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學法交流心得點滴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12月28日】尊敬的師父好!各位同修大家好!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參加集體學法交流的修煉心得。

一、放下執著談心得,談完心得再去執著

我是1997年得法的,剛得法的時候,對修煉法輪大法認識很淺、很多不懂,老學員鼓勵我要多到學法組。由於長時間受常人社會大染缸的影響,保護自己免於受傷害的防衛心,不甘示弱、喜歡居上風的虛榮矯飾心都很強,使我很難坦然、真實的表達修煉心得。記得輔導員第一次邀請我談的時候,只能講三句話,我心裏明白是因為自己不夠純真,使我不能自然的分享心得,那時修煉剛起步,還不太懂怎麼在法上悟和去執著。

師父在《精進要旨》中提到:「弟子們相互談一談修煉中的感受與心得體會是很必要的,只要不是有意顯耀自己,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是沒有問題的。」往後的學法交流,我腦海經常浮現這些話,很樂意和同修們分享心得。

剛修煉的一、兩年,我人心和觀念很多。有一次60-70人的學法交流,我有心得想講,可是太緊張了,心跳的很快,開不了口,我在心裏問自己:「在緊張甚麼?」意識到自己有得失心、求名的心,在乎講了之後別人的反應,我告訴自己:對法、對同修、對自己的修煉負責,就說該說的,只要對一個人有幫助,心得就沒有白講。我好、不好並不是由哪一個人的評價決定的,別人的反應如何由他去吧。師父在《精進要旨》中提到:「大法沒有名、沒有利、沒有官當,就是修煉」呀。

又有一次在學法組上,有心得想跟大家分享,開不了口,我問自己:「為甚麼開不了口?」

原來有一顆覺的自己悟的高、在別人之上、想指導別人的心,和當時的交流狀況銜接不上,我告訴自己:只是把知道的講出來給同修參考,平順的說出來就可以了。修煉中好多次開不了口,都是當下立即找原因,去掉執著,心純淨下來才能講出來。

師父在《轉法輪》第13頁說:「其實就是同一個法在不同層次上都有不同的變化和顯現形式」,我體會到心得交流時,不用怕自己修的不高不敢說,即便修煉在較低境界的一句話,如果觸動了修煉在較高境界的同修,會啟發他思考,促使同修在這個問題上,努力達到法對他所在境界的要求。我只要多想:「怎麼說對別人有幫助就好。」講心得時,如果暴露執著心,我會珍惜這個該要我提高的機會,認真的想一想,把原因找出來。

剛修煉大法時,帶著濃濃的人心和觀念維護大法。有時有同修的發言令我覺得不在法上、會誤導在場的同修,便像沖到我的氣管似的發言指正,雖然力求冷靜,還是免不了略顯激動,事後想想對那同修很不好意思。師父在《2004年紐約國際法會講法》說:「大家都是在修煉嘛,是人在修,不是神在修嘛,……你儘管意見不同,你心裏頭不高興,那也要心平氣和的去說」。修煉人凡事要多考慮別人,不因是同修,我就不用考慮了,隨著修煉的成熟,遇到這種情況,會多考慮發言同修的承受力,婉轉一些談出自己不同的想法。

二、共同維護修煉環境

1999年5月,到家附近的一所國中成立了煉功點,師父《在長春輔導員法會上講法》告訴輔導員:「你們最大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能夠給我們學員創造一個不受干擾的、一個穩定的環境修煉,這就是你們最大的責任。」只煉動作,不在法上提高心性不會長功,為了和點上同修共同提高,我把家裏提供出來當學法交流場地。

學法組在星期六下午,平常忙於工作,家裏不是那麼整潔,於是星期六早上,趕緊整理一下客廳,拖完地接著趕去影印要發給同修的明慧文章,接下來就想一想有甚麼問題可以讓大家一起討論,有甚麼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有甚麼印象比較深刻、可以交流的事,我就仔細的想一想,在考驗的過程中,起了甚麼心、動了甚麼念,在法上領悟到了甚麼,怎麼提高心性走過來的,必要的話,翻閱一下讓自己有所領悟的法理。不知不覺間,查找動心起念的能力在加強,對翻閱的法理的印象在加深,針對不同的交流狀況,調整發言的能力也在增強。

曾經於網路講真相的心得交流會,聽一位負責技術的學員說:「各位,你們看我們操作滑鼠很會,因為我們在家已經做了一百遍」。我心頗有同感,在學法組發言的同修,有些人也在家做了不少功課。

有的新學員來到學法組,如果問的問題輔導員無法給予滿意的回覆,可能就不來了;或者心得交流對修煉促進不大,也會減低來的意願,這時師尊還沒教導弟子講清真相、救度眾生,我只理解到帶好一個學法組責任重大,關係到已經得法的學員的修煉,打心底希望大家都能圓滿返回家園。我認真的學法,希望能好好和大家在法上共同提高,感到學法不是為了自己的圓滿,而是為了更多人一起圓滿,不知是否師尊鼓勵我這份心意,學法的時候,經常看到每個字包著紫色的法輪,還泛著金光。

隨著得法人數增加,作為學法交流場地,我家已顯得擁擠,2002年2月轉移到附近另一位學員提供的更大的場地。有一段時間忙於講真相,參加學法組少了,連帶著學法少了,和同修激盪正念的相互促進也少了,意識到這不是良好的修煉狀態,當時不少同修因忙於講真相也較少到學法組,人數少,交流不夠豐富,惡性循環,有來的人也不太想來了,出現人數越來越少的窘況。

後來大家敞開心扉交流弟子們應該自覺的維護,我們這一法門在常人社會中修,集體學法交流可以沖淡受常人社會的各種污染,確保弟子們的心性修煉、講真相的狀態穩定。師父《在美國東部法會上講法》提到:「所以我才叫你們不管老學員、新學員都要到煉功點上去煉功,參加學法會等等。在這個環境中會清洗你,不斷的洗去被常人所污染的語言、行為和觀念。」大家意識到這個環境的珍貴,之後,又回覆到30-40位同修共同提高的修煉環境了,認識到集體學法交流是師尊留給我們的修煉環境。

三、個人學法和集體學法結合

自修煉以來,自己在家看書可以慢慢理解表面意思,還可以邊讀邊背,比和大家一起讀的理解效果要好,可是因為停下來思考,學法的量比較少。師父《在北美首屆法會上講法》說:「當你應該提高的時候,這個字的背後的佛、道、神全都看見了,你應該知道哪一層理,到了哪一層了,他就把這一個字,或者這一行字點給你它背後的真正內涵,你豁然間就明白了。」當我心性已經提高,佛、道、神如果想點給我法理的高一層內涵,因為我學法太少,就沒機會點給我,沒有在更高一層法理認識的基礎上,怎麼再往更高層境界昇華呢?為了確保學法量,我儘量參加所有的學法交流。

抱著集體讀的吸收效果比不上個人學法這一念,使我每次集體學法沒有很入心,精神專注不夠,有時還抬頭看看遲到的或其他的同修。2003年有一段時間忙於講真相和常人工作,參加學法組和個人學法都減少了,參加11月份北區學法交流之前就想:「我沒有很多時間學法,得把握這次機會好好學」,渴望學法的一念,和大家一起讀書時,字字打到我的心底,沒想到一念之差,效果完全不同。

四、純淨心聽心得

大法的門完全敞開,男女老少,各種職業,各種心性的人都有,聽同修們談心得,除了能啟發、加強自己的正念,也是修煉的時候。

曾經聽一位同修說,他擔任學法交流小組長,聽同修談心得時,總用評審的心態,檢驗哪裏不符合法,以便予以導正,在這種情況下,學習不到甚麼,聽到的是問題和缺點,後來,調整自己用謙卑的心態聽,從每位同修身上都學習到不同的優點。這個心得對我觸動很大。想起師尊不就是教我們「大法弟子對待任何事情都應該正面對待,不要看人家不好的一面,總要看人家好的一面。」又說:「多看人家好處,少看人家不好處」(《二零零三年元宵節講法》)。

原先對自己心性變化談的少、事情細節描述多、滔滔不絕的這種發言,雖然保持風度聽,並沒有用心在聽,最近碰到一位這種情形的同修,我調整自己,用謙卑的心態聽,她講到去曼哈頓講真相的時候,同住宿舍的台灣學員,有人很認真學法、又不辭辛苦的坐車到遙遠的學法點參加交流,表現上對大法的活動很精進,可是生活上很多小節卻不懂考慮別人,真不知道他法有沒有學進去……。聽著聽著,對照一下,自己不就有這種問題嗎?

有一位已經得法12年的學員,曾經在學法組分享自己的過關心得,有人聽完以後說:

「大姐,怎麼您修這麼久了,還有這樣的執著?」這位老學員聽了不好意思,加上其它因素,因此不太再去學法組了。

以前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聽同修講心得時,心裏想:唉呀,看他平常好好的,怎麼有這種執著呢?同修談心得時要暴露甚麼執著了,還會因此對同修稍微帶著成見,認定他有這種缺點。師父在《2004年紐約國際法會講法》說:「其實有的學員其它方面很多心都去了,很多執著心都沒了、也表現不出來了,可是他沒修好的那些心還會表現出來」。

現在聽到同修敞開心扉交流自己的執著,會替他很開心,因為他已經意識到了不足的地方,在那個問題上他已經在進步了。慢慢的也發現,今天聽同修談心得,在同修身上表現出來的顯示心或歡喜心或爭鬥心等等,下次再聽,已經看不到了,或者減弱了。大法修煉直指人心,會讓執著暴露出來,用心修的人層次突破很快,我看到了,同修自己也意識到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他已經提高了。

五、結語

心得交流的時候,談心得前,聽別人講心得,說完自己的心得別人的反應如何,整個過程無一不在檢驗自己的一思一念。

今年2月份美西國際法會,區內只有我參加,因為時差、和不太想表現自己的修煉狀態,使我回到台灣參加學法組時,懶懶的、無心交流;並且事隔一個星期,很多事已經模糊了,整個人在一種消極的狀態,腦袋一片空白。轉念一想:不行呀,只有我一個人去,應該把法會和活動的狀況和大家交流一下,讓整體溶入正法洪流。正念一起,人慢慢精神起來,事情一樁一樁浮現出來,對自己心靈觸動的部份也鮮明起來。

我體會到,正法時期的集體學法交流與個人修煉時期的意義不同,在正法時期分享修煉心得,如果一句話啟發、觸動了同修的正念,使同修修好,同修對應的天體的更多眾生就能得到挽救;同修因此精進,講真相狀態好,就可以使更多被毒害的眾生得到挽救。師父希望能救度全宇宙的眾生,無私無我溶入集體學法交流,和同修們共同精進,就是在走正法需要的路。

謝謝師父,謝謝大家!

(2005年台灣法輪大法修煉心得交流會發言稿)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