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章學誠愚鈍苦學成大器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八月六日】章學誠,字實齋,清代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少年時代記憶力很差,被人們看成是遲鈍愚笨的人。他對此也有自知之明。但他絕不氣餒,絕不自暴自棄。在私塾讀書時,老師教給大家一段百十來字的文章,別的同學很快就能背誦下來,他卻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別人完成了背誦任務,可以到教室外面去玩一會兒,他就在課桌上繼續背。一天到晚,他總是在讀在背,十分辛苦,卻從不懈怠。

古人講:「勤能補拙」。俗話講:「笨鳥先飛」。他用自己的勤苦,彌補了自身的不足。他惜時如金,不斷的充實著學業,提高著學養。

當時有一位學者,名叫朱竹君,家中藏書甚豐。章學誠便上門求教,拜他為師。他痛下苦功,經過長期苦學,把朱老師家中的藏書,撿有用的,統統讀完了,還做了許多筆記。日積月累,水滴石穿,他終於成為學養深厚,見解卓越的史學專家和文學理論專家了。

他立志把所學,用於講學、著述和編修地方志三大方面,以期有益於世。他著述的《文史通義》,被後人稱為史學理論名著。他還主編了《湖北通志》,編修了和州、亳州、永清等三部地方志。另有《校讎通義》、《方志略例》,留傳後世,惠益學人。

這個當年十分愚鈍的少年,後來考上了乾隆進士,被任命為國子監典籍官。並且成為著名的史學家、文學理論家。因此,有許多家長教育子弟,都拿章學誠為榜樣,要求子弟們學習章學誠的勤苦和人生態度。

宋代學者崔敦禮說:「拙者能勉,與巧者同功。」清代學者吳喬《圍爐詩話》中說:「學業須從苦心厚力而得,恃天資而乏學習,自必無成。」《禮記》中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明代學者黃宗羲說:「年少雞鳴方就枕,老人枕上待雞鳴;轉頭三十餘年事,不道消磨只數聲。」民族英雄岳飛《滿江紅》中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筆者今天重溫章學誠的事蹟和古人勤學惜時的教言,十分感奮,寫出來願與讀者共勉!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