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惡警王巍,男,馬三家教養院副院長,現年四十八歲。此人曾任馬三家教養院管理科科長,後因積極迫害法輪功,被提升為專管迫害法輪功的院長。惡警王巍參與並指使馬三家男惡警酷刑折磨法輪功女學員,也是虐殺法輪功學員高蓉蓉的兇手之一。
王巍參與並指使馬三家男惡警酷刑折磨法輪功女學員。二零零五年,馬三家女二所實行「嚴管迫害」失敗,教養院派王巍親自帶隊實施迫害。以王巍、劉勇、馬吉山為首的一群男惡警從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四日開始採取密集酷刑"轉化"手段,數十名法輪功女學員遭到吊銬、抻刑、灌食和毒打等,多名學員被迫害致傷殘。
王巍參與虐殺法輪功學員高蓉蓉。二零零五年三月,被龍山教養院惡警毀容的高蓉蓉再遭瀋陽市國保綁架。之後高蓉蓉被轉交馬三家勞教所迫害,副院長王巍夥同惡警蘇境、王乃民、趙來喜等嚴密封鎖高蓉蓉的消息、用欺騙手段阻擋高蓉蓉的父母打聽女兒的下落,同時派馬三家治安處等部門的警察貼身監控被隔離關押的高蓉蓉。高蓉蓉於二零零五年六月十六日被迫害致死。
之後,惡警王巍與瀋陽公檢法的不法人員狼狽為奸,當高蓉蓉年邁的雙親四處申冤、控告王巍、蘇境、王乃民、趙來喜等凶犯時,不法人員提前給王巍報信,高蓉蓉的親人申訴無門。
惡警王巍 辦 024-89210049 手機13840098711
遼寧省馬三家教養院 郵編:110145
二、惡警張憲生,男,一九五四年九月生人,現年五十四歲,一九九九年七月起任瀋陽市司法局副局長,主管瀋陽市勞教、監獄以及區縣級相關單位的迫害法輪功「工作」,統一安排瀋陽市龍山教養院、張士教養院、東陵監獄對法輪功學員的洗腦等迫害。惡警張憲生是法輪功學員高蓉蓉被迫害致死案的幕後罪犯之一。
二零零零年起,惡警張憲生多次到瀋陽張士、龍山等教養院「視察」,為迫害推波助瀾。其人到馬三家教養院學習迫害經驗,並在瀋陽市內的勞教所推廣馬三家的「洗腦手段」──電警棍。
二零零一年、二零零二年期間,瀋陽市公檢法等部門在瀋陽原五里河體育中心外面的空地上集會,張憲生代表市司法局發言時曾揚言:「發誓與法輪功鬥爭到底。」
二零零四年五月七日,龍山教養院惡警將瀋陽法輪功學員高蓉蓉電擊毀容,幾天後的五月十八日,張憲生身著黑衣、黑褲、黑墨鏡,將自己包裝得嚴嚴實實,溜進「醫大」住院部秘密看了被毀容的高蓉蓉。對外界,張憲生卻謊稱不了解此事。
張憲生一直包庇迫害高蓉蓉的龍山犯罪警察唐玉寶、姜兆華、李鳳石、王靜慧等,並操縱龍山惡警對高蓉蓉繼續監禁迫害。二零零四年八月,張憲生對高蓉蓉的家人表示:「到目前為止,沒發現龍山教養院對高蓉蓉有甚麼不好的行為。」
二零零五年三月十日左右,惡警張憲生流竄到瀋陽張士洗腦班,逐一觀看因營救高蓉蓉而被綁架的法輪功學員,為迫害「助威」,當時張士洗腦班的主要迫害幫兇(如猶大候萬泉等人),都是惡警張憲生親自點名雇佣來的。
瀋陽市司法局地址: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北大街 郵編:110014
三、惡警李鳳石,男,四十多歲,瘦高,家住瀋陽市大東區凱翔二街警安小區(大東區一零七中學後身),有一女兒。
此人一貫以欺騙、謊言、恐嚇、威脅的手段迫害堅持信仰的大法弟子,指使手下執法犯法,罪惡累累,是瀋陽市龍山教養院(已解散)迫害法輪功學員的主謀。很多迫害大法弟子的邪惡招數,如將龍山教養院非法關押的女法輪功學員送到關押男性的張士教養院迫害等等,都是他的主意。惡警李鳳石公開說瀋陽張士教養院洗腦班是他搞起來的,龍山教養院洗腦班也是他搞起來的。惡警李鳳石在法網恢恢(www.fawanghuihui.org)惡人榜的惡人編號:11930 。
龍山教養院惡警唐玉寶以打人兇狠臭名遠揚,曾因隨意毆打男犯被犯人家屬告發而下崗。李鳳石上任後,特意把惡警唐玉寶從家中「請來」,在二大隊專管迫害法輪功學員。惡警李鳳石執法犯法,曾說「我就是法律」。
二零零三年七月到二零零四年十月,瀋陽法輪功學員高蓉蓉被龍山教養院迫害期間,惡警院長李鳳石指使手下唐玉寶等,多次毒打、體罰、電擊高蓉蓉。李鳳石曾惡狠狠的說:「專政機關是幹啥的,手銬、電棍是幹啥的,不信治不了你小小的高蓉蓉」。惡警李鳳石給唐玉寶撐腰,並直接造成了二零零四年五月七日唐玉寶等惡警對高蓉蓉連續電擊七小時毀容的惡性事件。
二零零四年八月十五日,高蓉蓉被監禁在醫院迫害期間,惡警李鳳石對每天監視高蓉蓉的警察秘密布置說:「如果發生死亡事件,馬上通知龍山,馬上跟『醫大』要死亡證明。」蓄意謀殺高蓉蓉(高蓉蓉於二零零五年六月十六日被迫害致死)。
二零零四年八月二十日,惡警李鳳石和瀋陽市司法局勞教處處長劉波等來「醫大」的院領導辦公室,向「醫大」領導散布邪惡謊言,企圖拉攏、操控「醫大」和它們一起犯罪。
惡警李鳳石任龍山教養院院長期間,有數位法輪功學員被迫害致死,她們是:遼中縣的王紅、孫紅豔,瀋陽市的王秀媛、高蓉蓉。瀋陽法輪功學員任淑傑、溫英欣,被龍山惡警多次毒打致傷,這兩位學員現已被迫害致死。
二零零四年十月十一日龍山教養院解散後,惡警李鳳石曾在瀋陽市司法局「報到」。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4/30/8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