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輔導員學法交流會 在責任與實修中昇華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馬來西亞法輪大法輔導員學法交流會在吉隆坡市區舉行。自吉隆坡、檳城、怡保、霹靂、新山,以及遠至東馬沙巴州的煉功點輔導員齊聚一堂,參與這場為期兩天一夜的學法交流盛會。

通過集體學法與心得分享中,許多學員表示深受觸動。圍繞輔導員的責任、如何關心、協助同修、向內找、整體配合等議題,大家展開深入交流。在比學比修、互相勉勵的氛圍中,學員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修煉上的不足,也進一步明確了作為輔導員應有的使命與責任。

'圖1~3: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全馬法輪大法輔導員在吉隆坡舉行兩天一夜的學法交流會。'
圖1~3: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全馬法輪大法輔導員在吉隆坡舉行兩天一夜的學法交流會。

認清修煉基點 十多年如一日堅持到煉功點煉功

來自北部檳城的家瑋,分享了自己十多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堅持到煉功點煉功的體悟。他回憶,煉功點成立初期,由於社會上仍存在不少對法輪功的誤解,作為剛開始修煉不久的新學員,他每天出門煉功時「心裏都是戰戰兢兢的」。那時的他常常站在人群後方,不敢掛橫幅。

家瑋說:「天還沒亮、附近沒甚麼人的時候,我就趕快把橫幅掛好,坐下來開始煉功。」他回憶道,從最初的膽怯,到後來能坦然面對路人的眼光,是他一步步突破內心障礙的過程。隨著心性提高,周邊居民的態度也逐漸轉變,甚至會在社區活動中友善地認出他:「喔,這是法輪功!」煉功點也在穩定中逐漸完善,展板陸續擺上,環境越來越好。

談到十多年來風雨無阻地堅持的原因,家瑋說:「下雨我們也照常去,有時只有我一個人,我也還是去。」他體會到,能不能長期堅持,關鍵在於修煉者自己的狀態,核心更在於修煉的「基點」是否純正。

近來,他一直在思考:自己當初成為大法弟子的根本基點究竟是甚麼?如果修煉的起點摻雜著「為了得到好處」或與其他自我相關的願望,就會直接影響修煉的狀態。「私心越多,心就越沉重。」他悟到,私心本質上就是得失心、報復心,如果帶著這些念頭去做大法項目,過程往往會變得艱難、吃力。

家瑋體悟,「真正的基點,是我們當初為甚麼下世來修煉的那個最初、最純淨的願望。人心裏的每一個私心都像是一塊包袱,你有多少私心,就有多少包袱。這也是修煉艱難的原因。」

用心維護好師父留下的修煉形式

來自吉隆坡的雷蒙德(Raymond),一九九七年於中國廣州暨南大學走入修煉。他分享,「我從法中悟到:在當前全力講清法輪大法真相的同時,同修們也不能忽略引導有緣人真正走入修煉,不能忽視維持穩定的煉功點與學法點。把師父留下的學法、煉功、弘法這套修煉形式真正做起來,十分關鍵。「

雷蒙德分享,正是因為當年暨南大學精進的修煉環境,使他得以順利地走入大法修煉。他回憶說:「我第一次是在體育館看到大家在煉功。原本是去煉太極拳的,後來因為想學打坐,就與大法結緣了。」

他回憶,在當時的暨南大學,每天早晨煉功點一定有人,五套功法一步到位。如果有哪位學員哪天沒出現,馬上就會有同修關心:「你今天怎麼沒來?」雷蒙德笑說,那時他自己就是常常因故缺席被關心的學員。

他補充道:「此外,學法點每週安排一次集體學法,新老同修都會到場;每週也會在輔導員帶領下到公園弘法、教功,修煉環境非常穩定。」

雷蒙德很感謝當年的輔導員。「剛開始修煉時,我非常積極,但後來因為有一段時間不太去學法點。那位輔導員就會直接登門找我,問我遇到甚麼問題、甚麼障礙。」

他感慨,「那時的修煉環境裏,只要你沒來,一定會有人主動找你、關心你。這正是師父當初留下的最基本修煉形式。而對照現在,許多地方已經難以做到當年的標準。」

他也回憶,「當時大陸經常舉行較大型的集體活動,大約一個月一次或三個月一次。大家都特別珍惜,即使要騎很遠的腳踏車,也一定會到場。」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天河體育館,即便當時已出現中共的干擾,仍有三千名學員一起煉功,場面十分震撼。

重新找回熱心 認識到輔導員的責任

來自沙巴的德惠分享了自己多年修煉的心路歷程,並談到「輔導員的重要性」與「重新找回熱心」的體悟。

她回憶,剛開始修煉時,每次去煉功點、學法點都覺得非常開心。那時的她也深受輔導員熱情與正念的帶動,也很有熱心洪法。然而多年過去,她意識到:「自己的那份熱心慢慢消失,甚至一度幾乎完全沒有了。」直到近期這一年再次參與輔導,她才深刻感受到:「不論新學員或老學員,輔導員的責任都很重要。」

在當地,由於不少人不願意承擔輔導員角色,她悟到:「輔導員並不在於頭銜,而是在於責任──引導他人走進修煉。」

德惠近來開始協調集體學法後,她逐漸發現,一些修煉多年的老學員,其實仍有不少關卡未能真正突破。

她分享,一位學員多年來在工作上與老闆的矛盾始終解不開,她才意識到:「原來他不知道怎麼修,也不知道如何向內找。」在深入交流後,那位學員第一次坦白說出自己不敢來集體學法的真正原因:害怕在大家面前暴露自己學得不好,心中有恐懼,也有妒嫉。他甚至說:「我現在才真正明白甚麼是修煉。」

這讓德惠更加體悟:「輔導員、煉功點、學法點的重要性,不只是形式,而是在修煉路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她而言,擔任輔導員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讓自己學習如何擔起責任。

真正溶於法中 放下有求之心

來自吉隆坡的燕燕分享了自己走過的一段艱難病業關。那段時間,她的身體非常不舒服、痛苦難忍,心裏還有強烈的怕心。常常問同修:「這個病業關到底要怎麼過?」

燕燕雖然每天堅持煉功、學法、背法,也聽了許多交流,但病業始終沒有好轉。當看到別的同修分享「很快就過了」,她心中更困惑:「為甚麼別人可以,我卻不行?」

她說:「那段時間自己確實有很多怕心。即使每天和同修煉功、學法,也努力向內找,但身體依舊辛苦,精神狀態也不佳。」同修提醒她:「多學法。」她照做了,仍無變化。又有人提醒「向內找」,但她心裏卻很困惑:「要怎麼找?我找不到啊!」

後來,她加入一個背法小組,開始每天讓自己真正「溶於法中」。就在這個過程中,她逐漸悟到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自己帶著強烈的「有求之心」:求快點好、求快點過關、求看到效果。

當她意識到這一點並開始學習放下,不再想著「我甚麼時候會好」、不再盯著結果,而是單純、平靜地學法、煉功,她的心逐漸穩定下來。

對於如何幫助正在過病業關的同修,她體悟到,真正的幫助並不是形式上的鼓勵,而是「要了解對方的修煉狀態,從法理上與其交流,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2026年神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