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來客的恐懼感使許多其它美國公司也玩相同的遊戲,但Yahoo!對此特別有興趣。中國所有的聊天室和論壇都有一個「大媽」,即檢查員隊伍的負責人,他們實時刪除政治上不正確的評論。Yahoo!用不同的方式處理。如果在討論中你敲入,「在中國,我們應該有全國性的多黨競選!!」沒人會回覆你的評論。為甚麼呢?他顯現在你的屏幕上,但只有你和Yahoo!的「大媽」能真正看到你的思想罪行。在攔截到它和防止了它的傳輸以後,Yahoo!「大媽」極其謹慎地生成一封友好的電子郵件,建議你冷卻你的修辭──一種新時代的尊重自尊的審查制度。
前Yahoo!代表還承認,在中國Yahoo!中查尋詞組「台灣獨立」不會有任何結果,因為Yahoo!禁止對一些關鍵字的查詢,例如「法輪功」和「中國民主。」如果搜索「大參考」──一個主要的持不同政見者的國外站點,你將得到唯一的鏈接──一個政府大肆批判它的站點。Yahoo!怎麼會制定了這些政策呢?他回覆說:「這是一項預警措施。國家信息部負責監管和落實,我們服從。這種遊戲將確保他們不抱怨。」出於同樣的邏輯,當Yahoo!拒絕了美國之音購買廣告空間的企圖時,他們只不過是幫助互聯網在中國順暢地工作。這位前Yahoo!代表這樣為這種審查制度辯護:「我們不是內容生產者,而是一個媒介,一個有選擇性的媒介。」但這是一個重要的媒介。中國政府利用它從事反對台灣、西藏和美國的政治運動。當然互聯網在中國的最大的承諾應該是它是自由自在的、沒有選擇性的。Yahoo!代表又說:「你得調整。限制如潮水一樣,這只是個臨時問題。這是正常的。」
但在中國,「正常」的可能會變成一種脅迫行為。當中國當局下令微軟交出它的軟件的基礎原代碼──編譯密碼的鑰匙──作為在中國做生意的代價,微軟選擇了戰鬥,帶領美國、日本和歐洲商會組成了以北京為基礎的、史無前例的聯合。由於害怕在科技上被落下,中國當局放棄了他們的要求。理論上講,中國對互聯網的慾望應該給來此架線的資本家們一些相應的籌碼。然而,籌碼似乎依然全部在政府那邊,因為西方公司為自己的利益在報價上互相殘殺。通過支持國有新華通訊社的一支--中國互聯網公司,美國在線(AOL)、網景(Netscape Communications)和升陽(Sun Microsystems)都幫助政府宣傳。
為不被擊敗,加拿大互聯網巨人Sparkice炫耀地宣布在它的網站上,只有政府認可的新聞。根據中國新聞報導,北方電訊(Nortel)提供了聲音和閉路照相機識別系統的軟件──公安部已經對這項技術進行了很好的應用。美國在線正在悄悄地權衡著:如果公安部要求通報持不同政見者的信息,自己該如何做?明顯地,「正確」的決定可以加速批准美國在線(AOL)在中國提供互聯網服務,並且美國在線還有可能得到一個在中國電視市場上的立足點。實際上在10月底,美國在線與一個中國電視台簽署了一項標誌性協議。比較小的美國公司和比較小的國家都嗅到了血腥味。他們與中國官員一起,主導了中國互聯網安全展覽會。中國電信正在考慮購買一種叫做iCognito的軟件,它是一家以色列公司開發的稱作「智能內容確認」的軟件。這種軟件陪同你上網,據說它可以進行實時檢查。它是被用來過濾「賭博、購物、找工作、色情、股價查詢或其它非商業資料」的,但中國買家的第一個問題必然是:「它能阻止法輪功嗎?」
在美國遭受了恐怖分子襲擊後,在北京和美國企業間的一些幕後交易得到了新的重視。據藍得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James Mulvenon透露,美國網絡安全公司(Network Associates)通過向中國公安部捐贈300個活計算機病毒從而進入中國市場。美國使館已經監測到了picture.exe病毒,它駐留在用戶的計算機中,靜悄悄地以把密碼寄發到中國的方法來破壞被廣泛使用的加密軟件「絕好隱私」(PGP)。去年8月臭名遠揚的紅色蠕蟲代碼的一些想法來自於中國,看上去比業餘水平的惡作劇要高明一些。但中國軍事報告中關於超限戰的論述明確地主張在危機期間使用病毒攻擊來削弱美國通信和財政系統。美國也許在將來會受到一次精密的計算機病毒的拜訪。而這些病毒來自於Network Associates公司提供的病毒的變種。(待續)
(節選自《Who Lost China's Internet? Without U.S. assistance, it will remain a tool of the Beijing government, not a force for democracy.》,The Weekly Standard, 02/25/2002, Volume 007, Issue 23。)
(英文版:https://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4/25/21308.html)
English Vers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4/25/2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