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現代物理學」談起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1年10月3日】超弦理論的早期奠基人NAMBU曾提出「後現代物理學」(POST MODERN PHYSICS)的說法。當然此說並非嚴肅的學術定義,但它表達了物理學家對目前理論物理研究的一些看法。

在以前的物理研究中,實驗和理論可以說是攜手並進的。多數情況下是實驗物理學家觀測到一些現象,然後理論物理學家提出數學理論加以描述。如量子電動力學的最終完善就源於一個稱為LAMB偏移的實驗觀測結果。而有些時候則是由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一個理論,然後由實驗物理學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如粒子物理中的八維理論(EIGHTFOLD WAY,此名來源於佛教)和夸克理論,都是其發明者通過群論等優美的數學並結合已有觀測結果推導出來,然後被實驗證明其預測的正確。

然而目前理論物理學家所探求的旨在把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和引力統一起來的諸如超弦(SUPERSTRING)和旋子(TWISTOR)等理論已遠遠超出實驗物理所能達到的能量,所以這樣的理論很難被實驗所直接驗證。在這種情況下,驗證一個理論正確與否的標準已不再完全是實驗觀測,而是這個理論是否建立在令人信服的原則(如對稱性)之上,是否具有數學上的美感,是否在數學上自洽,是否免於無窮大及荒誕解(ANOMALIES)的困擾,是否具有邏輯上的不可避免性,是否能解釋已知的理論,並把它們作為自己在低能態的近似或不同角度的側面。在這種意義上,目前的物理和玄學(或形而上學)並非完全的格格不入。

而超越世俗文化的精神修煉更是如此。因其涉及更為微觀、更為宏觀、更為久遠、和更高能量的範疇,其理論一般很難被實驗所證實。更因為常人社會是迷的空間,物慾人情旺盛、心智很低的常人是不被允許看到真相的,所以修煉的現象儘管在常人社會偶露崢嶸,但很難達到實證科學所要求的可重複性。但佛法仍然是可以被人所「證」的,只是這時的「證」已不是「眼見為實」的「證」,而是對佛法的「證悟」的「證」。一個人只要精進實修,就可以體會到佛法玄妙精深且圓融不破,在高層次大道至簡,而往下來又包羅萬象、將一切圓滿說清,世間的學術和倫理不過是佛法在人類空間的點滴折射而已。

當然,修煉者在心性上的證悟遠遠超出常人在數學邏輯上的證明。隨著修煉者層次的提高,修煉者就可以直接體察到那個層次的更微更宏的真相,並直接具備和運用那個層次的能量(功力)和能力(功能)。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