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是今年過年,我大媽來看望我們。大媽是沿海城市的人,廚藝非常好。伯伯寄來了兩條很少見的大魚,魚剛到我家時箱子就有半人多長,一條魚足足有七、八歲小孩那麼大,兩條都是活的。我聽著魚時不時撲騰掙扎聲很害怕。奶奶說讓魚在袋子裏自生自滅吧,我們不要殺生,直到魚自己走到生命盡頭。
快到年前,大媽要買新鮮的海鮮,必須要活的才好,於是買了一袋活蝦。我又眼看著活蹦亂跳的蝦在我家逝去了。在常人看來,過年就是要吃得豐盛,對於我家來說,平日裏吃的粗茶淡飯沒有影響我長身體。爺爺奶奶耄耋古稀之年依舊身康體健,精神矍鑠。
聞著燉湯都香氣四溢,這些平時很少吃到的大魚大肉無疑是相當大的誘惑。再加上大媽將每頓吃剩的飯都扔掉,我們都不忍心。因此我為了儘量少扔掉一些飯菜每頓飯都吃得很飽,幾乎是平日飯量的兩倍。
大媽除夕前後在家的那幾天,我每晚胃脹得坐立不安,卻絲毫不悟那顆貪吃的執著心已經被勾起來了,甚至胃都向我發出了警示。我卻吃的時候只覺的魚湯很美味、很有營養,一點也想不起食材活著時最後掙扎的樣子。我們雖然沒有親手殺魚,魚卻因我們而死。其實吃不了整整兩條魚,完全可以送人或直接選擇不吃或少吃。我卻以「不吃扔掉就浪費了才是對魚生命真正的不尊重」為藉口,出現了不易察覺的人心變化,成了:「這麼珍貴美味的食物我得多吃點才行」。貪吃的背後是利益心在驅使啊!不只是吃肉,在珍貴的食物和普通的食物中優先選擇吃更珍貴的食物,根源上還是利益的選擇,而貪心也是利益心的一種表現。
主觀上想吃更好吃的東西,根本上還是被「情」控制著。喜歡吃甚麼、不喜歡吃甚麼,這都不是為了填飽肚子滿足口腹之需。連常人都明白挑食會導致營養不均衡,某類食物吃的太多或太少都是不行的。
當年釋迦牟尼領著弟子們化緣時,人家給甚麼就吃甚麼,濟公也是沒有對任何一種食物有執著。
聽《憶師恩》中,有同修隨師父傳法時,師父從未抱怨過吃的好不好,有次師父還吃了同修剩下的方便麵。還有一次同修發現帶的饅頭發霉了正猶豫還要不要吃,只見師父用手擦掉饅頭上的黴菌照常吃了,於是大家也都學師父把饅頭上的黴菌擦掉吃了。
很多同修對於貪吃這一關從剛接觸到法的時候就過去了,或許這就是我從不注意小的漏洞,認為家裏本來就不講究吃;但有時內心還是羨慕別人家做的飯好吃,從而導致一個小的、自認為不會形成執著的觀念變成了巨大的關難。
我是正月初五才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那日去大姨家吃飯,大姨特別會做飯,對做飯的標準也非常高。她說我媽媽年三十帶來的燉雞塊他們家吃了一部份,留了一半到現在生怕我吃不上,我聽了後覺的太感動了。看大姨和媽媽忙了一上午準備了這麼多豐盛的菜,我很想哭,同時羨慕極了她家能天天吃那麼多好吃的。平時哪吃得上這麼多好吃的?一時起了貪念,同時也帶著感恩的心,於是中午吃菜吃的很撐,一直到晚上還覺的撐,肚子脹得彷彿戳我一下就能吐出來。他們要吃晚飯,我當然是不能吃,連水都喝不下一口,且越來越脹。我難受得站或坐都好像要吐了一般,但又吐不出來,試了幾次開始不停打嗝。我說我要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難受到了極致,打嗝使我吸不進空氣,只能向外吐氣,肚子裏還很脹。家人見我這樣想送我去醫院,我想說不用,但又說不出話發不出聲音,一路上幾家診所新年期間都早早關門了,只得送我到家。
快到家我才緩和了一些,媽媽叮囑我吃健胃消食片,我清楚家裏根本沒有藥。進家時,奶奶在發正念,我費力講了剛才有多難受和多凶險,但奶奶不愛聽。我便自己看《轉法輪》第七講,仔細看「吃肉問題」這一小節,坐著還在不停地乾嘔,我只好躺下。一直乾嘔到晚上甚麼也沒吐出來,就是難受得昏天黑地的,但意識卻還是很清醒。
我知道作為修煉人今天做得真是太差了。既不是從未見過肉又不是餓了多少天,還羨慕常人吃得好彷彿自己很可憐,羨慕的背後是還有「我」的觀念,為私的假我存在。本來就不是胃口很大,在食物面前禁不住誘惑,這不是「忍」沒做到嗎?這樣向內找睡著了才感覺不到難受了。
正月十五前,我也沒再去其他親戚家串門吃飯,和爺爺奶奶就在家處理過年積壓的各種食材。這段時間我也沒有任何不適之感。十五前後,又有遠房親戚來我們這兒旅遊,我帶他們一家轉了一天晚上很累。回家爺爺奶奶熬了小米粥,我沒吃甚麼主食,給自己碗裏加了些胡椒粉調料等,覺的這樣很好喝,便多喝了些。過了一會肚子又和上次一樣脹了起來,乾嘔到晚上。在十二點堅持發了一會正念後我終於忍不住開始哇哇地吐,吐出來的只有水,頭暈的天旋地轉,從晚上吐到凌晨吐了幾十次。前幾次是水後面吐苦苦的液體,大概是膽汁,再往後吐的液體苦味都變淡了,奶奶也沒睡好聽著我吐到天亮。
第二天奶奶幫我倒垃圾時,整整一桶都是水一樣的淺色的膽汁,可我全身哪都不痛,只是吐空了。接下來的兩天我甚麼也沒有吃,在第三天喝了一碗湯,第四天開始正常吃飯,期間沒有任何不舒服也不覺的餓。我想是師父幫我拿掉了吃的不好的東西,幫助我修去貪吃的執著心。之後便完全正常吃飯了。
但是我卻不能忘記這場深刻教訓,以後哪怕在非常餓時也要提醒自己,吃飯的目地只有填飽肚子,面對不好吃或不愛吃的東西時要提醒自己任何食物都是天賜之物,都是一樣的,都是來幫助我們吃飽的,所以不能挑食。
以上是我對「吃」的執著心的一點體悟,我反思了其背後隱藏著自己沒發現的利益心、為「情」的心、為私的心,沒修好的慈悲心,和是否做到「善」和「忍」。感謝師父的加持!
個人層次有限,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