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二零二五年八月十日,舊金山法輪大法佛學會在聖馬刁市希爾斯代爾劇院(San Mateo Hillsdale Theater)召開修煉心得交流會。 |
交流的學員中,有一九九九年之前在中國大陸得法的老學員,也有在海外得法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中有年長的老一輩,也有年輕的新一代;在修煉上各自走著不同的路,修的都是同一部大法。
以親身經歷向政府官員講清真相
修煉有二十年的陸金池,分享了他在參與向政府講真相項目的一些體會。他曾經在加州一所大學讀書工作,有一段跟隨教授二十年的經歷。在近期向政府官員講真相的過程中,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想讓議員的助手能真正的了解真相。
他曾跟教授合作發表過幾十篇的學術文章,絕大多數是在得法修煉後完成的。在作者的排序上他總是交給教授決定,尤其是修煉了之後,不再看重自己是不是第一作者,得到了教授對他的信任,甚至把辦公室和自己住家的鑰匙都交給他。
在與議員辦公室接觸的過程中,他和其他同修配合,講述了各自的親身經歷,從之前會議中議員助手的「表情麻木」到後來見面「聚精會神」的聽,他希望議員助手能從自己的故事了解到法輪功是甚麼,是怎麼能讓人向善的。
他體會到,跟議員助手講真相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是需要經常的聯繫、不斷地講真相,不只是簡單地講真相,目的是要講清真相。
在參與神韻項目中 向內找修去執著心
加州首府沙加緬度的劉萍,分享了她在參與北加州及外州的神韻演出服務過程中,經歷的兩次大的心性考驗。
第一次是在夏延演出期間,女兒突發急性闌尾炎需要做手術。面對親情與工作的衝突,她堅持完成了演出服務任務,並在同修的建議下回家探望女兒。事後向內找,她意識到自己對家人尤其是對女兒的「情」的執著很重,一方面源於曾經失去過一個女兒的經歷,這種執著引發了恐懼心,成為修煉中的障礙。
第二次是面對婆婆向他人傳言自己侵佔錢財的誤會。雖然事實清楚,但劉萍因名譽受損而憤憤不平,經同修提醒,認識到這是暴露自己對「名」的執著。她認真向內找,發現自己對名有很強的執著,平常在大法弟子團體中,在工作單位,在家庭環境中,總想維護一個好名聲,不願聽到說自己不好的話,甚至在做大法工作時也夾雜著求名的心,這不僅影響救人,還可能引發妒嫉心和與同修的隔閡。
通過這兩次向內找的經歷,讓劉女士認清了自己對情和名的執著,她表示,要以純淨的心參與神韻的工作,更加珍惜作為大法弟子的機緣,不辜負助師正法、救度眾生的使命。
蒙古學員的修煉之路
來自蒙古的通格拉格﹒巴特賽汗二十多年前,還在蒙古時,她就從她在中國的阿姨那裏聽說了法輪功,當時沒有當回事。大學畢業後她去了中國,二零零六年,在阿姨的建議下,她和她一起把《轉法輪》、《大圓滿法》和《轉法輪(卷二)》三本書翻譯成了蒙古語。
那時她對修煉的事情知之甚少,在翻譯的過程中,阿姨一點一點地給她講解,漸漸地,她開始理解得越來越多。儘管翻譯了《轉法輪》,但當時她並沒有完全領悟其中的深意,理解上僅限於「做好人」的基本理念。
二零一九年,儘管擁有了常人想擁有的一切,但由於內心的空虛,強烈的渴望讓她重新拿起了《轉法輪》這本書。讀書讓她內心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喜悅。就在那時,她下定了修煉的決心。
起初遇到許多心性上的考驗,隨著學法的深入,她逐漸認識到這些都是自身業力的體現。通過堅持學法,她獲得了明辨力和力量。
二零二零年,她開始翻譯明慧網文章,分享給蒙古同修。修煉過程中,她學會了向內找,按真、善、忍要求自己,努力去除怨恨、嫉妒等執著心。她表示,修煉路上雖充滿各種挑戰,但她內心充滿感恩和喜悅,願用自己的經歷見證法輪大法的美好。
公司高管分享在和家人相處中修煉的體會
在海外得法修煉十七年的楊雋,是灣區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她分享了自己在親情中如何修去怨恨心、妒忌心和自私之心的經歷。
在和母親的相處中,過去她總是埋怨母親性格消極、愛抱怨,還長期抱怨她悟性差,影響父親修煉。一次被同修嚴厲指出缺乏善心,她開始在這個問題上真正的向內找。她意識到母親雖悟性不高,卻從未反對大法,還信任她不遠萬里搬家來到了美國,住在自家附近。
之後她開始更多的探望和照顧母親,直至她安詳離世。在這個過程中,本來「性格迥異,像油和水一樣層次分明,不能融合的」兩個人,冰釋前嫌,第一次彼此表達了對對方的愛。
親情中的衝突,讓她學會在矛盾中修心,放下自我。她體會到,修煉如行山路,心無雜念順勢而行,才能平穩度過;師父安排的路,即便看似險阻,也是對修煉人最好的。
在家庭和做神韻後勤服務中的修煉
在加州政府部門工作的陳羽霄,分享了她與先生之間向內找修自己的兩段經歷。
起初,在先生去外地工作且溝通不足的情況下,和先生之間產生矛盾。陳女士因依賴心、怨恨心、怕孤獨的心,陷入情緒當中。靜下心來學法向內找,讓她從中學會正面看問題,感恩對方的付出,並減少對外部的依賴。她發現自己變得「獨立性強了,比以前能幹了」。
另外一次,在參與神韻廚房後勤工作時,陳女士與先生(同修)因工作方式和態度的差異產生衝突,「自尊心、爭鬥心、擺資歷的心不斷被觸動」。經過不斷的向內找,她認識到矛盾是修煉的機會,也看到了對方的許多行為實為責任心與務實的體現。當她放下執著、調整心態後,配合同修的默契度提高了,家庭也成為修煉路上的助力。
陳女士讚歎後勤廚房同修的辛勤付出──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環境艱苦卻默默奉獻,甚至犧牲休息時間保障演員和義工的餐食。她體悟到,這不僅是為神韻提供物質支持,更是師父給予弟子提高心性、建立威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