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的故事(28):堯受終 舜攝政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日後帝堯嫁女於舜,考察舜之為人,佳話流傳後世,此處不提。單說舜並曾受帝堯之命總理百官之事。其間舜舉賢任能,因材器使,數月之內,無一廢事。帝堯因此愈信舜的才德,又召見大司農、大司徒二人,告訴他說要禪位於舜,二人都極贊成。帝堯便對舜說:汝從結婚以來,已有三年。朕從前問汝之事,考汝之言,到現在一一都有效驗。朕看起來,天的歷數在爾身上。爾可以擔任這個帝位。但是據朕的見解,還有兩句話吩咐汝:世界上最難做到的,是一個『中』字;而最要緊的,亦是一個『中』字。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才叫作『中』。『中』字是極活動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之『中』;一個時候,有一個時候之『中』;一項事件,有一項事件之『中』。差之以毫釐,謬之於千里,所以汝總要緊緊的執住這個『中』字。假使一有謬誤,四海必至困窮,天祿亦因此而永終了。這是朕七十載以來的經驗,所兢兢自守的。汝務須注意!」

舜聽了,惶恐之至!再拜稽首辭道:「帝的訓言,非常不錯!但是臣才德薄弱,萬萬不能勝此大任!還望帝另行選擇有德之士而禪之,實為幸甚!」帝堯道:「朕自即位以來,就抱定一個求賢者而傳授的心思。但是七十載以來,想讓給他的,他不肯受。而在朝的賢人無過於汝。雖則擔任天下大政是極苦的事情,但是汝年富力強,應該為天下百姓犧牲。汝其勿再辭!」舜聽了,仍舊是謙讓,不肯答應。

後來大司農等進議道:「臣等細察虞舜固讓之心,當然是個謙德。但是或許因帝在位,不肯顛倒君臣名義,所以不肯受。依臣等愚見,可否勿言禪位之事,且暫作為攝政。那麼帝仍在大位,於君臣名義既不至顛倒混淆;於帝的頤養休息亦不相妨礙。豈不是兩便嗎?」帝堯想了一想,說道:「這倒亦是一個辦法,就如此吧。」舜還要再辭,帝堯君臣一定不許,舜只得答應。

本來帝堯之意禪代於舜,是要築壇設座,舉行一種授受大典的。現在既是攝政,那麼典禮不甚繁重,不過為舜特定一個官號,叫做「太尉」。尉字的意思,是自上安下的意思。希望他能夠安定萬民。攝政日期,定於次年正月實行。

郊天之事既畢,轉瞬年終歲首。這日已是帝堯在位七十載的正月初一。太尉舜因為將實行他攝政的任務,所以於上午時,率領群臣百官到五府中來。那五府亦叫衢室,是帝堯即位初年造在平陽的。後來因小災,遷到太原,因為典制所在,不可缺廢,仍舊照樣造一個。照五行之德算起來,帝堯是以火德王天下。所以他受命的始祖,是赤帝文祖。因此舜這次徑到文祖之前來祝告,表明攝位之意,亦叫作受終。受終的意思,是表明帝堯政治上的責任至此而終。以後責任,由舜承受,以分界限。

舜正在行禮的時候,天空忽發現一隻赤色的鳳凰,自南方翱翔而來,棲息在五府外面的梧桐樹上,引頸長鳴。直待舜行禮既畢,走出文祖之門,方才展翅向南方而去。這時萬民瞻仰,都頌揚太尉舜,說是他的盛德所感召。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