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聽到甚麼就向內找」的認識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一月一日】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十八日集體學法後,大家交流時提出一個問題,說:有一搞技術的同修因經常給大家維修電腦,一忙起來不分白天黑夜的,他又沒有固定的工資收入,只得靠家裏養活。同修們給他錢(維修費)他說啥也不要,同修心裏也不安,不知怎麼辦好。我說:「那個搞技術的可以找一份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做證實法的事,又不影響甚麼的。」有同修說:「他給大家維修電腦很忙,大家都找他,他沒有時間去找工作。」議論一陣子,也沒有明確怎麼辦好,正好到整點發正念。

發完正念後,我的頭腦清醒了。我們不能陷在事兒裏邊,為解決事而想辦法,這是人。我們應該在法上交流。我想到明慧登的《紮紮實實的向內找》的文章中說:「在聽到甚麼看到甚麼的時候能否都做到真正的向內找?!」當時讀完這篇文章很受啟發,可一遇到事,第一念怎麼又指責同修沒有找份工作呢?

我迅速的向內找,同修沒有時間找工作也有我的責任。我電腦一出問題就托人找到他,有時一弄幾個小時(從新裝系統)。有時他帶回家弄到半夜。開始自己心裏十分感謝同修,幫我這麼多忙;又羨慕他,因他會這麼多技術,了不起;又崇拜他,因他無私的為大法奉獻,修的好;轉而又心裏不安,無償的佔有同修的時間,所以到吃飯時間,我就多做了幾個好菜,或買些水果給同修,似乎這樣才安心一些(現在想來都是人心都是為私的)。後來時間一長電腦再有問題了,不論大事小事等他來吧(依賴心),打個電話就到。有時他說:「有事,今天去不了,明天吧。」我還想:這不耽誤我了嗎?我這是證實法的大事,不能耽誤,白天沒時間那就晚上再找他。根本不想想同修學沒學法,累不累呀,一心只想自己,好像他不來就影響我證實法了似的。我正像師父在《轉法輪》裏講的大和尚一樣,自己不懂技術,又不想學,反到心安理得,對懂技術的同修呼來喚去的,好像他就應該為我服務似的,而那搞技術的同修好像那燒火做飯的小和尚,又苦又累的,有時飯都吃不上;而我還指責他「不去找工作」,哪有一點修煉人的善心呀!這是一顆甚麼心呢?這時師父的法在耳邊想起:「惡者妒嫉心所致,為私、為氣、自謂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無怨、無恨、以苦為樂。覺者執著心無存,靜觀世人,為幻所迷。」(《精進要旨》<境界>)師父的法明確告訴我,這是妒嫉心,我一定要修去它。

我又向內找,為甚麼同修忙來不了,我還要找他呢?一是安全,二是方便,三是不用花錢(隱藏著利益之心),四是光為自己考慮──我的事不能耽誤,根本沒有想到同修狀態怎麼樣,累不累,學沒學法,也沒有堅持給同修發正念,減少他的工作壓力,加持他。寫到這,我又想到幾年前有一搞技術同修來教我學電腦,一連教兩三天我也沒學會,最後一次他有事中途就被來電話找走了,我還埋怨他沒有耐心教,如果他再耐心點,我就會了。過後不長時間他就被惡警綁架了。我得知後,第一念是他狀態不好,有漏,學法少。現在想來,如果我沒有佔用他那麼多的時間,他就不會狀態不好,怎麼能還怨同修呢?就是同修自己做的不好,我也要無條件的為他發正念,加持他呀!因為他付出的太多太多了!這種愧疚哪是用一句「對不起」就能原諒的,這是一種罪過呀!得需要在今後的修煉中加倍彌補的。

為了使同修記住我的教訓,我想提幾點建議:

一、我們有電腦的同修應儘量學會簡單的必需的技術,參考《從零開始建立資料點》一書有具體的指導。

二、有必要的技術難題要找同修也要了解同修是否保證學法後才工作,要把握住這一點。

三、不涉及到安全上的問題儘量到常人維修部去維修,少佔用同修時間。

四、找同修維修機器一定要付維修費,他不要可講明法理,找誰都得花錢,我們都是修煉人,不失不得的道理都已講的太明白了,人人都想修,都按法去做,不要情太重,要修去的就是人心、人情,切記!不可助長人情,甚麼不好意思呀,甚麼抹不開呀,等等人的東西統統去掉,不要失德,也不要給同修加難,修煉是非常嚴肅的!!

五、懂技術的同修也要在法上考慮問題,也不要甚麼事都大包大攬,有些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也要打車跑一趟,結果到那打開電腦甚麼問題也沒有,一切正常。根本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心性上的問題。

另外懂技術的同修也不要負責的面積太大,東西南北都來找你,這時,你就應該想一想了,是不是自己有甚麼心沒有發現,修煉人是不應該有那麼多的事的,忙的連法都學不上了,連明慧都沒時間看,就不對了。以前明慧介紹過一位搞技術的同修忙的連飯都吃不上,後來連覺都睡不上了,日夜忙,一直到身體被拖垮了才醒悟,這是邪惡的一種迫害,他關掉BB機、手機,下決心學法,發正念,在法上歸正自己後,給有電腦的同修發正念。後來又有同修捎信找他維修電腦,他正學法哪,心想等學完再去。沒過多久,那邊來電話說電腦已正常工作了。

我們是走在神路上的人,是要脫離人,最後修成神,不能總在人這修啊,是吧,要神起來呀!個人一點淺見,難免有不妥,請同修直言指正。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