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正直誠實 坐懷不亂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十月六日】柳下惠,姓展名禽,又稱柳下季,他曾做過魯國大夫,任士師(掌管刑獄),後來隱遁,成為「逸民」,是位有德重禮的正人君子,因正直誠實、三黜不去、坐懷不亂的美德而萬古流芳,被後人視為道德禮儀方面的楷模。

柳下惠作為名士,在齊國討伐魯國時,他直言不諱的批評了位高權重的臧文仲在執政方面的過失;他熟悉聖王禮制,對臧文仲祭祀海鳥的荒謬之舉進行了批評和制止,從《國語》中記載的這兩個故事足可見柳下惠的正直。他寧肯被罷官,也堅守自己的做人原則,曾被先後罷免三次。有人說:「你不能離開這裏嗎?」柳下惠說:「如果用正直的原則待人,到哪裏能不被排擠呢?但如果要用歪門邪道的方法去待人,在哪裏都可以實行,又何必要離開自己的故鄉呢?」

史書中還記載有一個柳下惠正直誠實、堅守做人原則的故事。齊國攻打魯國,想要魯國的寶鼎岑鼎,魯莊公捨不得,於是送去一假鼎冒充。齊國國君懷疑是假的,說:「只有柳下惠說這個鼎是真的,我們才相信。」魯莊公便派人找來柳下惠,想讓他來幫自己圓謊,柳下惠說:「您視岑鼎為珍寶,我視正直誠實為珍寶,要毀滅我的珍寶來保住您的珍寶,這樣的事我做不到。」最後魯莊公無奈,只好將真鼎送到了齊國。

柳下惠有一次遠行,夜宿在城外,有一女子前來投宿。當時天氣寒冷,柳下惠怕女子被凍死,於是讓其坐在懷中,用棉衣蓋住給其禦寒,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沒有發生越禮之事。這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這個故事在現存的西漢初年的史籍中已有記載,這個故事一直被後人視為男女相處方面的道德典範。

孔子認為柳下惠言行舉止合乎道德和禮制,是位道德高尚、重禮守禮的君子,對他讚賞有加,孟子也稱其為「和聖」。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