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教子理念:重德修身(三)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三月二日】(接前文)

唐太宗重視教子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培養,親自撰寫《帝范》十二篇賜予太子李治,即包括君體、建親、求賢、審官、納諫、去讒、誡盈、崇儉、賞罰、務農、閱武、崇文等為君應當遵守的十二條準則,指出:「此十二條者,帝王之大綱也。安危興廢,咸在茲焉」、「修身治國,備在其中」,諄諄告誡李治:效法堯、舜、禹、商湯、周文王等古代聖哲賢王,「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傾己勤勞,以行德義」。《帝范》也被歷代帝王奉為家教聖經。唐太宗還寫了《誡吳王恪書》、《戒皇屬》等經典名篇,教導子女「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指出修養德行的重要性,多做善事、美德充盈才能福澤綿延;教導子女「夫帝子親王,先須克己」,要自勉自制,嚴於律己,他講述了自己數年「外絕遊觀之樂,內卻聲色之娛」,把時間放在勤勉朝政上;教導子女「每著一衣,則憫蠶婦;每餐一食,則念之耕夫」,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頓飯,都不要忘記蠶婦農夫的辛勤,要培養節儉樸素的品德。

唐太宗給幾個兒子選擇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如房玄齡、李綱、張玄素、李百藥、魏徵等,並專門下詔書規定了對待老師的禮儀。他一方面教誡子女要尊師重教,「見師如見父」,要「宜加尊敬,不得懈怠」。一方面支持老師嚴格管教,鼓勵老師對太子及諸王的過失極言切諫。老師們都能夠堅定地履行職責,與唐太宗的理解、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

唐太宗非常注意以小見大、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教育,遇事必誨,使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培養良好的品質。如有一次,他看到李治在一棵彎曲的樹下休息,就教誨他說:「這樹雖然彎曲,打上墨線就可以取直成材。做君主的即使本身並不高明,但是能接受別人的規諫,也可以變得聖明。」唐太宗還注意結合史實進行教育,他讓魏徵編錄了《自古諸侯善惡錄》,分賜諸子,要他們把書「置於座右,用為立身之本」,從前人善者成、惡者敗的事例中汲取經驗教訓,得到鼓勵,從而更加重視自己的德行修養,做正人君子和愛護百姓的人。

(待續)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