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商道(圖)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五日】古人重「道」,認為「道」制約一切,「範圍天地,曲成萬物」,無論從政或經商,政有政道,商有商道,凡事皆需遵循。商人以盈利為目的,但也不可違背天理與人道。曾經,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是無論富商巨賈、遊商走販都嚴格恪守的準則,但現在講「無奸不商」,為了賺錢可以不擇手段,假冒偽劣充斥市場,似乎不缺德就難富貴,不鑽營就難發達。其實「君臣富貴皆從德而生,無德而不得,失德而散盡」(李洪志先生《富而有德》),商道雖然有商業的獨特規律,但做人的道德仍然是其首先要遵循的根本。

儒、道商祖

「陶朱事業,端木生涯」,古今商人都極力推崇的商業典範是道家的范蠡和儒家的子貢。

陶朱公范蠡,春秋末期楚國宛縣三戶(故址在今河南淅川縣西)人。字少伯,越之上將軍也。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被後世尊為中華商祖。

'范蠡'
范蠡

范蠡深知道家「功成身退」的道理,輔佐越王勾踐稱霸天下之後,拋棄了功名利祿,在齊國隱姓埋名,自稱「鴟夷子皮」,在海邊和兒子們勞苦耕作,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十萬家產。齊人仰慕范蠡的賢能,於是要拜他做國相。他嘆息道:「住在家裏就積累千金財產,做官就達到卿相,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可是,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並不吉祥。」於是辭相散財,再次悄然離去。范蠡來到了陶地,認為這裏是天下的中心,交易買賣的道路通暢,於是在此定居,不長時間,又積累了很多財富,人稱「陶朱公」。

道家認為「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所以范蠡能夠不被錢財和功名左右,重德行善,效法「聖人不積」的思想,屢次散盡家財施濟貧困,既救助他人又保全了自己,司馬遷稱讚他是「富好行其德者」。他總結經驗,留下十二條經商秘訣,其中三條都與人的立身道德有關:立心要誠正──切忌粗糙,粗糙則出品劣 ;主心要安靜──切忌驚惶,驚惶則忘決斷;相處要誠實──切忌虛假,虛假則害己終。

端木賜,字子貢,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曾任魯、衛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子貢二十五歲時,在衛國與孔子結識,折服於孔子的道德與學問,從此跟隨孔子習儒學、遊列國,同時也經營買賣。他的學習力強,是孔子的得意門生,經商也相當成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儒商。

'子貢'
子貢

孔子教導過子貢經商的道理。《論語﹒子罕》寫道:「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孔子認為,有美玉不應該藏起來,而應該等個好價錢賣出去;又可延伸為良貨與人才都不該私藏隱蔽,而是託付以真正識貨的人。因此,子貢懂得隨時令變化和市場供需狀況的不同來獲取利潤,對於經商極有幫助。《論語﹒顏回》寫道:「子貢向孔子問政。孔子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孔子答:『去兵。』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孔子說:『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認為,不論是強大的軍隊或是豐饒的經濟,都比不上人民的「信」。人民對國君的信任乃是立國之本、個人的誠信則是立於社會的基礎,無論如何都不可捨棄。孔子的話,子貢謹記在心。孔子認為「利者,義之合也」,利益不單是自身獲取,而是必須連結社會群體,因此必須在「義」的前提下獲取。子貢以儒家思想經商,堅持「仁、義、禮、智、信」,商業往來中講究仁愛、仁義、誠信。

春秋戰國時期,民間的工、商業開始興起,子貢在此時勢中,往來交易,獲利無數。《論語﹒先進》記載:「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說子貢能經商致富,並準確判斷市場情勢。子貢的性格豁達、直率,並且樂善好施,跟從孔子學習真正的「仁義」,雖然家累千金,仍能「富而不驕」、「富而好禮」、「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不但交往富者,也幫助和撫恤貧者。所以上自君王,下至平民都讚頌他們的仁德。

嶄新的「商道」

「娛樂玩子」是台灣第一家全方位休閒遊戲門戶網站,會員達上百萬。 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可仁,在人生的最低谷找到了人生方向,也找到企業經營的最有效的嶄新理念。

'陳可仁'
陳可仁

十三年前,年僅30歲的陳可仁在韓國成立的公司,曾經是韓國休閒類網絡遊戲的龍頭,在中國大陸、台灣、日本都有分公司。然而因為盲目投資,30億韓元的資金在三、四年內就血本無歸。不服輸的陳可仁,2003年1月成立了新公司「娛樂玩子」,並以股票扺債。

2006年「娛樂玩子」剛有所盈利,2007年初卻又因生意投資被人騙走五、六千萬新台幣,處於精神崩潰邊緣的陳可仁,開始重新審視只看重物質利益的人生觀,於是他拿起了太太多次向他推薦的一本書──《轉法輪》

他第一遍看完《轉法輪》後就激動不已,一下子明白了人生真諦,覺得很寶貴。修煉後的陳可仁脫胎換骨般的變了個人。修煉不久很多不良習慣自然而然去掉了,脾氣也越來越好,臉上線條日漸柔和,皮膚也白裏透紅。因為法輪功要求修煉者無論在任何環境下、遇到任何矛盾,都要抱著一顆善良寬容的心對待別人。陳可仁在學法修煉一年後原諒了那個欺騙他的生意人,還把大法介紹給他,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樣獲得人生的至寶。

陳可仁發現當自己看淡名利、修煉出平和寬容的心態後,公司遇到棘手的問題時,也容易使自己看到事情的根本,做出更加理智的決策。

2007年10月,因為一位員工的過失可能讓公司面臨二、三百萬元的損失。陳可仁當時心裏很平靜,沒有責備員工,而是先賠償了消費者的損失,保住了公司的信譽。消費者也很滿意,公司的人也感覺到陳可仁的態度變得很祥和。後來整個損失減到25萬,也得到消費者的信任。事情解決之後公司的氣氛也變得祥和,消費量也漸漸增加,月底結算時,其實沒有損失。員工們從此吸取教訓更加用心工作,陳可仁的寬容使壞事變成了好事。

陳可仁把法輪功的修煉原則──「真、善、忍」貼在了辦公室,現在這三個字也成了公司員工共同崇尚的理念。每個人都以『真、善、忍』的標準來自我要求,所以同事之間有問題不能生氣,也不會跑到陳可仁這來報告,彼此用『真、善、忍』的標準來衡量解決。陳可仁對員工強調心態,而不強調業績,他常對員工講盡力就好。他表示,有的公司要老闆盯著員工才肯努力,而我們的團隊每個人都會要求自己儘量做到最好。

修煉法輪功也改變了陳可仁的美學觀,線上遊戲網站現在流行魔獸、骷髏、美女,但「娛樂玩子」的設計以娃娃為主體,可愛乾淨。談到公司的發展目標,陳可仁希望能提供一個老少皆宜的休閒娛樂平台,特別是開發出健康、有益於孩子們的教育類遊戲,以此回饋社會。

現在每個週末,陳可仁都會來到台北101大樓,舉著真相展板向大陸遊客講述法輪功真相。當問到是否因此失去了賺錢的機會時,陳可仁表示,修煉後他放下了對人不信任的心,現在對公司四、五十位員工充份授權與信任,很少過問公司瑣事,反而經營業績越來越好。

李洪志先生在《轉法輪》中講:「人類社會各行業都是應該存在的,是人的心不正,而不在於幹甚麼職業。過去有個說法,甚麼『十商九奸』,這是常人講的,我說那是人心的問題。要人心都擺得正,公平交易,你多付出,就應該多掙錢。」不失者不得的規律均衡著世間萬事萬物,人們知曉善惡有報,德生富貴的因果關係,必然能夠遵循公平交易,正心而經商的商道。

而在中國大陸,在邪惡的無神論灌輸下,人們失去了對天地人的敬畏,沒有了道德對人心的約束,貪心和私慾就使人唯利是圖,無惡不作,所以才有那麼多的假冒偽劣,毒大米、毒豬肉、地溝油等等等等,衣食住行都沒有安全可言,這一切毒害著身心,其實也在危害著經濟本身的健康發展。從歷史的角度看,重視仁、義、禮、信的經商方式是成功的,不但可得「利」、更可獲得善「名」。那麼在道德已近崩潰的當今,陳可仁的成功則說明了一個道理:宇宙真善忍的精神永恆不變,道德的向善與回歸也必然帶來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真正昌盛。能將此精神世代傳承,則可獲得真正的永續經營!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