證奧運順利進行的名義堂而皇之進行的。

在奧運前遭到抓捕迫害的並不止是法輪功學員,還有中共眼中的各種「危險分子」。2007年12月27日,著名維權人士胡佳在北京家中被公安部門逮捕,罪名是「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2008年4月1日,北京市中級法院作出裁決,胡佳在網絡發表的五篇文章以及他在兩次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時的言論有罪,判處他三年半徒刑。2008年1月17日,中共當局判處黑龍江富錦失地農民維權代表於長武兩年勞動教養。勞教決定書稱他組織上訪,要人權不要奧運、要土地不要奧運,還接受海外媒體的採訪,特別是與有法輪功背景的媒體有聯繫,因而認為他危害了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構成了勞教條件。

北京不僅是奧運會的主場地所在,更是中國的首都。為了讓北京給奧運來賓留下一個「無可挑剔」的美好印象,中共不僅將幾百萬農民工趕離北京,使他們失去了生活來源,而且還下令北京周圍五個省市上萬家工廠停工,使無數工人因此陷入困境。

同樣悲慘的還有幾十萬含冤赴京上訴的訪民,他們無一例外都遭到押解,被遣送回原籍。就拿位於北京豐台區的「上訪村」來說,由於聚集了大批來自各地因征地、拆遷及土地等糾紛而到北京的訪民,這裏一向被中共當局視為不和諧、不穩定因素。由於「上訪村」因陋就簡,訪民衣衫襤褸,與「新北京,新奧運」形成強烈反差,自然成為北京市強力整頓的重點目標之一。2007年8月,北京當局對「上訪村」展開大清查,除勒令所有上訪者搬遷,並規定收留上訪者的旅店將被罰款2萬元人民幣。9月下旬,「上訪村」在逾百名北京警察、城管部門人員的強制下被拆除,大批公安並持續在「上訪村」附近驅趕尚未離開或新來的訪民。

保守、封閉、極權是中共留給西方世界的一貫印象,為了打破這一「成見」,展現所謂改革開放後嶄新的開明的中國形像,中共還挖空心思地大搞奧運攻關。2007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表面上放鬆了對外國媒體的限制,試圖營造出言論自由的假相。接著,奧運允許「公園裏遊行」也應運而生。西方有民主自由,「共產黨領導的改革開放的新中國」當然也要有。一來「劃定豐台區的世界公園、海澱區的紫竹院公園和朝陽區的日壇公園等幾個公園作為外國和中國公民和平集會與遊行示威的場所,」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中國不缺民主自由;二來,「同時,集會遊行示威活動跟其它國家一樣,需依法提出申請」,可以藉此讓那些「異端」的集會遊行示威名正言順地胎死腹中。與此同時,層層挑選、審察、培訓的工作人員、安保人員和志願者,包圍了所有的國際友人和外國媒體,到處遊走的都是化裝成民眾的密探和安全人員,四處可見的都是組織良好的歡呼的人群,在奧運來賓和外國媒體面前,除了微笑和讚美,一切「異議」和「雜音」都消失了。一時間,中國顯得空前的「開放」與「和諧」!

然而,正如一首題為《這不是人民的奧運!》的詩所寫到的那樣:

「這是一個暴虐的春天。
當良心犯們痛苦的呻吟,一如既往的
從牢門背後傳來,
拉薩街頭的槍聲,
竟重演了20年前恐怖的一幕。
在保障奧運的名義下,
又有多少向世人講述被迫害真相的法輪功學員,
多少堅守信仰的家庭教會信徒,
多少堅持獨立思考和言說的知識份子,
多少勇於保護弱勢群體的維權律師,
多少敢於維護自身權益的上訪民眾,
被戴上了冰涼的手銬。
而人民的嘴巴,
依舊被貼著發黃的封條。
所謂改善人權的承諾,
不過是一紙謊言。
這不是人民的奧運,
這不過是獨裁者的新一輪暴行!

這是一個瘋狂的春天。
為了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大陸百姓的生活被置之不理,
獨裁者正無度的揮霍著納稅人的血汗,
將大把大把的銀子,
從中國撒到海外,從天空撒向大地。
而當奧運到來之際,
等待底層人民的又將是甚麼呢?
11類43種人被禁止參與同奧運有關的活動,
上百萬建設奧運場館的民工將被「勸返」回鄉,
流浪乞討人員將被強制「救助」,
廢品收購、小美容美髮等低檔行業將被強制擠出北京,
進京人員須出具縣級以上證明----
如此「淨化」城市,連希特勒也自嘆不如。
這不是人民的奧運,
這不過是矇騙世界的一場政治秀!」

頗耐人尋味的是,與「北京奧運」相比,上世紀三十年代納粹德國舉辦的「柏林奧運」簡直就是異曲同工。

1936年8月1日,在希特勒的主持下,第十一屆奧運會在柏林開幕。

這屆奧運採用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儀式──奧運聖火接力傳遞──由3000多人接力21天,在開幕當天傳遞到守在現場的希特勒面前。聖火點燃之後,巨大的信鴿群從體育場內飛起,標誌著「和平的競賽」。

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當英、法兩國體育代表團的官員和運動員們走進體育場時,竟然也伸直右臂,向主席台上的希特勒行納粹禮致敬。

1932年,國際奧委會將第十一屆奧運會會址選在柏林。希特勒上台前,曾十分仇視和反對奧運會,指責奧運會是「猶太人和和平主義者搞的花樣」,是「猶太人和共濟會信徒的一項發明……是產生於猶太教的一種遊戲,在民族社會主義者統治的德國是不可能舉辦的」,並斥責德國運動員在1932年奧運會上與黑人一起比賽,有損日耳曼民族的尊嚴。希特勒上台後,由於忙於鞏固自己的統治,起初對舉辦奧運會也並不熱心,但很快他就意識到了奧運會的巨大政治潛能,轉而決定把柏林奧運會打造成美化與宣傳納粹德國的大舞台,用奧運作宣傳工具來強化「雅利安人種優勢論」。為此,希特勒讓政府撥款兩千萬馬克(合當時八百萬美元)資助「柏林奧運」,要求在柏林修建能容納十萬人的體育場,把「柏林奧運」開成一次規模超過以往所有奧運會的政治盛宴。

奧林匹克體育場是希特勒上台之前就已規劃設計好的,但他親自視察場地之後,覺得還不夠大,吩咐設計師韋爾納﹒馬克擴大規模,並要求緊挨著體育場西側再建一塊更大的場地。這就是可容納25萬觀眾的五月廣場,主要用作大型集會與閱兵場地,也可進行體育活動。

佔地131公頃的「帝國體育廣場」上,除了奧林匹克體育場和五月廣場,還有露天游泳場、曲棍球場、德意志體育大樓、奧林匹克廣場和按古希臘風格設計的露天劇場等等。體育場和露天空間可以同時容納40萬人。從1934年4月,先後有500家公司2600名工人參與工程,27個月後完工,速度驚人。原本2700萬的預計成本到1936年完工時達到4000萬帝國馬克。

奧運村位於帝國體育廣場9英里之外。納粹政府原本打算把國防軍現成的兵營改裝一下直接用,但當他們了解到,運動員們還是希望住在像奧運村這樣的環境裏是,「體育將軍」賴興瑙挑起了這個擔子,他選了一塊鳥語花香的地方,組織國防軍最好的隊伍建設。希特勒有令:造價不是問題。

140幢住宅,每幢以德國一個城市命名,相應地,內部裝飾就照這個城市的風格來。奧運村裏有電影院、購物區、郵局、訓練場、桑拿房,運動醫院裏設備和人員都配備到最好。消滅了蚊蠅孳生地,又專門運來松鼠天鵝諸般動物,美化氛圍。國際奧委會一位英國官員顯然很滿意,開玩笑說:再來幾隻鸛,簡直就成明信片了。第二天,200隻鸛鳥從柏林送到。

一家著名的海運公司負責奧運村膳食供應,因為他們為遠洋輪上的大量外國客人供餐,經驗最豐富。他們進口了大量食材,盡可能保證每個運動員的合理要求都能滿足。烹飪設備從5點到24點可以為24000人提供餐食,也就是說所有運動員每天吃5-6頓也夠了。

陸軍元帥勃洛姆堡下令為每支來訪代表隊配一名德國軍官,會講對方語言,負責接待、顧問以及奧運村與德國奧委會之間的聯絡。希特勒青年團成員為各代表隊當聽差,對任何奧運村訪客不論種族宗教,務必禮貌謙恭。

為了在世界輿論面前掩蓋其反猶的真實面目,「柏林奧運」期間,納粹當局甚至把「Juden unerwunscht」(「猶太人恕不招待」)的牌子悄悄從店鋪、旅館、啤酒館和公共遊宴場所取了下來,對猶太人和兩個基督教會的迫害也暫時停止了,全國都裝出最規矩的態度。1936年元旦,若干反猶法令也暫停施行了。這年冬奧會開幕前不久,希特勒下令清除南巴伐利亞地區一切反猶痕跡,納粹報紙《先鋒報》停止在加米施大區發行,自動售報箱從公共場所消失。該地區的旅館接到命令,對外國房客不論種族宗教,要給予極大的寬容。德國政府還通告德國新聞業,不要刊發任何可能引起不快的內容,不評論外國代表隊的種族和信仰。希特勒深知國際社會密切注視著德國的奧運會,他不想有任何負面報導。

精心籌劃的公關和不惜工本的款待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第三帝國的興亡》中這樣描述道:「戈林、裏賓特洛甫和戈培爾為外國客人們舉行了豪華無比的宴會──這位宣傳部長在汪西湖附近福恩寧塞爾舉行了『意大利之夜』的宴會,招待了1000多位賓客,場面之盛大簡直像《天方夜譚》中的故事。客人們,特別是從英國和美國來的那些客人們,對所看到的情況印象非常深刻:這顯然是在希特勒領導下團結一致的一個快樂、健康和友善的民族。他們說,這跟他們在報上讀到柏林電訊時所得到的印象截然不同。」

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黨由反對轉而大力支持舉辦奧運會,其政治目的是十分明顯的。

正如學者趙文亮在《納粹德國的反猶政策與1936年奧運會》一文中所分析的那樣,首先,他們要利用奧運會作為對整個世界播揚納粹主義尤其是日耳曼種族優越的工具,煽動德國的民族主義情緒。美國駐柏林總領事喬治﹒邁塞史密斯向國務卿所做的彙報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對納粹黨和德國青年人來說,在柏林舉辦奧運會已經變成以納粹主義學說征服世界的象徵。假如奧運會不在德國舉行,將會是一個最嚴重的打擊,納粹主義的威信將遭受重挫。」

其次,借舉辦奧運會報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和《凡爾賽條約》之仇,鞏固納粹黨的統治。《民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的體育精神》一書直言不諱地指出:體育被認為是聯繫各國的紐帶,「但世界所有的體育運動都不可能取消《凡爾賽條約》中與戰爭責任相關的那些段落」。「我們還想在德國舉辦奧運會嗎?是的,我們必須舉辦!我們認為由於國際方面的原因舉辦奧運會是十分重要的。對德國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宣傳了」。換句話說,體育是第三帝國報復所有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中從德國獲取了利益的敵人的手段,而且奧運會正是德國進行報復所需要的特殊的機會。由於德國人民普遍反對《凡爾賽條約》,希特勒可以借助奧運會的報復贏得德國廣大民眾的支持。

再次,欺騙世界人民,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留下繁榮、民主和愛好和平的形像。德國方面估計,在奧運會期間,有超過100萬的遊客要到柏林來(實際上有370萬遊客),其中有15萬外國人。納粹黨徒們設想,當這些客人到達柏林的時候,他們所看到的是一個模範的城市──愉快、美麗、好客、運作高效,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一直被其批評者指責的那種暴虐的表現。邁塞史密斯估計,大約有4到5個猶太人運動員被允許參加奧運會的訓練,「提供給世界以證明德國不存在歧視」。他指出:「十分明顯,納粹正在利用奧運會以服務其政治目的。」

最後,給法西斯德國蒙上一層和平的面紗,掩蓋其對外侵略的企圖和野心,混淆世界視聽,在外交上為對外擴張和戰爭服務。

果然,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空前的宣傳聲勢,希特勒如願以償地將「柏林奧運」變成了向整個世界炫示納粹種族理論的有力的實驗場。無論從組織還是運動成績來看,這屆奧運會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體育場館建築的規模和格調是無可比擬的,組織工作是無可挑剔的,運動成績是巨大的,共打破了27項奧運會和世界記錄。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人們還認為從總體上說這是一場最好的奧運會。正如當時一份報紙所報導的:對德國來說,柏林奧運會已經是「一個無限制的政治上的、心理上的和體育上的成功」。在希特勒的「神助」之下,德國奧運代表隊更是大獲全勝,獲得最多金牌:33金26銀30銅;而稱雄多年的美國,只拿到24金20銀12銅。可見,在這屆奧運會上,希特勒和納粹可以說是出盡了風頭。

一九三六年八月,節日盛裝般的柏林,到處飄揚著奧林匹克旗幟和納粹標誌。美國記者希爾在《希爾日記》中寫到,「那前所未有的宏大運動場面,讓運動員難以忘懷;那光鮮華麗的城市,讓來訪的客人們,特別是大商人們,興奮不已。」然而,絕大多數遊客並不知道,公共場合反對猶太人的標語剛剛被暫時撕下來;遊客們也不會知道,柏林的吉普賽人在內務部發起的一場「淨化」城市的運動中被趕出市區,關進了郊區的一個臨時集中營;遊客們更不會知道,戈培爾掌管的宣傳部下達了大量指示要求嚴格審查媒體的報導,絕不讓納粹的反人類罪讓世人看出端倪。就這樣,在聖火的「神聖」光環下,整個世界被麻痺了,納粹的反人類陰謀被世界淡忘,當希特勒把戰火燒到整個歐洲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熱衷塗脂抹粉,慣於欺世盜名,是共產黨和納粹共同的愛好和特長。對比「柏林奧運」和「北京奧運」,一個是第三帝國的「化裝舞會」,一個是中共最大的「面子工程」,翻遍整部奧運史,再也找不出比它們更相像的兩兄弟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