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澳洲媒體: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五月二十一日】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那麼澳洲媒體是怎樣報導這次地震的呢?

澳洲媒體對於地震最大量的報導,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各種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很多報導都是記者深入到災區,採訪了一個個有名有姓的災民後寫出來的。比如《悉尼晨鋒報》有一篇文章,以「死是甚麼意思」為題目,報導了一個只有五歲的名叫李春春的小女孩。

這個女孩非常可愛,記者問她叫甚麼名字時,她把衣服撩起來,指著自己的肚皮說:「我的名字在這兒。」旁邊的護士說,那是警察寫在她肚皮上的,這樣別人能知道她是誰。

李春春告訴記者,她的婆婆帶她去幼兒園的時候,一個大石頭突然砸在婆婆的眼睛和鼻子上,出了很多血,然後她再叫婆婆,婆婆就不答應她了。

記者問她:「那婆婆現在在哪兒呢?」小春春說:「她死了。」然後緊接著反問記者:「死是甚麼意思?」

在大量報導災情的同時,澳洲媒體也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情況:比如說,地震剛發生半個小時,中宣部就開始下發通知,不許擅自報導災情,要用新華社的通稿。《澳洲金融評論》的一篇報導說,新聞管制的問題在中國是積重難返。比如外國媒體報導了豆腐渣工程造成的大量中小學生死亡的情況,但在中國這方面的討論就受到嚴格的限制。另外,也沒有人公開討論,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是不是造成四川這次死這麼多人的另一個罪魁禍首。

這篇文章還對地震的經濟後果做了一些分析,說四川省是主要的生豬和稻米產地。最近中國通貨膨脹率達到12年來的新高,很大程度是由於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的上漲推動的。在這種情況下,地震肯定會加劇通貨膨脹和食品價格上漲。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向注重西方實證科學,對東方所謂「玄學」不會正眼看待的西方媒體,這次還專門報導了流傳在中國民間和網上的一些聽起來很「玄」的說法,比如,今年1月25號發生大雪災,3月14號西藏出事,5月12號大地震,這幾個日期的數字加起來都等於8,而5月12號大地震離8月8號的奧運會剛好88天。

另外一篇文章還專門報導了民間關於五個奧運福娃與近期一系列災難的關係的說法,比如熊貓晶晶對應四川地震,藏羚羊迎迎對應西藏問題,風箏娃妮妮對應山東奧運宣傳專列撞車事件,火娃歡歡對應著北京奧運火炬在全世界傳遞過程中遇到的抗議。現在只剩下魚娃貝貝沒有出事了,是否對應著更多的災難呢?文章沒有對此做甚麼評論,只是引述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的話說:「中國人通常把大的天災看作是上天的干預。」

《悉尼晨鋒報》的另一篇文章說,「不管在2008年剩下來的時間裏,上天的旨意如何,中國的領導人看起來都非常清楚的意識到這種風險,那就是像古代的皇帝和臣子們一樣,天災會被看作是他們的表現的一種反映(註﹕遇到天災,肯定是政府的德行有問題)。這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責任。」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走向挑戰》,顯然,它把地震看作是「不顧一切要向13億人顯示它仍然掌控著局面」的中共政府的一個挑戰,尤其是,現在離奧運的召開,只有10個星期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