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修貫穿在生活的每件小事中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八月十六日】我在一九九四年有緣聽師父講大法,並開始學法煉功。從對大法的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走過了很長的一段路,沒有做到抓緊時間實修,愧對師尊的慈悲救度。我修煉的歷程真是一層層的剝去執著和壞的物質。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好人,沒有那麼多不好的人心,卻在學法修煉中悟到,自己身上有不易察覺的執著和黨文化的思維,要修去的壞東西還很多(一個從小被黨文化毒害著長大的人,不知不覺被灌輸的黨文化的思想,自己都不知道)。

通過大量通讀《轉法輪》和師尊各地講法以及明慧網上同修的交流文章。漸漸有了新的領悟,師父讓我明白了許多法理。現在我學會了能在生活每一件小事中對照大法去找自己的執著,遇到麻煩事,先找自己哪裏出了問題,哪裏不在法上了。有時找不出來,有時能悟到師尊大法裏的教誨。明白了甚麼才是實修──在遇到的每件事中向內找,修去人心、人念、人情。

現將近期體悟實修的心得分享如下:

一、找到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心(以自己的觀念說教、指點家人)

家裏的日常瑣事都使我忙忙碌碌,孩子小的時候,忙孩子的學習生活,計劃安排她的未來生活方向,還挺有成就感呢。安排家人的衣食住行,樂此不疲,自己就是快樂的小蜜蜂。連娘家的事,也跟著操心。始終覺的自己做的好,能幹,簡直就是一個孝順的女兒,慈祥的母親,賢惠的妻子。給誰用錢都是十分慷慨。還愛打抱不平,覺的有正義感!

可是在學法修煉之後,對照法理,我發現我付出的辛苦,沒有啥實際意義。女兒大了有她自己的生活,雖然她不說,我嘮嘮叨叨的「關心、愛護」已經成了別人的負擔,也讓人失去了獨立行事思考的能力。我都是說教,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不斷嘮叨輸出自己的想法。我也常對先生說,你要這樣你要那樣,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好。以為自己說的話,好像都是為了對方好,都是一家人嘛,都是善意。先生也常常表示出不耐煩,說:自己管好自己!我還覺的他悟性不好。

這些心表現出的就是沒有尊重他人的感受嘛,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命安排,即便是你覺的在法理上,別人也有個認識的過程,況且,我們都是在修煉中,怎麼就應該自己的認識一定對呢。這些都是我想讓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甚至是強迫式說教式,侃侃而談覺的自己認識的高,以後可得注意修去這顆顯示心、歡喜心、掌控別人的心。這都是師父的法理讓弟子看到了這些不易察覺的人心。

其實這也都是我自己所在層次的認識,看不到真實的情況,總想去安排別人的生活,人各有命啊,這不就是黨文化的思想嘛,統一觀點,統一認識,別人為甚麼一定要聽你的呢!

二、找到以自己觀點評價他人的心

有一次女兒指著面前的一輛車問我:媽,你看那輛車的前檔好看嗎?我不假思索的就說,不好看,齜牙咧嘴的,啥玩意!女兒笑了:你來看看咱們的車。結果一看是一樣的型號。我們的車是女兒男友的,他就在旁邊,還好人家笑笑,沒說啥。過後,我向內找自己,這不是以自己的觀點和視角評價他人的認知嘛,還好小伙子沒生氣。一句話暴露了自己憑自己喜好,妄加評論他人的心。這是師父用女兒的嘴點化我呀!還是自以為是的心沒去。而且也沒有修口。

還有一次,我看到一個英文廣告語,說給孩子們聽,他們直笑我說的不對。我有點不服氣,再次看到廣告語,又覺的自己說的沒錯。又告訴他們一次,還說,我說的是對的,不信你們去看看!女兒的男友,用手機搜索了一下,表示我說錯了,我一看真是,看錯了一個字母。我馬上認錯了,表示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啊!這不又是在證明自己的心嗎?

我從小性格內向,膽子小,是個乖乖女。養成了做事畏首畏尾的習慣。以前工作時候的狀態,就叫不會創新,只會照搬。在修煉前,按部就班、踏踏實實的工作也不算錯。後來遇到矛盾時,總是衡量來衡量去,圍繞著利益和風險權衡利弊,想的多了,利益心多了起來,很多想做的事都不敢去做了。最近也是出現了許多需要抉擇的事。我的基點就放在法理上,是不是影響做「三件事」。我們來世就是修好自己,助師正法的,其它事情要圍繞這個主線,干擾我證實法的就是不對的。這樣我在矛盾中,漸漸清晰,看清自己的所為。

師父說:「你老是慈悲的,與人為善的,做甚麼事情總是考慮別人,每遇到問題時首先想,這件事情對別人能不能承受的了,對別人有沒有傷害,這就不會出現問題。所以你煉功要按高標準、更高標準來要求自己。」(《轉法輪》)

對照法,我發現自己有責怪別人的心,看不慣別人的心,為別人忿忿不平的心,依賴別人的心,懶惰的心,利益之心,還有怕心。

找出這些人心,我就重視起來,提醒自己漸漸去放下它們,心裏平和了,就能坦坦蕩蕩的處理事情,不與人計較,多付出一點也沒甚麼。事情也漸漸理順了許多,和家人的關係也祥和了一些。

修煉路上有很多感悟,需要修去的人心還很多。在放下這些東西的過程中,都是師父的點悟和加持,謝謝師父的慈悲苦度。

由於層次有限,不在法上的地方,請同修慈悲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