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慧網發表師父的新經文《神韻為甚麼能救人》的前一天,我在一位同修家中,這位同修正在做一個與大法項目相關的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她打算從一本古書中找一些富有道德啟示、傳統價值觀的故事。而這本書篇幅龐大、冗長,要從中找出符合要求的內容非常耗時。
於是她想到了AI。我在旁邊煉法輪樁法。在我煉功的一個半小時裏,看她一直在和AI較勁,無論她如何清楚的說明想要甚麼、如何詳盡的解釋,AI給出的答案都無果,甚至前後矛盾、毫無邏輯。與她以往使用AI進行翻譯或技術操作時輕鬆獲得結果不同,這次AI彷彿變得遲鈍、毫無靈氣。最後她折騰了一個半小時,只好無奈放棄。
第二天慧網發表了師父的新經文。再過一天,我在打坐時,師父經文中的一句話忽然浮現在我腦子裏:「但是人還是在只重科技不重傳統道德的路上下滑著」(《神韻為甚麼能救人》)。
這一句話立刻讓我聯想到兩天前見到的那一幕。我一下明白了師父早已在經文中點明了答案。我的體悟是:我們不能指望那些「以犧牲傳統美德為代價」發展出來的東西(科技與人工智能AI)能夠真正幫助我們去弘揚傳統美德。
我們當然可以利用科技和AI來簡化工作、提高效率、加快項目進度;但我們不能期望AI代替我們去創作、去救度眾生,更不能讓它替我們完成修煉人的使命。真正應當掌舵和負責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讓AI替我們思考、替我們做主。
最近我還發現另一個奇怪的現象:有的新學員在遇到矛盾時,會去問AI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裏,應該放下哪些執著。對於老學員來說,這聽起來可能難以置信,甚至有些可笑,但在當今社會,隨著科技與AI的普及,人們越來越依賴它們,許多人逐漸把自己的責任,甚至自己的思考都交給了AI。
如果我們不去掉懶惰、追求省事、圖方便、希望少付出就得到回報的心態,以及只看表面形式而忽視內在實質的執著,我們就很容易被科技和AI所干擾。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悟,不當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