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正念營救同修中找自己去執著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五月三日】我的一位同修是搞技術的,幾年來在一個地區組建資料點,破網工具,上網下載,做真相資料,講真相,救度眾生,證實法,做的非常好,起了重要作用。時間長了對他便產生了人的依賴心,當時未意識到此心不在法上,已偏離了法,任其發展。設備出現問題,都很少從修煉人心性、修煉狀態上去找,哪怕是一點點問題也要從技術上去找他。隨著資料點的遍地開花,他更加忙碌,搞的身心疲憊,學法的時間也自然的被擠少了。後來竟被綁架(當然舊勢力是不配對其迫害的)。

得知這一消息後,我的心情十分沉痛。一方面恨惡人的卑鄙(當然此心是應該去的,因為他們也是應該救度的對像),另一方面又替同修惋惜,但已成事實,怎麼辦呢?我在的地區離該同修距離較遠,當地的情況又不熟,前去講真相要人不方便,唯一能幫同修的就是發正念,解體滅盡迫害大法弟子的邪惡與因素,將同修儘快營救出來,以減少地區整體上的損失(因為正法時期的大法弟子是屬於整體的,個體粒子的損失,就是整體的損失)。於是通知同修為其發正念,並強調營救該同修的重要(因為他是搞技術的,與資料點聯繫的多,而與其他同修接觸的少,所以多數同修不了解他),好引起地區同修的重視。就這樣持續發正念較長一段時間,也未見成效,所以很著急,別的同修也老是打聽。同修越是打聽,我的心越不是滋味,怎麼回事呢?是我們發正念不起作用嗎?肯定不是。是不是自己以及同修有甚麼執著心沒去,影響了對被迫害的同修的營救,甚至是給被迫害的同修增加了阻力,設置了障礙,被舊勢力邪惡因素鑽了空子。

我翻開師父《在二零零四年美國西部法會上的講法》其中一段法:「人心的一念都會成為阻礙提高的障礙,所以修煉中有句話叫『有心修煉,無心得功』。你可以去修,但是你不能執著。甚麼心都沒有,甚麼都不執著,修的就快,提高就快,魔難就少。只要有執著,修起來就慢。」師父的法啟悟了我。對照師父的法靜下心來向內找自己,心結打開了,一下子明白了許多。我悟到發正念營救同修的本身不就是整體的修煉和整體的提高的過程嗎?營救受阻是整體提高受阻,整體提高受阻是有一顆人心的念障礙著。那就是依賴心,對技術的執著。正念本身也是有威力的,但是要解體邪惡,解體舊勢力和亂神,滅盡邪惡因素對正法的干擾、對大法弟子的迫害,使正念顯神威,發正念時的狀態必須是法理清晰,心態純淨,做而不求,「記住,要無所求而自得」(《學法》)。

這裏首先應從法理上明確的是被營救的同修在地區救度眾生證實法所起的作用,都是來自於大法,所以才能起到那麼大的作用,而不是被營救的同修個人如何如何,是人證實法而不是法證實人,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每一思每一念都站在法上,正確對待有技術同修用技術證實法,這樣就不會產生偏離法的常人的依賴心。師父說:「來學法的人不管學問多高、生意做得多大、官職多顯赫、有甚麼特殊技能,存在甚麼功能,都必須實修。修煉是殊勝、嚴肅的,能不能放下你們那特殊的常人之心,對你們來說是一個很難過而又必須過的一大關。」(《精進要旨》〈放下常人心堅持實修〉)看看自己一開始對被營救同修就產生了依賴心。依賴就是執著,依賴甚麼?依賴他手中掌握的技術。執著甚麼?執著他在地區所起的作用,舊勢力邪惡因素的干擾,就是讓我們看重懂技術的同修的技術,放大我們對該同修的執著,結果害了同修,同修被綁架後再看一看自己發正念營救時,出的第一念是甚麼?就是要重視營救這位懂技術的同修,強調重視本身不就是加重這一執著嗎?在另外空間,舊勢力邪惡因素看到了我們這個又強化了的執著心,從而鑽了空子,就抓住了我們對被迫害同修懂技術這一執著,找到迫害的藉口,其實懂技術本身不是舊勢力所能抓到迫害的藉口,它也不敢對其迫害,而是有執著了的人心,而且是強化了的執著,這才是舊勢力邪惡因素所找到迫害同修的藉口,從而無意中就加大了被迫害同修的魔難,舊勢力就操控表面一層的邪惡對其下手綁架迫害。

師父《在二零零二年美國費城法會上講法》中說:「我過去講過,我說實際上常人社會發生的一切,在今天,都是大法弟子的心促成的。」邪惡對同修的迫害能夠得逞,我悟到有自己和部份同修對技術同修的依賴心發展到執著促成的。當然這裏面也有常人情所帶動的因素,這裏暫不說。迫害開始後,我們儘管持續發正念,結果始終被這一強大的執著給間隔著,使地區整體提高就慢,沒有形成強大能量的空間場,這樣邪惡因素解體的就慢,還達不到滅盡邪惡的成度,所以導致我們被營救的同修魔難大,走出來就慢的局面。

悟到做到,「忍苦精進去執著」(《洪吟》〈登泰山〉),整體提高上來。於是,再發正念時,首先清除自身給被迫害同修增加障礙的執著心,然後發出強大的一念,徹底解體另外空間利用技術迫害同修的邪惡因素。同時請師父加持,結果同修很快的堂堂正正的走了出來了,又回到了助師正法、救度眾生的洪流中來。

個人所悟,層次有限請指正。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