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歌中的仁愛(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接上文)

五、對後世的影響

唐代韓愈曾把杜甫與李白並論說:「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

杜詩風格多樣,宋代秦觀說:「於是杜子美者,窮高妙之格,極豪逸之氣,包沖淡之趣,兼俊潔之姿,備藻麗之態,而諸家之所不及焉。」宋代吳沆在《環溪詩話》中評杜甫詩句說:「恣肆變化、陽開陰合」、「惟其意遠,舉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凡人作詩,一句只說得一件事物,多說得兩件。杜詩一句能說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詩,但說得眼前,遠不過數十里內,杜詩一句能說數百里,能說兩軍州,能說滿天下,此其所為妙。」

杜甫不僅熟讀儒家經籍,也深諳佛道經典,他與道士、僧人交往也很多。舉凡佛道文化中精妙的語言、生動的比喻、豐富的想像,杜甫都儘量的加以運用,正如清代楊倫所云:「釋典道藏,觸處有故實供其驅使,故能盡態極妍,所謂讀破萬卷,下筆有神,良非虛語。」(《杜詩鏡銼》)

當然,杜甫對後世更大的影響在於一種人格的塑造,歷來凡是有氣節之士無不愛讀杜詩。如北宋將要滅亡的時候,愛國將領宗澤想抗擊金軍,但朝廷一味議和,金軍乘機南下,宗澤憂國憂民,臨終時長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北宋的李綱在擔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的時候,親筆題寫杜詩贈義士們「以激其氣」,鼓勵他們;南宋朱熹把杜甫認為是和諸葛亮、范仲淹一樣的人物;南宋愛國將領文天祥始終堅持民族氣節,他在燕京獄中寫了二百首《集杜詩》,並在《序》中說:「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杜詩成為後代志士仁人從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

杜甫有自比稷、契的偉大志願。孟子曾說:「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意思就是對人民的深切同情,並由之而導致對人民的命運懷有深刻的責任感,這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性格特徵,而杜甫對此是心領神會並躬身實行的。從推己及人到「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再到自許稷契,詩人自覺地把解救蒼生視為自己的使命。清代蔣士銓亦稱「杜詩者,詩中之《四子書》也。」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其作品被稱為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因此後世詩人有「最尚杜工部之繫心國民」之語。

自古以來,文品與人品俱佳的文人作為社會的良知,無不弘揚道德正義,愛民憫生,鞭撻社會黑暗勢力,堅持不懈的追求真理。他們備受人們的尊重,使人們在閱讀其作品時能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杜甫一生經歷種種不幸,在自己最艱難困苦的時刻,他首先想到的是別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嚴酷的社會現實中,他上下求索,呼喚著世人心中的善念,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渴望,正如他在《春夜喜雨》中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全文完)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