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徵簽中發現和去掉恐懼心 從而坦蕩自信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一、徵簽讓我走出去講真相、發現自己的執著

在這段不長的修煉過程中,我多次參與徵簽講真相項目。這一次,我們正在講清關於中共跨國鎮壓的真相,而我遇到許多人對此一無所知。

這個項目的重要意義使我更加受到鼓勵,去面對面直接講真相,因為我意識到,實際上我們大法弟子真的是世界上唯一敢於這樣做的人。

我非常高興自己受到一位同修的鼓勵,再次走出來徵簽;若不是他直接邀請我一起出去,我可能會錯過這個救度更多眾生、並藉此修去那些一直隱藏著的執著心的好機會。我的意思是,恐懼與安逸可能一直深埋在我心裏,只是因為我沒有主動想要出去,或者總覺的自己有家務、太忙,甚至認為已經有很多人在徵簽,所以我可以依賴他人,而沒有真正看到自己那些執著心。所有這些執著的念頭,實際上都是思想業力或觀念──恐懼、懶惰以及單純的迴避人群、迴避衝突與矛盾的執著。

二、明白了自信與坦蕩是消滅恐懼的答案

當我們有恐懼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到我們有些不對勁,而我們的場會和他們的場混合,因為我們的恐懼,使得他們不能信任我們。這個道理幫助我悟到另一點,就像恐懼能影響人、使人害怕,自信也能起到類似的影響他人的作用。當我們保持自信的態度,並且沒有恐懼的時候,帶著這種真正的自信──這份自信只能通過真正學好不僅僅是法輪大法的法理,還要學好中共迫害的歷史與真相,才能得到。帶著這份自信坦蕩,對方的心就會自信,他就能信任你。當一個人帶著這樣充滿活力的自信,這種自信是正面的,但又不會過分激動,人們就會覺的自在,會信任你所說的任何話,並且會高興而舒服地聽你講。

恐懼是一種邪惡的觀念,它就像是有一顆邪惡的心在控制我們。依我理解,害怕會使人犯錯,甚至可能導致邪悟。如果恐懼長時間停留在心中而不去除,它會使我們走偏,產生妒嫉,甚至產生怨恨。因為恐懼,我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害怕別人會誤解我的行為或者我表現出來的樣子,這使得我很難接近他人,甚至讓我看起來不值得信任,即使我的出發點是最好的。

因為我有這個恐懼,我不會指出他人的問題,也不會去糾正他人的誤解,因為我不想引起衝突或者讓別人不喜歡我。這就是為甚麼我相信恐懼會導致妒嫉,甚至產生偏邪的認識,比如害怕講出迫害的真相,或者害怕和別人談論大法的好處,甚至會讓我覺的自己根本不應該出去徵簽,因為已經有很多人在做這件事了。

當我們真正能夠帶著自信和成功意志走在自己的路上,去除一切阻礙我們道路的恐懼與懶惰時,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止我們。只有當人們感覺不到你身上有恐懼,並且看到你是自信的時候,大法的威力也會顯現,他們就會信任你。

三、徵簽是發現隱藏執著的好機會

這次的徵簽能制止迫害、講真相、救人,同時是修煉心性的絕佳機會。如果不做這樣的事情,我們的許多執著會一直隱藏著,我就沒有辦法修去那些對恐懼、面子、色慾、憤怒、爭鬥心、歡喜心的執著。所有這些執著都會一直隱藏著,除非有人或某件事情來觸動這些人心和執著,讓它們浮現出來,清楚地顯示在我的心性上。而一旦甚麼東西浮現出來了,它就是最脆弱、最容易去掉的。

如果我沒有走出去徵簽,我不會知道自己有這些執著;如果我選擇待在家裏,不出去面對面講真相,我也無法明白自信的力量以及如何培養它。修煉的機緣不會長久存在,一旦這個環境不再存在,因為迫害結束了,我們的恐懼等執著也將無法被完全去掉。

害怕犯錯也是一種恐懼,這是害怕別人不理解我們,或者僅僅是害怕不舒服、害怕衝突。而就像我之前說過的,恐懼的解藥之一就是自信。但是如果沒有一個能讓我們培養自信的環境,或者沒有一個會讓我們產生恐懼的環境,我們就很難去掉這個執著,也很難在面對矛盾或精神壓力時真正做到堅定不動。

四、一位中國女士三退

我和同修們在公園裏徵簽,有一位女士,她很久以前在中國曾經煉過法輪功,她的英語不太好。幸運的是,我的中文還不錯,可以和她談一些事情,更幸運的是還有其他會說中文的同修來和我一起跟她交流。

有一位同修,他平時比較害羞,總是有點害羞,他在幫忙給這位女士講真相,想要勸她做三退。但她非常固執,不願意三退,因為她覺的這和她沒有關係?!幸運的是,另一位不會說中文的同修並沒有放棄,而是一直鼓勵會中文的同修繼續勸她三退。

那位比較害羞的同修,正是我前面提到的,他給了我一些啟發:為甚麼放下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記住要自信地走好自己的路是如此重要。

最後這位女士真的做了三退。之後,那位同修和我們分享了一個非常有啟發的觀點。他說,他當時突然有個念頭,可能她是在想:如果做了三退,我們的靈魂就會屬於法輪功。所以,他就解釋說,三退只是讓靈魂不再屬於中共,並不是說靈魂要屬於法輪功。聽完這個解釋後,她立刻就同意三退了。雖然這位女士並沒有直接說這就是她不想三退的原因,但這確實是她心中的顧慮,而那位同修剛好就知道該怎麼說。

我悟到,一旦我們不再去想別人怎麼看我們,我們就能夠真正自信,並且更好地理解對方在想甚麼,因為我們的心不再被「保護自己」或「害怕犯錯」的念頭佔據。當我們沒有恐懼時,只剩下自信,而這份自信就是信念與真理的最終力量,能夠觸動人心。

五、警惕因為自信而生出歡喜心

不要因為自信而生出歡喜心,記住在事情順利或看似自己在智慧上有一些提升、或覺的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要保持謙卑。

有一句中國成語叫「貪天之功」,意思是說所有的成就其實都是天意的安排,我們應該在面對成功或得到一些體悟時保持謙卑,永遠記得「我甚麼都不知道,不管我知道多少,其實我仍然甚麼都不知道。」

我也看到一個因素,就是當自信轉變為歡喜心或自我膨脹的時候,它其實會把人推開,而不是真正純淨的自信。當我過於自信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歡喜心的執著,並且不自覺地犯錯,比如為了保護自我而說話或做事,甚至講得太高,說出會傷害別人感情的話。

當自信變成歡喜心時,它表現在我不去聽別人怎麼說,不顧及自己所處的環境來講真相。比如,我和一位家長談話的時候,看到他的小孩開始走開卻沒有提醒家長小孩走遠了。另一個場合,我很快能知道自己是在歡喜心裏說話的情況,就是當我講得太多、太快的時候。這時我就知道,這裏面不是恐懼就是歡喜心,因為我沒有停下來去聽,也沒有讓對方消化我說的話。這時候我就知道這是不對的,我需要更有耐心。

我學會了要更冷靜、更有耐心,不需要急。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去認真對待、去救度。當我們花一點時間去認真傾聽,哪怕是接受別人的批評或拒絕,去聽聽他們要說甚麼,也許能找到更多的時間點,幫助對方清理,讓他感受到我是真心關懷。

我的理解是,當我生出歡喜心的時候,人們會被嚇退,感受不到我心裏真正的慈悲的能量,即使我的出發點是最好的。我悟到,我更願意稱之為坦蕩自信──這種自信是冷靜、理性、篤定且有明確目標的,它能顧及不同層次的理解,願意放下自己,為對方著想,幫助他們提升。這也是讓我能更好理解別人、理解自己的原因。

這是我在自己當前層次上的交流體會,不在法上的地方或我需要改進的地方,請慈悲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