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與聰明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1年12月28日】聰明絕不能和智慧相提並論,聰明是常人中知識的總結、積累的經驗等,說到根子上,聰明其實是一種後天的觀念。

聰明是後天觀念所產生的,還沒觀念的小孩子是不「聰明」的,人在社會中接觸多了,後天的觀念越來越多了,一遇到事,馬上就能「反應」過來,為保護自己不惜損害他人,這就是人認為的聰明。

智慧來源於我們生命的本源、先天的純真。他能慈善地主斷一件事,沒有為私為我的概念。

聰明是常人境界中的,它的能力也是常人這一個層面上的。在末法時期,人的聰明也發生了變異,也敗壞了。它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小了,在常人中,再聰明的方法也是就現象解決現象,法令滋生,綱紀敗壞……人心混亂,道德下滑……人們還以為人類很聰明。

聰明是受許多因素的控制的,如後天的觀念、思想業、各種執著心,還有外來的靈體也能在人的大腦中反映一些東西,讓人覺得自己很「聰明」。

智慧是自己本源所在境界的體現,是慈悲而又威嚴的,法給開創的、那層境界中構成生命的因素之一。是生命自然本性的體現。

智慧具足他所在境界的法力,是威力強大的,是佛法的體現。

一段時間以來我對這個問題一直很困惑:大法修煉是能讓人開智開慧的,可我怎麼就沒怎麼覺得自己「聰明」了多少呢?遇到事情我還是處理不好,遇到矛盾我還是化解不好,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我這是混淆了聰明和智慧。

智慧很少體現為一種具體的方法、思路(或根本就不體現為一種具體的方法、思路),智慧往往是隨機而行、隨機而化的,遇到甚麼事,當時就解決了,無論當時有沒有甚麼結果,我們完全站在法的基點上衡量一下,保證處理的方法是最好的、結果也是最好的。

這樣講還不容易講清楚,就舉個例子吧:

有個大法弟子被捕了,她一被捕,我就知道我會有「事」,因為我們的聯繫在當時是最多的,從電話上就能直接找到我。那段時間我的心性狀態是很好的,根本就沒有怕的概念、生死的概念,連躲一躲的想法都沒有。

據聞她可能是某個人出賣的,我就找到了那人的家,他的狀態不太好,但他勸我出去躲幾天。

……

後來所謂主辦案件的人對我講,抓你的時候,只要你說出你的親友來,事情當時就給壓下去了,也不會鬧這麼大。

我有著優越的生活環境,在當地也有著良好的社會背景。被捕時我的心安詳得一塵不染,慈悲漾在我的心中。

作為所謂的大案要案,電視台要錄像,被我抓住鏡頭說:給我放下,他們就連說:關掉過了,關掉過了,你看這個燈都不亮了。

……

沒有後天觀念的污染,沒有生死的執著,完全融入法理之中,先天的本性就顯露出來了,智慧就隨機而化,展現出了無邊的威力。被非法提審時,我從大法的洪傳,425的真相,海外的洪傳,我對師父的尊敬,我對法理的理解,我的理智與睿智……無不震撼著還有善念的人的心。

我那個驚官動府的「案子」,幾個月就還了我自由之身。

沒有執著的時候,也就用不著「聰明」了。

悟到了那一層法理,同化了那一層法理,就按那層法理去做,我們就能不受常人社會所迷,我們就能「明明白白」地把事情真正地做好。

我們站在法的基點上時,那就是在如意地運用智慧,佛法就是大智慧。

當我在各種執著心的影響下,用常人的觀念來衡量時,我就用了「聰明」。那時是為私的,我用「聰明」的目的是保護自己,其實也不是保護自己,而是保護我的執著心。很可怕的,我把自己的怕心等執著心當成了自己,我真正的自己都不要了,就去保護這些東西!這就是我有時「聰明、果斷」的來源。

智慧是具有相當大的法力的。我們知道,我們每個真修弟子都有師父法身的保護。師父在經文《建議》中說:

「法身是我智慧的具體表現。」

如果當時我總是用常人的理來衡量,我的心性其實就掉到了常人這個層面上了,那麼無論怎樣地「聰明」,也是受著常人這層理的制約,那就可能有種種不利的「意外」「偶然」,也可能就有不利的「必然」。

悟到了一層法理,真正地按照這層法理去做,突破以後又悟到新的法理……這就是真正的大智慧!這就是大自在!

常人就迷在假現實之中,他就放不下他的名、他的利、他的情……房子啊,金錢啊,甚至是一塊瓦片。他們要是通過哪種手段佔了點便宜都會覺得自己聰明得了不得。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今天人類的方方面面都是這樣的。人佔了大自然的便宜也覺得人類聰明得了不得。人就是執著於這些東西,連真理擺在他面前都不敢承認、不敢接受了。

而我們每個大法弟子卻都在放下常人的種種執著,不受名利情的困擾,不執於三界的得失(何止是三界的得失),我們都在明明白白地付出,又都在明明白白地得到……這不就是大智慧麼!

我們不但不為幻境所迷,我們還在利用幻境中的一切來修煉自己、昇華自己,這不就是大智慧麼!

這一切都是大法所給予的、所開創的,這不就是我們在大法中的開智開慧麼!

近日感悟,有不對的地方請同修指正。

(英文版:https://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1/12/17649.html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