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平易近人 替人設想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8月15日】沈心松先生是袁了凡(《了凡四訓》的作者)的姑丈。袁了凡曾說:他為人樂觀而且平易近人,從未談論他人的過失,與人說話和和氣氣,惟恐傷害到別人。不會對僕人和婢女用怒罵的聲音和顏色。以下是袁了凡講述的幾個故事:

有一天,他到浦家去赴宴,很晚才踏上歸途,僕人都醉了,沈心松自己划船載回來了,到岸後,命令諸位僕人的妻子,各自扶丈夫去安寢。

翌日,沈心松一直未起床,我姑姑袁夫人催促他說:「為甚麼您今天特別晚起呢?」

沈心松答道:「如果我早起,恐怕僕人們看見我會心生慚愧。不如等他們都下田工作後,我再慢慢起來也不晚。」

我姑姑也頗厚德,未曾疾言厲色。我曾經坐在廚房內半晌,看她日常生活的表現,不愧古人。

當時,表兄有病,姑姑親手放置一碗好酒在桌子上。僕人文成從外面進來,將那一碗酒倒在庭院。姑姑詢問他原因,他回答:「我以為是茶!」姑姑說:「你不知道,怎能責怪你?從今以後,凡事要仔細,許多粒米也難做成一滴酒啊!」文成頗感羞愧,姑姑寥寥數句話,比打罵還有效。

又有一位小孩端著瓷盤,不小心在廚房翻落。他母親責罵他。姑姑看見立即阻止她,並且說:「這不是故意的,怎麼可以責備他呢?只要把碎片掃乾淨,不要留下來傷害別人的腳就行了!」

有一位田保坐船來探病,姑姑為他準備酒食,送他坐船的錢,並且預計他所送禮物,加厚回報他。她告訴我:「貧窮的人來探病,一片好心就夠了,豈可讓他再賠本呢?」

我通過片刻的觀察,發現她的一舉一動都非常合乎倫理。後來,她的兒子沈科、孫子沈道原,也都考上進士。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