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打真相電話時心態的一點想法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五年八月十七日】過去一段時間在項目組中的經歷讓我認識到,在打電話或面對面講真相時,一句話講的時機,用詞,甚至說話時的語氣態度都有可能造成不同的勸退結果。因為面對的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況,一篇很好的電話稿也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我在想,是否有能應萬變的良方?前段時間項目組的交流會,讓我對此有些想法,

想和大家交流一下,若有不對不足之處,敬請告知。

一、說自己信服的話,全心為他

打電話或路上遇到可以講真相的常人,如何與對方搭上話,這個開場白很重要但也不是很容易。若我們用類似的開場白,過一段時間後會發現,好用的效果似乎減弱了。

我理解到,大家其實可以自己想一個踏實自信的開場,簡短的自我介紹,表明打電話的緣由(如送祝福等),隨後可以通過節氣、節日或是時事切入。若是採用準備好的稿件,那千萬用自己信服的內容。當然若有大家都覺的挺好用的內容,比如傳統的好詞好句等,但我們自己覺的不想用、不好用,那或許也是我們向內找的機會,是不是因為我們有甚麼觀念阻礙了,或者因為畏難,不願背一些內容做儲備?

開場切入的理想效果都是讓對方能感受到:這個陌生人給我打電話,是想關心我,是為了我好。從而製造一個良好的通話氛圍。

說到為他,我想大家肯定都是這個想法,若不是為了對方好,我們為啥要花時間去打電話呢。但是如何讓對方感受到,而不是我們自己認為的一心為他呢?

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如同置身於大海之中:在海中無論我們如何努力,拳打腳踢,都無法改變海水一點點,更不用說對大海有甚麼影響。而若我們平靜下來,就能感受到海的寬廣甚至海水的柔和。我想到若我們為他的心能廣闊如海,對方的情緒及不好的反應會影響我們嗎?會讓我們感到挫敗嗎?我們是不是還能讓對方平靜下來,感到我們的真誠和善意呢?

二、平和的心態

我們都知道打電話時心態非常重要。我們打電話講三退,在所難免擔心「對方會很敏感的,對方會排斥的,對方會感到害怕的,對方會認為我們是反政府的」。對這樣的隱形擔憂我非常理解。我只是在想,如果我們充份準備了電話稿,也考慮了對方可能的反應,會不會篤定一些?

聽同修打電話時,我在想,如果在打電話的時候,心裏輕鬆些,就如同和一位雖不太熟悉的朋友交談,但特別想關心他,想讓對方感受到希望和溫暖,這時我們會用甚麼樣的心情和語氣去和對方說呢?對方和我們素不相識,他不會期待接到一個電話,聽到的類似於父母的叮嚀,老師的教導,長官的訓斥,他也不會希望接到電話聽到的是推銷自己的理念,甚至能聽出對方都知道自己說的是敏感話題,所以閃爍其詞。這裏說的可能有些重,只是我想,或許我們可以避免這類心態,以與朋友聊天的心態去和對方聊,會不會有好一些的效果?

拿起電話的同修都知道,每個電話的機會都非常難得,下次這個人啥時候才能了解真相,誰都不知道。但我們如果是帶著這種擔心、焦慮、著急在說話,這些信息就進入了對方的空間場。我們所帶的能量,是非常強大的。那麼我們自己的不夠慈悲的心態情緒,這種不良物質,會影響到常人。

3、理解對方,學會傾聽

講真相中大法弟子是主導。但是怎麼主導?我個人理解,不是把著話頭,說個不停就是主導了。這次交流中,一位同修談到她傾聽常人心聲的經歷,對我觸動很大。我覺的是同修的耐心、尊重、珍惜和理解對方,讓那人放下了心防,最後同意三退。當然同修在傾聽的同時,也堅持不懈把握機會,不斷插入真相、勸三退的內容。但我的感受是,同修的傾聽看上去是退讓,其實是為更進一步破對方心結掃清了障礙。

用個可能不太恰當的比喻,這時同修的傾聽就如導洪,讓對方洶湧的情緒找到出口處,而不是用我們的話語築起大壩來抵擋。我想,朋友間的交談,也是需要這種傾聽,尊重和理解,不是嗎?我們打電話的當下,就把自己當成是和朋友聊天。就算對方當時沒有三退,但至少能給對方留下一個謙和的印象,下次再聽到三退時,對方會樂意和我們互動。

四、「退」與「不退」

我理解,我們遇到的一切都是師父安排好的,這個人退了,說明我們在這通電話裏考試合格了,但這一切其實都是師父給的。

若不退,一定是有我們要修的。不僅僅是打電話的同修,也包括我們所有參與的同修。雖然我不在第一線打電話,但是這也和我有關,可能是我的心態不夠平和,不夠真誠,包括平日的修為可能沒有達到那個境界。自己只修到那麼高,寫出的話的力量也就只那麼高。那我得從修煉上找找自己,可能話沒寫在合適的地方,或應該用另一句更和善的話語,或者應該換個角度。

其實打電話的每位同修都不是孤軍,我們真是一個整體,少了哪個部份都可能會讓效果受挫,事倍功半。同時我們所做的最後結果,都在師父的掌握中,所遇到的一切挫折、麻煩、不順等等等,其實都是師父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趕快提高上來,這其實也是讓我們修煉提高的機會,不是嗎?

借此機會,我也想非常表達自己對師父的感恩,感謝師父讓我能有機會參與項目組,感謝同修們的寬容支持和鼓勵。特別感謝在第一線打電話的同修,你們的付出讓我深受觸動,也深受鼓舞。我理解,無論對方是否三退,你們打出去的每個電話,都有生命想感謝你們。

(責任編輯:文謙)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