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古典詩詞中的「天人合一」境界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三月二十二日】「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與精神實質。古人認為要「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對天地自然充滿虔誠的敬畏和感恩,感恩的人懂得因果關係,心存善念,善待萬物,以達到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上下與天地同流」。我國古典詩詞以精練的語言、和諧的音韻完美地體現出古人對真理的追求,蘊涵著詩人對人生、社會、自然的觀照思索和深刻體驗,使人在順應自然中真正領悟和感受到美的意境。

對宇宙、人生真諦的理性思索

古人認為世間一切瞬息萬變,唯有天道永恆不變,天意是人應效法的根本人生之道。因此推原自然之奧妙,探究萬物之成理,望宇宙之無窮,嘆人生之短暫,喚醒生命本性,追求人生價值。孔子臨川而發感歎:「逝者如斯,不捨晝夜」;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詩人以獨具的「俯視往還,遠近取與」的宇宙觀照方法,培養了他們俯仰自得的博大胸懷:如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從登高望遠中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昇華境界、跳出事物本身的侷限,才能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不受環境層次的制約,才能高瞻遠矚。

感悟自然 追求「清」境

「清」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生命的心源之美,山水詩詞以清新明澈的風景、以自然特有的山水清音呈現傳承了這一精神。巍巍的青山,悠悠的白雲,清澈的溪流,無不使人盪滌心靈的塵霧和紛擾,升起返本歸真的渴望。面對喧囂的紅塵,堅守心靈的寧靜,拋棄物慾,回歸自然並與之融為一體。如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關山月》),描繪出天地高遠壯麗的景象;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體現出詩人與山水自然相契合的清淨心境;屈原的「苟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九章﹒涉江》),表達了詩人潔身自好、不與社會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堅定信念;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表達了詩人不事權貴、在逆境中堅韌不拔的氣質。

崇高的道德境界和比德文化

古人認為要真正達到「天人合一」就要修身養德,要承擔起維護真理和道德的使命,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如謝枋得「萬古綱常擔上肩,脊梁鐵硬對皇天」的浩然正氣;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民心懷;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節操。仁者愛人,珍愛生命,愛宇宙萬物,《詩經﹒旱麓》中描寫萬物生機勃勃的樣子說:「鳶飛戾天,魚躍於淵」、「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在詩人眼中:冬去春來,雨過天晴,塘生春草,風和日暖等都使人感到萬象更新、生生不息的力量,希望萬物都能競相成長、都能欣欣向榮。

比德文化是傳統文化中的特點之一,是將一事物比擬成一種人的美德。例如梅象徵高潔,如楊維禎寫的「萬花敢向雪中開,一樹獨先天下春」;松柏象徵堅貞,如劉禹錫寫的「後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蓮象徵出淤泥而不染,如楊萬里寫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古典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無論懷古、詠史、愛國憂民、詠物抒懷、哲理言志等題材內容,都蘊涵著詩人的智慧理性和豐富的道德內涵,反映出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