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真相稿件過程中除去假我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三月十八日】我在撰寫講真相救人的稿件的過程中,體悟到好的真相稿件是能夠感化人心的。從人想知道的角度切入,從關心他們的角度,平和的一步步展開,娓娓道來,通俗易懂,條理清晰,語言流暢的文稿,能夠像水一樣潤物細無聲,善化人心。

一個稿件要在電話平台上播放上萬次,遇到的眾生甚麼樣的想法都有。比如說,有的人很反感天天核酸檢測,有的人覺的還是檢測一下心裏安心;有的人甚至覺的國家出錢免費檢測核酸這簡直就是一大福利。我悟到,寫稿的時候最忌諱主觀判斷或者輕易下結論,沒有一步步的鋪墊、確鑿的事實根據,以及通過事實看本質的分析,接到電話的人很容易掛機,拒絕聽下去。

我剛開始寫稿時,很容易犯「輕易下結論」這樣的錯誤。在同修提醒我幾次後,我突然間明白了自己的問題,那就是「自以為是」的心。

疫情期間,在中國幾乎每一兩天就發生一個大家都比較關注的事件,要從這個事實的角度上去剖析講真相,很容易抓住眾生的心。在那期間,為了收集素材,我看了很多同修辦的媒體和自媒體上的相關報導。我發現,有的做媒體的同修能將事件娓娓道來,一步步進行邏輯分析,讓人非常信服。這些智慧的產生,都需要放下更多後天觀念,把自己放空,謙卑的修煉才能從師父的法中獲得靈感。

我時常提醒自己把自我的觀念全部放下,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如果我也同樣生活在大陸那種被邪黨宣傳灌輸的環境下,別人要如何說才能一步步的開導我、讓我明白真相呢?同時我提醒自己不要根據個人的喜好,人云亦云的去寫東西。比如說,有時候看到一個新聞,好像對我們講真相很有利,但是它可能是一個假新聞。當自以為是和歡喜心一起來的時候,很容易被它帶偏了,就會給人一種誇大事實的感覺,反而引起反效果。我們要從常人最能接受的現象和事實,一步步平鋪直敘的闡述真相,再引申,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背後的原因,最後引申到中共體制的邪惡和殺人的本性。

和我配合寫稿的是一位加拿大同修,她對我的幫助非常大。非常感恩師父的巧妙安排,她身上擁有的特質正好是我欠缺的,我們兩個互為補充,寫了很多稿件,打造了很多救人的利器。這位同修非常有耐心,能真正傾聽別人的想法,不強調自我。

因為我打電話講真相和面對面講真相的經驗比較多,比較明白中國人的想法、他們的心結和誤區。但這也讓我過度自信,容易生出歡喜心,甚至自負。每當看到一個可以作為講真相素材的事件發生時,我通常能很快找到切入點,整理出一個思路,如何一步步展開去講。同修每次都非常耐心的聽完我的思路,認真思考,然後以提問題的方式說出她的一些不同角度的想法,不急不躁的和我探討,讓我一下子看到了自己的問題:沒耐心、自我。尤其是當我很清楚事情來龍去脈的時候,更沒有足夠的耐心聽她說。我開始認識到這是一個強大的自我,必須清除這個假我。當我越來越有耐心聽她講的時候,我的思想中總能突然冒出更好的思路和實例,此時大法中修出的智慧才一步步展現出來。

我們兩人配合的越來越溶洽,寫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我們後來對很多之前寫過的半自動播放、針對眾生心結的短稿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文稿更簡潔、明瞭、更有說服力。這位同修還非常細心,每次文章成稿後,我們都會逐字逐句的斟酌,有時調整前後順序,讓稿件聽起來邏輯更清晰、順暢,更朗朗上口,也讓我在細心方面學到了許多。

師父說:「懷大志而拘小節」(《精進要旨》〈聖者〉)。

我以前性格大大咧咧,經常在細節上面做的不足,通過和她的配合,我也學會了在細節上下功夫。

對於大法賦予每個大法弟子的智慧,我還想到一件事情對我啟發很大。有一次,我和一個同修交流面對面講真相的經驗,她說,有一天她感覺自己狀態特別不好,腦袋木木的,好像被抑制住了,沒有信心去講。然後她一路上就背:「大法是創世主的智慧。」(《轉法輪》〈論語〉)她背了一路,數不清背了多少遍。然後她就感覺突然開竅了,突然被震撼到,想著:「我學的大法是創世主的智慧呀,這個智慧得有多麼的大,比宇宙還要大吧,那是沒法想像的。那我學了創世主的智慧,我講真相會沒有智慧、不知道該怎麼講嗎?」然後她就感覺那個智慧一下子出來了,腦袋立即清醒,有了信心。她說那天她講真相時智慧源源不斷,很多話脫口而出,是自己都想不到的,勸三退的效果非常好。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師父第二套煉功口訣:「生慧增力」(《大圓滿法》〈二、動作圖解 〉)。我想:煉抱輪都可以增長智慧,真是很玄奧,我要好好悟悟,一定要增長智慧。師父在法裏、在功法裏都給了我們無限的智慧,「誰悟誰得。」(《轉法輪》)我理解,我們要在大法裏認真的悟,只要悟到了就能真正的獲得大法賦予我們的智慧,並用於救人。當然這需要放棄假我和後天的全部觀念,讓真我起最大的作用,同化大法,就能更好的運用智慧去洪法和講清真相。

以上是我的一點點體悟,不足之處請同修指正。

(2024年RTC平台年度交流會發言稿)

(責任編輯:文謙)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