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德累斯頓藝術家盛讚神韻完美無缺(圖)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四月十六日】(明慧記者蘇青綜合報導)神韻紐約藝術團二零零九年的歐洲巡迴之旅,四月十四日來到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在這座曾擁有「易北河上佛羅倫薩」美名的城市上演一台展現純正中國文化的晚會,吸引了那裏的諸多藝術工作者。

曼陀鈴演奏家:舞蹈和音樂都很喜歡


曼陀鈴演奏家彼得•格拉斯科先生(Peter Graske)和夫人

彼得•格拉斯科先生(Peter Graske)是一位曼陀鈴演奏家,談到對神韻晚會的印象,他讚歎「精彩極了!舞蹈和音樂我們都很喜歡,舞蹈服裝色彩絢麗,音樂充滿了中國情調。」

他最感興趣的是中西合璧的神韻樂團, 「樂隊的演奏層次豐富,中、西樂器配合得很好,渾然一體。」

作為一位音樂家,格拉斯科對神韻藝術團的歌唱演員讚不絕口:「無論是男高音,還是男中音,當然還有那個音色漂亮的女高音,他們的聲音都非常有力度。音色自然,可又聽得出來訓練有素。」

晚會的舞蹈也給格拉斯科夫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會中的舞蹈故事體現了佛家思想,佛家思想倡導和平,應該大力提倡。」

巴松管音樂家: 天衣無縫的演出


任教於德累斯頓卡爾•瑪利亞•馮•韋伯音樂學院三十五年之久的巴松管教授沃爾夫岡•利普捨爾(Wolfgang Liebscher) 和夫人

「非常美!天衣無縫!顏色搭配得非常好,整個晚會高潮迭起。我們非常喜歡,藝術水平很高!」任教於德累斯頓卡爾•瑪利亞•馮•韋伯音樂學院三十五年之久的巴松管教授沃爾夫岡•利普捨爾(Wolfgang Liebscher)觀賞神韻晚會後,毫不吝嗇他的讚美之辭。

對於出生於藝術氣氛濃厚的德國名城德累斯頓的音樂家,神韻的演出是他復活節後第一天得到的最好禮物。一直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的女兒特別推薦利普捨爾教授和夫人來觀看神韻演出。

今年已七十二歲的利普捨爾教授二十一歲就成為德國著名的薩克森州國家樂團的成員,從一九七二年起擔任該樂團的巴松管獨奏演奏家。對神韻樂團,利普捨爾教授讚歎道:「神韻樂團中國樂器和西方樂器的搭配產生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音色,搭配得非常好,非常和諧。西洋樂隊裏沒有這些音色優美的中國樂器!」

談到演出中唯一的一個樂器獨奏、二胡演奏家戚曉春演奏的一曲《希望》,利普捨爾教授更是讚賞有加:「非常精彩。音色非常好聽!演奏富有活力,有高有低,輕緩錯落有致。我很喜歡。」

有關節目的內涵,利普捨爾教授覺得非常好,利普捨爾夫人更是清晰地感受到所有的節目都在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勸人向善,做好人──寬容、理解、樂於助人。教授夫人表示特別喜歡表現法輪功學員受到迫害還在勸人向善的節目。她說:「因為我們這裏的人也越來越喪失道德價值,我認為提倡這樣的價值觀非常重要。」

對於舞蹈和天幕的設計利普捨爾教授也非常欽佩。他說:「舞蹈非常出色!非常棒!非常好!音樂與舞蹈渾然一體。天幕也很好看,和節目相當搭配。觀眾眼前不是一個死的畫面,天幕背景為舞蹈表演增加了活力。」

利普捨爾夫人是電視台的化妝師,她非常欣賞神韻演員的服裝和頭飾:「服裝非常美!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服裝,非常好看!女演員穿上這樣的服飾,顯得更美!頭飾也很精美,和服裝的搭配更是恰到好處,錦上添花。」

舞蹈教師: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完美


來自白俄羅斯的舞蹈教師雷吉納•格魯娜(Regina Grune)

來自白俄羅斯的舞蹈教師雷吉納•格魯娜(Regina Grune)觀看神韻晚會後說: 「中國古典舞和普通的芭蕾舞完全不同。跳這樣的古典舞,要求非常嚴格,可以看得出,今天的演出背後有多少演員的血汗。每一個動作都乾淨俐落,非常完美。」

格魯娜生於白俄羅斯的首都明斯克,在那裏拿到舞蹈教育學的碩士學位後,她從事了多年的舞蹈教育工作,八年前移居到德累斯頓,現在德累斯頓青年與藝術學校任教。

格魯娜告訴記者:「我特別喜歡舞蹈的編排,所有的舞蹈都非常精彩,服裝也很漂亮。」

作為一個從事舞蹈教育的專業人士,格魯娜不光是注意服裝、編舞,每一個演員的神態她都會留心,她說:「每個演員都散發出一種非常可親、非常招人喜歡的氣質。」

職業小提琴家:一場視覺盛宴

年過七旬的克勞斯(Klaus)曾經是職業小提琴手,早年曾在著名的德國萊比錫(Leipzig)格萬特豪斯(Gewandhaus)管弦樂團拉小提琴,也曾經在萊比錫和德累斯頓的大學裏教授小提琴。

「中國樂器對歐洲人來說總是很有吸引力的,」克勞斯先生對記者說,「三十年前,中國音樂還是很強調五音調式的。」但是中西樂器結合的神韻樂隊給了克勞斯不同的感受:「還是可以聽得出來(五音調式),但是明顯是(和西方音樂)融合了,對歐洲人來說不那麼陌生了。」

雖然克勞斯是專業音樂人,他對舞蹈也頗具鑑賞力。他形容神韻晚會的舞蹈節目「對視覺來說是一場盛宴」。所有的舞蹈節目都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說:「服裝、舞蹈演員的動作,尤其是女演員絢麗的服裝和她們優雅的動作我都非常喜歡。至於男演員,我震驚於他們高難度的技巧。」

德累斯頓美院教授:舞蹈剛中有柔


曾經在德累斯頓美術學院擔任教授的烏爾蘇拉•薩克斯(Ursula Sax)女士

「藏族舞有節奏,充滿活力,很剛勁,但同時又很溫柔、精確。」曾經在德累斯頓美術學院(Hochschule fur Bildende Kunste Dresden)擔任教授的烏爾蘇拉•薩克斯(Ursula Sax)女士有著比普通人更為細緻的觀察力,當大多數人感受著神韻晚會裏藏族男子舞《雪山歡歌》表面的剛勁時,她卻更深入地看到了其中的溫柔和細膩:「這個舞蹈不是很機械、僵硬的表現,而是有一種流動、飛舞的感覺在其中,所以我說是溫柔的。這種溫柔不只表現在長袖子上,還表現在身段以及演員跳躍的方式上。」

薩克斯女士在幾個星期之前已經在柏林看過一次神韻晚會了,四月十四日,神韻晚會來到了她所居住的城市德累斯頓,於是她又一次來到現場感受神韻的韻味。

作為美術專業人士,她「注意到很多東西,不是特別指雕塑、美術方面……而是藝術方面、動感……。」她說:「女子舞蹈很溫柔,也很美,比如扇子舞、蒙古筷子舞。」

「很美,舞蹈、服裝、畫面都很美,這是一場扣人心弦的演出。」她概括地表達了晚會的總體感受。

小提琴教授:獨一無二的二胡獨奏


德累斯頓音樂大學小提琴教授斯儒特 (Gudrun Schröter)女士

斯儒特(Gudrun Schröter)女士是位小提琴教授,任教於德累斯頓音樂大學。她曾有過在亞洲一年半的經歷,使她有機會接觸到中國的文化。十四日,她的一位學生邀請她來看神韻演出。

中國古典舞給這位小提琴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感歎地對記者說:「太美了,特別是舞蹈中融入了深邃的文化內涵並通過舞蹈演員的手勢動作清晰地被刻畫並表達出來,真是太棒了!」作為西方的音樂家,她理解,中國舞的特色是舞蹈中蘊涵了象徵意義。

整個演出中最讓她感動的還是戚曉春的二胡獨奏《希望》。作為小提琴家她表示,這個獨奏音樂是那麼的特別,這也是她在這樣的演出中最希望聽到的。

斯儒特教授特別讚賞演出中那些精美的服飾。她說:「服裝太美了。這背後一定有藝術家們大量的勞動,所有的一切都設計得非常巧妙和恰當。」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